一种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554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设置罐体,所述的罐体内沿轴向依次连通设置过滤仓、净化仓、消毒仓和储水仓;贯穿过滤仓、净化仓、消毒仓和储水仓设置传动组件;所述消毒仓内设有水质分析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处理系统对矿井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处理后的水合格后才能排放于生态环境中,一体式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具体的,在消毒仓内设有水质分析组件,水质分析组件对每批次注入储水仓的水进行一次抽检,并通过水质分析仪进行检测,进而避免有问题的矿井水误排造成环境和生态的破坏。生态的破坏。生态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生态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与煤层、岩层接触,加上人类的活动的影响,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化反应,因而水质具有显著的煤炭行业特征:含有悬浮物的矿井水的悬浮物含量远远高于地表水,感官性状差;并且所含悬浮物的粒度小、比重轻、沉降速度慢、混凝效果差;矿井水中还含有废机油、乳化油等有机物污染物。矿井水中含有的总离子含量比一般地表水高得多,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硫酸根离子。部分矿井水往往pH值特别低,常伴有大量的亚铁离子,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0003]中国专利CN212852066U公开一种煤矿矿井水生态灌溉系统,包括用于收集矿井水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加压站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加压站的输出端与主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主管道分别连通若干个第一次级加压站的输入端以及若干第二次级加压站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次级加压站的输出端连通滴灌系统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次级加压站的输出端连通喷洒系统的输入端。通过对煤矿开采排放出的地下水进行规划利用,建立生态的灌溉系统,解决了地下水排放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将改善地面生态系统。并且煤矿关闭后,仍然继续使用,保证煤矿关闭后采空区不会产生酸性水,而影响地下水环境,但是缺少对矿井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如果矿井水未得到有效监控贸然用于灌溉,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因此,我们提出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智能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对矿井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处理后的水合格后才能排放于生态环境中,一体式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设置罐体,所述的罐体内沿轴向依次连通设置过滤仓、净化仓、消毒仓和储水仓;
[0007]贯穿过滤仓、净化仓、消毒仓和储水仓设置传动组件;
[0008]所述消毒仓内设有水质分析组件。
[0009]可选的,所述的水质分析组件包括水质分析仪;与所述的水质分析仪连通设置取样管,与取样管连通还设置取样筒,所述的取样筒内设置第一活塞杆。
[0010]可选的,所述的消毒仓内设置搅拌块;
[0011]搅拌块为安装在传动组件上的圆筒形块体,块体外周间隔排设拨板,块体靠近水质分析组件的一侧为与轴向呈倾斜角度的动力面,动力面上沿圆周设置滑槽;
[0012]所述的第一活塞杆的端部滑动卡设在所述的滑槽内。
[0013]可选的,在所述的储水仓内还设置负压组件,负压组件在储水仓内设置负压筒,负压筒内设置弹簧和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端部伸入消毒仓内并与所述的动力面接触;
[0014]所述的负压筒通过设置的多个抽水管与所述的消毒仓连通。
[0015]可选的,在所述的过滤仓与净化仓之间设有过滤板,过滤板安装在传动组件上。
[0016]可选的,在所述的过滤仓与净化仓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的过滤板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间;
[0017]在所述的第一隔板上嵌设辊刷,辊刷轴线与第一隔板径向平行,辊刷与第一隔板转动连接,辊刷的顶部设置第二传动块,过滤板的外周啮合设置第二传动块,第一传动块和第二传动块啮合。
[0018]可选的,所述净化仓内设有安装在传动组件上的分隔块和搅拌桨;
[0019]所述的搅拌桨间隔设置有两片桨叶,两片桨叶间设置分隔块,所述的分隔块由填料制成,分隔块上开设有通孔使得分隔块两侧的空间连通。
[0020]可选的,所述的桨叶由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叶片组成,桨叶朝向分隔块侧倾斜设置。
[0021]可选的,所述的分隔块上靠近过滤仓侧于圆心上方开设进水口,分隔块上靠近消毒仓侧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分隔块内部还开设有管路将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分隔块边缘设有通气管与管路连通。
[0022]可选的,所述的净化仓和消毒仓底端通过回流管连通,回流管上设有电磁控制阀。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系统对矿井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处理后的水合格后才能排放于生态环境中,一体式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具体的,在消毒仓内设有水质分析组件,水质分析组件对每批次注入储水仓的水进行一次抽检,并通过水质分析仪进行检测,进而避免有问题的矿井水误排造成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附图说明
[002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中的罐体细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1中罐体内各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1中的分隔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各标号表示为:
[0032]1‑
罐体、11

过滤仓、12

净化仓、13

消毒仓、14

储水仓、15

排水管、16

回流管、a

第一隔板、a1

辊刷仓、b

第二隔板、c

第三隔板、d

第四隔板;
[0033]2‑
传动组件、21

传动轴、22

电机;
[0034]3‑
过滤组件、31

过滤板、32

第一传动块、33

第二传动块、34

辊刷、35

毛刷;
[0035]4‑
净化组件、41

分隔块、411

通气管、412

管路、413

进水口、414

出水口、42

搅拌桨;
[0036]5‑
搅拌块、51

拨板、52

滑槽、53

动力面;
[0037]6‑
水质分析组件、61

取样筒、62

第一活塞杆、63

取样管;
[0038]7‑
负压组件、71

第二活塞杆、72

负压筒、73

弹簧、74

抽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罐体(1),所述的罐体(1)内沿轴向依次连通设置过滤仓(11)、净化仓(12)、消毒仓(13)和储水仓(14);贯穿过滤仓(11)、净化仓(12)、消毒仓(13)和储水仓(14)设置传动组件;所述消毒仓(13)内设有水质分析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质分析组件(6)包括水质分析仪;与所述的水质分析仪连通设置取样管(63),与取样管(63)连通还设置取样筒(61),所述的取样筒(61)内设置第一活塞杆(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仓(13)内设置搅拌块(5);搅拌块(5)为安装在传动组件上的圆筒形块体,块体外周间隔排设拨板(51),块体靠近水质分析组件的一侧为与轴向呈倾斜角度的动力面(53),动力面(53)上沿圆周设置滑槽(52);所述的第一活塞杆(62)的端部滑动卡设在所述的滑槽(5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储水仓(14)内还设置负压组件(7),负压组件(7)在储水仓(14)内设置负压筒(72),负压筒(72)内设置弹簧(73)和第二活塞杆(71),第二活塞杆(71)的端部伸入消毒仓(13)内并与所述的动力面(53)接触;所述的负压筒(72)通过设置的多个抽水管(74)与所述的消毒仓(13)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基于生态利用的矿井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过滤仓(11)与净化仓(12)之间设有过滤板(31),过滤板(31)安装在传动组件上。6.根据权利要求1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民王皓杨建王晓东孙洁乔伟赵春虎胡骁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