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系统改进的交连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5523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信线的交连系统,如果用手工连线以及通过在不同的位置拆卸或插入模块化插塞从而改变线路的话,该系统能够减少所需的安装时间,并有效地进行交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有容纳多个插塞的终端板,每个插塞与一对线相连,并固定在终端板上,或可以相互重叠,以便进行半抽头、测试或转换。带保护的插塞有过压保护电路,并且跳线插塞可以叠放在带保护的插塞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电信系统中的交连终端,它对从中心局到配线电缆的线对之间的线对、端头和环形电路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交连终端包括多个过压保护电路,保护连接的线对例如不受雷击。本申请是1991年9月23日提交,序号为07/764,177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在电信工业中已经采用了交连板,其目的在于终止中心局电缆,并将中心局的线对与用户配线中的线对匹配。在使用交连板的地方,来自中心局的很粗的电缆通常被终止。在这一位置较细的配线电缆也与其它交连板附近的交连板相连,使中心局电缆的线对与用户的正确线对匹配。交连板可以改变电话线路,对线路进行测试并转换。在某些设置中,交连板允许将附加的电话与一个给定的线对相连。现有的交连板的例子见美国专利NO.4,210,378,其中采用了螺丝型接线柱,实现了一个线对与另一线对之间的连接。一种连接通常是永久性地连接到连接板上。美国专利Nos·4,431,247和4,815,988中描述了对这种产品的改进方法,实现了更快速的连接。其它的不同类型的交连板见美国专利-->Nos·4,279,460和4,789,354。在每个例子中,通过在两块板的接触部件之间连线,可以方便地将一条线路的线对与相邻交连板中的线对相连。除了上述的交连板和交连系统之外,还有例如美国专利4,341,430、4,533,196和英国专利2,129,630中公开的绝缘移动连接器。这些对比文件展示了各种类型的电信或电连接器,其中导线直接进入金属连接部件中的U形槽,接触部件取代绝缘部分,对连接器形成弹性压力接触,并与之实现电接触。美国专利NO·4,127,312和1991年4月12日递交并转让给本专利技术的受让人的共同未决申请NO·07/684,323公开了具有接触部件的连接器,用精选的导线实现绝缘移动连接,并且还提出了在不同的导线对之间进行连接的方法。在专利NO·4,127,312中使用了相互成90°角放置的触头,最初用穿过触头的绝缘移动连接部分中的精选的导线实现接触,触头的相反端有一个音叉式触头,与另一接触部件的支架实现电接触,以便将接触部件在电气上连在一起。该专利还描述了形成这种触头的一种方法,虽然这种结构在连接器主体中需要额外的空间并在触头中需要更多的金属。在现有技术的交连结构中,当需要将一个线对的位置变到另一块终端板上,或者改变同一终端板上的导线位置时,必须从连接器上拆下导线,并对不同的连接器和触头进行新的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两根跳线相连的插塞模块,模块可以移动、重新定位、与电路连接和断开许多次,并且不需要改变导线和触头之间的连接。它-->们可以用包围导线和触头之间的连接点的密封剂保持密封在插塞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交连板,其中电缆的线对与支撑板相连,然后各个配线对可以和电缆相连。在配线架两侧的端子之间或一个终端或连接板中的触头之间进行交连(两线、三线或四线)。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能够对电路实现半抽头或桥接,而不会破坏其连续性。半抽头能使电缆的同一线对用于特定用户的附加电话。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允许插塞叠放,其目的在于对来自中心局的线对的连接进行半抽头测试。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插塞还允许电缆中的一个导线对之间的引线转换到电缆中的另一导线对,而不会破坏电路的连续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最好与过压保护电路一起使用。虽然在交连终端已经知道使用这种电路,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论述这种过压保护电路与可拆卸跳线的结合,或可插模块形式的过压保护电路,为了上述目的模块允许进一步与跳线插塞相连。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线对与另外的线对连接起来的电连接器,并包括一块终端板和多个与终端板配合的模块化插塞,以便与连至终端板的导线实现电连接。终端板包括一块底板和一个盖,底板具有支撑多根导线的装置,盖适于放在底板上。盖支撑多个与由底板支撑的导线实现连接的终端触头,并封闭底板中的导线的端部。盖上有开口,使得能够进出终端触头,实现导线的电连接。盖在开口的周围还有定位装置,用来对所说的开口对进行极化。插塞包括一个绝缘座和一个铰接的帽,绝缘座有相反的端部,铰接的帽通过一个在座和帽之间整体模制的铰接部分附在座的一端。在具有相-->反端部的座中支撑至少一个连接触头,一个端部用来与终端触头进行电连接,另一个端部用来与跳线进行电连接。帽具有在跳线和连接触头的另一端部之间方便地进行连接的装置。对着盖的座的端部具有与盖的定位装置配合的装置,用于对一个开口中的连接触头的端部定位,实现与终端触头的电连接。连接触头包括一薄金属板,在一端有一绝缘移动接触部分,在另一端有一音叉式接触部分。音叉式接触部分与绝缘移动部分成一角度放置。插塞最好具有两个触头,它们是相同的,并在插塞中定位,一个触头绕其纵轴相对于另一触头做180°转动。插塞在盖上有开口,使得能够接近绝缘移动触头,并允许插塞相互叠放,形成半抽头和电路转换,这在以后说明。插塞还有这样的装置,即用于从终端板的一组导线中拆下一对跳线并将它与另一组导线相连。在一个实施例中,插塞包括一个过压保护电路,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例如雷击引起的电压尖峰造成的损害。带保护的插塞最好用销固定,以保证其仅仅直接插入终端板,而不是跳线插塞。以这种方式,可以叠放在保护器插塞上的每个跳线能防冲击。通过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将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立体图,表示交连终端板的前方、上方和左端,以及使用期间放在适当位置上的多个模块化插塞;图2是图1的连接器移去某些部分后的立体图,其目的是展示移去部分后面的部分;图3是组装电缆对连接器的某些部分的分解剖面图;-->图4是终端板盖的立体图,恰好有五个线对,并且还表示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个模块化插塞;图5是模块化插塞的立体图,表示后部、底部和左侧;图6是图5插塞的立体图,表示后部、顶部和右侧;图7是插塞的垂直剖面图;图8是插塞的水平剖面图;图9是一对叠放的插塞的立体图,上插塞的帽处于打开位置,一对线插入帽中的口;图10是连接器终端板的某些触头的立体图,一对模块化插塞的导线与终端块相连,简要地表示了电气连接情况;图11a、11b、11c和11d简要地表示了从一根电缆和一根老的配线电缆转换到电缆和一根新的配线电缆而没有影响电路的转换电路的转换步骤;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带保护的插塞实施例的顶部立体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带保护的插塞实施例的底部立体图;图14是位于带保护的插塞中的带保护触头和限压部件的立体图;图15是用于带保护插塞的保护电路的简图;以及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交连终端块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具有用来与带保护的插塞的接地触头连接的接地棒。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部分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用15表示,包括一块终端板16和多个与之配合的模块化接线插塞20,如图所示,终端板16有一对五对盖-->18,以便与连至终端板16的导线实现电连接。终端板16包括一块底板21,它有形成在线梳或支柱22和支柱24之间的横向槽,用来支撑横跨底板21的多根导线23。支柱22之间挨得很近,其间隔小于导线上的绝缘物的直径,因此当导线放在它们之间时能牢牢地固定在它们的位置上。与支柱22相邻的底板的内壁用来当盖18组装在底板21上时隔开导线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接第一线对和第二线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板,它包括一块底板和一个盖,底板具有支撑第一线对的装置,盖放在所说的底板上,所说的盖有一对终端触头,用来与第一线对连接,以及一对开口,用来进出所说的终端触头;以及插塞,它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电绝缘座,所说的座内有一对带保护的触头,每个带保护的触头在所说的座的第一端上有第一端部,用来与所说的终端触头中的一个实现电连接,并且在所说的座的第二端上有第二端部,用来与第二线对中的一个实现电连接,能铰接地附在所说的座的第二端的绝缘帽,以及对所说的带保护触头提供电保护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1992-8-17 927,7121、连接第一线对和第二线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板,它包括一块底板和一个盖,底板具有支撑第一线对的装置,盖放在所说的底板上,所说的盖有一对终端触头,用来与第一线对连接,以及一对开口,用来进出所说的终端触头;以及插塞,它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电绝缘座,所说的座内有一对带保护的触头,每个带保护的触头在所说的座的第一端上有第一端部,用来与所说的终端触头中的一个实现电连接,并且在所说的座的第二端上有第二端部,用来与第二线对中的一个实现电连接,能铰接地附在所说的座的第二端的绝缘帽,以及对所说的带保护触头提供电保护的装置。2、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提供电保护的装置包括:附在所说终端板上的导电接地棒;限制经过所说带保护触头的电压的装置;以及将所说限压装置连到所说接地棒的装置。3、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座还包括在其第一端上的键部件;以及所说的终端板包括用于容纳所说的键部件的装置。4、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盖在所说的开口周围还有定位装置,用于极化所说的开口;以及所说的座的第一端还有用于与所说定位装置配合并对所说开口中的所说带保护触头的第一端部定位的装置,以便实现与所说终端触头的电接触。5、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带保护触头的第一端部包括一个音叉式触头,并且所说的带保护触头的第二端部包括一个导线绝缘移动触头。6、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盖具有两排终端触头,用于与放在所说底板中的第一线对相连,确定每排中的一个触头的位置,使其与第一线对中的一个实现电连接。7、如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帽具有这样的装置,即当所说的帽从一个开启位置移动到一个闭合位置时,它便于在每个第二线对和所说的带保护触头的第二端部之间分别进行连接。8、如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所说的终端板、所说的接地棒的框架,接地棒和所说的框架实现电连接。9、如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装置包括附在所说的第一端上的接地触头,所说的接地触头用来与所说的接地棒咬合。10、如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位装置包括围绕所说开口形成一个洞穴的壁装置。11、如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帽具有一个开口,用于进出所说的连接触头的所说绝缘移动接触部分,在帽上有-->定位装置,使插塞在所说帽上有合适的位置。12、如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盖具有两排开口,使得能够进出所说两排中的每个终端触头。13、如权利要求1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位装置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诺克斯W麦克基特里克
申请(专利权)人:明尼苏达矿产制造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