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智能转运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运床
,具体为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智能转运床。
技术介绍
[0002]转运床是一种用于病人进行床与床之间的转运,以及将病人从手术台转运到病房和从救护车转运的专用医用床,转运车的运用,解决了病人进行手术后从手术台到病房的困难,减少了传统的手抬转移病人时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困难,各大医院都在使用,是医院的必备医用设备。但现有的功能性较少,只能对病人进行简单的转运。且转运床结构较为简单,当需要将病人转移到转运床上时,仍需要医护人员花费较大的精力进行人工搬运,不仅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使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导致医护人员职业性腰背痛现象很严重,而且在搬运的过程中容易对病人造成损伤,影响病人的病情。
[0003]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智能转运床以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智能转运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智能转运床,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安装有称重器(11),称重器(11)下端安装有伸缩杆(12),所述称重器(11)的上端安装有凹形底板(2),所述凹形底板(2)的内侧左右对称焊接有一对导向板(21),所述凹形底板(2)的内侧左右对称焊接有支撑板(22),两个支撑板(22)之间左右对称设置有左右调节机构,所述凹形底板(2)的内侧通过矩形板左右对称连接有限位板(23),所述限位板(23)上开设有T型槽(24),所述凹形底板(2)的上端左右对称设置有防护架(25),所述防护架(25)的上端左右对称开设有螺纹孔(26),所述防护架(25)的上端安装有报警器(27),所述凹形底板(2)内设置有凹形活动板(4),所述凹形活动板(4)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一对导向槽(41),所述凹形活动板(4)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孔(42),所述凹形活动板(4)的内侧左右对称焊接有滑板(43),所述凹形活动板(4)的下端左右对称焊接有T形板(44),所述凹形活动板(4)的下端在T形板(44)的外侧左右对称焊接有调节齿板(45),所述凹形活动板(4)上通过L形板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左右两端对称焊接有连接板(51),所述固定板(5)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围栏机构,所述固定板(5)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板(6),所述调节板(6)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连接槽(61),所述调节板(6)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防护架(25)的侧面设置有血压检测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智能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包括有:转轴(3)、活动齿轮(31)、皮带(32)和电机(33),所述转轴(3)的两端贯穿支撑板(22)设置,且转轴(3)与支撑板(2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上对称焊接有活动齿轮(31),两个转轴(3)通过皮带(3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的一端穿过凹形底板(2)与电机(3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智能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齿轮(31)设置在支撑板(22)的侧面,所述活动齿轮(31)与调节齿板(45)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智能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板(44)与T型槽(24)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板(21)与导向槽(41)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智能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机构包括有:防护侧栏(52)、凹形卡座(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素娥,王红红,曹浪平,李云霞,张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