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阻尼器的用于受控地关闭和打开门的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32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具有阻尼器的用于受控关闭和打开门的铰链,其解决了在铰链的终端位置,即门的打开或关闭位置之前顺畅且受控地关闭和打开门的技术问题。阻尼器配合表面(25)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26)总是接触两个限制表面,即以下中的两个:用于关闭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1)、用于打开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2)、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3)和用于关闭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4),由此阻尼器(5)在初始位置沿着延伸方向持续地施加力,即,阻尼器(5)持续地施加力以增加阻尼器配合表面(25)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26)之间的距离,而铰链引导件(3)的尺寸被设置成使得在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3)和用于关闭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4)之间的距离小于在阻尼器配合表面(25)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26)之间的最大距离。(25)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26)之间的最大距离。(25)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26)之间的最大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阻尼器的用于受控地关闭和打开门的铰链


[0001]炉灶和其它烹饪用具上的门的关闭;厨房用具上的门的关闭;用于门关闭的铰链;暂停;阻尼;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技术问题
[0003]用于工业或家用的装置正变得越来越先进。为了确保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以合理的成本制造日益改进的装置,并且必须确保合适的部件用于组装这种装置,其制造或购买的成本应允许将其集成到产品中。
[0004]对于厨房用具,例如炉灶、烤箱、洗碗机以及冰箱和冷冻装置,必须安装铰链以:
[0005]‑
确保所需的力通过门打开的整个区域,因为在这些用具上的门由于其尺寸而具有相当大的质量。采用不合适的铰链,特别是如果在完全打开的角度(大约90
°
)或完全关闭的角度(0
°
)的情况下快速开门,那么可能会在铰链和在用具上产生推力;
[0006]‑
确保门的轻柔关闭和打开;
[0007]‑
铰链必须具有小的尺寸、长的使用寿命且价格合理,同时其可能的维修必须尽可能简单。
[0008]行业的状态
[0009]门关闭铰链通常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它们已经在市场上几十年。更先进类型的铰链也已被使用几十年,用于受控地关闭建筑商的细木工制品、关闭车门以及关闭各种装置。
[0010]在某些装置(例如炉灶和洗碗机)上的门向下打开,因此铰链必须安装在将该装置与其门结合的轴上或靠近该轴。除了适当的承受载荷能力外,铰链还必须确保装置与装置门之间角度的均匀调整。
[0011]WO2009033960公开了一种用于轻柔的门打开或关闭的铰链的解决方案,其中阻尼器被集成到铰链壳体中。当铰链位于铰链的门关闭和打开位置附近时,铰链引导件开始在铰链上施加压力,由此阻尼器承受载荷并且确保轻柔的门关闭或打开。
[0012]EP 2474786公开了一种用于轻柔的门打开或关闭的铰链的解决方案,其中阻尼器在阻尼器止挡件之间运动。当阻尼器接触其中一个阻尼器止挡件时,会产生轻微的推力或铰链内部的力的不连续性。
[0013]EP1287222展示了一种受控地关闭炉灶门的解决方案。闩锁中的弯曲部分提供了均匀的门关闭,该弯曲部分被设计用于在炉灶门的整个打开区域上更均匀地分布载荷。为了正确操作,在铰链中安装了额外的导轨,以确保导杆的正确位置。此外,所述专利并未解决用于轻柔的门打开或关闭的阻尼的问题。在EP2284344和US2010148646中,通过在所谓的移动臂上的弯曲部分(具有成型弯曲部分的附加的外部元件)解决了载荷从平移运动更均匀地转移成门打开的适合运动的问题,该弯曲部分允许辊的移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确保在铰链的整个工作范围内有足够的力,并且确保在装置的终端位置或用具门的关闭或打开的终端位置之前推力的阻尼。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具有阻尼器的用于受控地关闭和打开门的铰链,其确保在铰链的终端位置,即门的打开或关闭位置之前平顺且受控的关闭和打开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用于受控地关闭和打开任何类型的门、翼或窗,同时它主要设计用于安装到厨房用具中,例如炉灶、烤箱、内置烹饪用具、洗碗机、冷却装置和其它用具。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解决了受控关闭和打开门的技术问题,由此在门的终端位置,即门的打开或关闭位置之前致动阻尼器,以抑制在门的终端位置之前产生的推力。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包括安装一个或多个阻尼器,以减少导向铰链引导件的轴的载荷(力和振动)。阻尼器被安装成使得主要吸收由门的关闭或打开产生的载荷,并吸收在门关闭或打开的终端位置之前产生的载荷。
[0018]阻尼器有助于门的轻柔(温和)关闭。门的轻柔关闭的功能在门的任意所需角度处都有效,由此该角度取决于铰链体和铰链引导件的构造。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阻尼器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装置中:它不增加装置的外部尺寸,而是被安装在柔性连接到铰链体的铰链引导件的内部。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是紧凑、坚固的并且具有很少的部件,并且至少包括:
[0021]‑
闩锁;
[0022]‑
连杆;
[0023]‑
铰链引导件;
[0024]‑
阻尼器;
[0025]‑
铰链体;
[0026]‑
弹簧配合件;
[0027]‑
弹簧;
[0028]‑
闩锁的枢转点,其将闩锁连接到铰链体;
[0029]‑
连杆的枢转点。
[0030]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
[0031]‑
一个、两个或多个阻尼器,优选为一个阻尼器;
[0032]‑
用于关闭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
[0033]‑
用于关闭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
[0034]‑
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
[0035]‑
用于关闭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
[0036]闩锁可相对于铰链体和连杆旋转。力通过铰链引导件施加到连杆,这导致闩锁相对于铰链体旋转。调节弹簧产生的力,使其与运动中的门产生的力平衡。阻尼器用于限制铰链引导件在某些位置的运动速度,从而阻尼器通过阻尼器配合表面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接触限制表面(用于关闭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用于打开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和用于关闭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连杆可绕其枢转点旋转。
[0037]阻尼器的接触表面,即阻尼器配合表面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总是接触两个限制表面,即以下中的两个:用于关闭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用于打开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和用于关闭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
件,由此阻尼器在初始位置在延伸方向上不断施加力,这意味着阻尼器不断施加力以增加阻尼器配合表面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之间的距离,而铰链引导件的尺寸使得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和用于关闭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阻尼器配合表面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由于阻尼器配合表面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与限制表面的持续接触,因此在阻尼器操作的初始阶段中没有推力。
[0038]在机构的功能的中间区域中,阻尼器的接触表面,即阻尼器配合表面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始终接触阻尼器引导件上的两个限制表面,即接触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和用于关闭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
[0039]在门打开过程中,在打开位置附近,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通过用于打开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从而阻尼器的接触表面靠置在用于打开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上,而解除了在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上的载荷。
[0040]在门关闭的过程中,在关闭位置附近,用于关闭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经过用于关闭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而阻尼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阻尼器的用于受控关闭和打开门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的接触表面,即,阻尼器配合表面(25)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26),总是接触两个限制表面,即以下中的两个:用于关闭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1)、用于打开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2)、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3)和用于关闭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4),由此阻尼器(5)在初始位置连续地施加力以增加阻尼器配合表面(25)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26)之间的距离,而铰链引导件(3)的尺寸被设置成使得在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3)和用于关闭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4)之间的距离小于在阻尼器配合表面(25)和阻尼器头配合表面(26)之间的最大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闩锁(1)、连杆(2)、铰链引导件(3)、阻尼器(5)、铰链体(6)、弹簧配合件(7)、弹簧(8)、闩锁的枢转点(31)和连杆的枢转点(3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关闭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1)、用于打开的在壳体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2)、用于打开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3)和用于关闭的在引导件上的阻尼器止挡件(24)。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仅一个阻尼器(5)被安装在用于受控关闭和打开门的铰链中,即在铰链引导件(3)中。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5)以这样的方式被安装在装置中:它不增加所述装置的外部尺寸,而是被安装在挠性地连接到铰链体(6)的铰链引导件(3)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打开门时,所述阻尼器(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特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