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的端柱用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517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电池组端柱间的电气连接的连接装置,包括: -一条其两端各有一导电环(3)的连接电缆(2),所述导电环(3)的孔(4)中固定有带凹槽头(5)的连接螺钉,用于将所述电缆电气地和机械地连至电池组的一个电气端柱(6); -一层由塑料制成的围绕并涂覆于每个导电环(3)的绝缘涂层(1),所述绝缘涂层属于涂覆所述连接装置用的绝缘元件(10)并具有主要是截锥体的外形,其中直径较小的部分与电池组的盖密封及直径较大的部分放置在盖的表面(9)上; -一个用于将每层绝缘涂层密封的盖(90); 所述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由所述绝缘涂层(1)形成的第一环形壁(11)具有其直径与连接螺钉(5)的头(52)的直径相同的圆柱形状,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基底位于导电环的表面上并与所述螺钉(5)的所述头(51)接触,同时沿着所述螺钉(5)的所述头(52)的圆柱形壁向前延伸一段,所述环形壁与所述螺钉头一起配合,从而保证水密性以防止电解液泄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的端柱用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电池组端柱作电气连接的连接装置。已知的事实是电池组由单元电池组成,它们的正端和负端互相串连,以便使电池组获得所需电压。为实现串行连接,必须在两个相邻电池单元的正端和负端之间进行连接。已经知道,连接装置是连接相邻端柱的电缆,它包括一条具有两个端环的导体,通过这两个端环可在端柱间获得所需的连接。电缆和端环在电气上是绝缘的,为此目的,它们由一种绝缘材料涂层所涂覆,通常由塑料模压而成。更具体地说,连接装置由塑料模压而成。模具中通常插入预先放置的电缆。已知类型的连接装置的一个不便之处如下:当电池组工作时,电解液可能通过端柱边缘和连接装置之间的隙缝冒出来,甚至从连接装置本身流出和溢出电池盖,以致显然会产生化学腐蚀和可能在两端柱之间产生放电。本专利技术拟有的目的是获得一种连接装置,它所提供的绝缘涂层的配置可以避免或减少远距意外事件和电解液外溢的任何可能。本专利技术和下面将很好叙述的其它内容的目的可通过一种用于在电气上连接电池组端柱的连接装置来达到,该连接装置包括:-一条其两端各有一导电环的连接电缆,该导电环的孔中装有带凹槽头的连接螺钉,用于将所述电缆和电池组的一个电气端柱电-->气地和机械地连结起来;-一层由塑料制成的围绕并涂覆于每个导电环的绝缘涂层,所述绝缘涂层属于涂覆所述连接装置用的绝缘元件并具有主要是截锥形的外形,其中直径较小的部分与电池组的盖密封及直径较大的部分放置在盖的表面上,所述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由所述绝缘涂层形成的第一环形壁具有其直径与连接螺钉的凹槽头直径相同的圆柱形,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基底位于导电环的表面上并与连接螺钉的头接触,同时沿着所述螺钉的所述头的圆柱形壁向前延伸一段,所述环形壁与所述螺钉头一起配合,保证水密性以防止电解液泄漏。在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中,该绝缘层形成一个与所述第一环形壁同心的第二环形壁,后者具有较大直径并遮盖所述第一环形壁,绝缘涂层中位于所述第二和第一壁之间并位于环形缺口内的那部分是对应于连接螺钉的头的底部而形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修改实施例,一层绝缘涂层和一个第二环状缘加到第一环状缘上,所述第二环状缘与第一环状缘及导电环的反面平面相对,以使该环状缘与电池组的端柱和盖之间的圆柱形套筒的边缘相接合。另一实施例中,除此之外,截锥体的具有较大直径的部分放置在盖的表面上并形成一个向外散布的边缘,从而增强这类边缘的密封效果。还有一个并非最后的优点是可在第一环状缘的厚度方向形成一个环形槽。这适合于固定盖的圆柱形边缘,后者自身插入具有截锥体形状的绝缘涂层中。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范围将在后面的详细描述中更为清楚。然-->而,应该了解到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具体例子只是从解释之用,因为熟悉技术的人员从详细描述和图中将能理解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的不同变化和更改,图中:-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左侧早已固定于电池组的一个端柱上,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右侧尚未固定于电池组的端柱;-图2显示用于将图1的连接装置与电池单元端柱紧固在一起的螺钉;-图3显示位于端柱与图1的连接装置之间的套筒;-图4显示图1的电池组的盖的部分剖面图;-图5显示电池组端柱的剖面图;-图6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结装置的修改实施例;-图7显示一个适用于将图6的连接装置与电池单元端柱固定在一起的螺钉;-图8、9、10类似于图3、4、5,分别显示套筒,盖的部分剖面和端柱的剖面。从上述图可看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作为一个整体标以10,它具有两个相同而对称的部分,标以1,其中一条电缆2的两端各有一个内有孔4的导电环3,孔4内插入用于连结所述导电环3和属于电池单元的端柱6的螺钉5。可以看出端柱6具有一个带有螺纹62的孔61,以使螺钉5的螺纹部分51能将螺钉5与端柱6连结。套筒7位于属于电池组盖9的圆柱形筒8与端柱6的外表面63之间。套筒7配备有一个外半径环71,用于保证盖与套筒之间的密封。另一个外半径环72放置于属于端柱6的环形面64与相应的属-->于电池组盖的圆柱形部分8的环形面81之间。参照围绕每个导电环3涂覆的绝缘涂层,可看出所述绝缘涂层形成一个标以11的第一环形壁,其直径与连接螺钉5的头相同,同时它本身有一段延伸至螺钉5的圆柱形壁52,以便保证水密性,从而防止电解液泄漏。螺钉5的头52除具有平滑圆柱面外,还具有六角形凹口53,以便于拧动。图6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绝缘涂层的修改实施例,它作为一个整体标以100,其中一个与第一环形壁11同心但直径较大的第二环形壁12加于第一环形壁11上。所述壁遮盖第一环形壁11,以便建立一个阶梯,用于固定属于螺钉50的相应的环形缺口110。如可从图7中所看到的,所述环形缺口对应于连接螺钉的头的底部形成,以便在拧紧螺钉时将缺口位置110内位于第二壁12与第一环形壁11之间的绝缘涂层部分加以挤压。当逐渐拧紧螺钉时,显然绝缘涂层的边11靠紧缺口110的壁111。此外,缺口110上方的头55的圆柱形部分与第二环形壁12接触。这样可保证双重密封:一个对应于螺钉50的头下端110及一个对应于所述螺钉的圆柱形壁55,双重密封是绝缘材料12的一部分。显然,即使在密封条件并不要求十分严格的情况下,例如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图6中现在描述的带有双重密封壁11和12的环形涂层100。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图6的连接装置连同图2的螺钉。这种具有与环形壁12直径相同的直径的头的螺钉只在直径12上保证密封,而不是对应于螺钉50的缺口1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另一个密封区由一个作为整体标以20的第二环状缘所代表,后者与第一环状缘和导电环的对面平面-->相对。该环状缘与套筒边缘73接合,其边缘形状如此确定,以便一旦套筒装配好及当图1的螺钉5或图6的螺钉50拧紧在端柱6上时,即可获得连结装置与套筒之间的另一密封区。容易理解,按照上述方法所实现的绝缘涂层的环状缘可通过恰当方法减少。如不能消除的话,电解液外溢的机会,以至于通过连结螺钉外溢的机会。另一个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提供的密封元件由向外伸展的低边缘81所代表,如可从图1和图6中所见到那样,一旦连接装置装配完,它保证在电池组盖上至少有一个紧密接触的环形密封面。此外,在边缘81内部及其周围,连接装置提供一个与盖9的圆柱形外表面8相接合的套环82。与已知技术相比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另一项恰当的改进在于每个用于密封每层绝缘涂层1的盖90具备一个圆柱形边缘91,它固定在环形槽21内,后者主要与第一环状缘11同心。这样就获得另一个位于连接装置与盖之间的密封元件。可以看出,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可达到本专利技术拟有的目的,也即所获得的连接装置具有一种用于保证迷宫型密封的绝缘部分的配置,从而避免任何可能的电解液外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组端柱间的电气连接的连接装置,包括:-一条其两端各有一导电环(3)的连接电缆(2),所述导电环(3)的孔(4)中固定有带凹槽头(5)的连接螺钉,用于将所述电缆电气地和机械地连至电池组的一个电气端柱(6);-一层由塑料制成的围绕并涂覆于每个导电环(3)的绝缘涂层(1),所述绝缘涂层属于涂覆所述连接装置用的绝缘元件(10)并具有主要是截锥体的外形,其中直径较小的部分与电池组的盖密封及直径较大的部分放置在盖的表面(9)上;-一个用于将每层绝缘涂层密封的盖(90);所述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由所述绝缘涂层(1)形成的第一环形壁(11)具有其直径与连接螺钉(5)的头(52)的直径相同的圆柱形状,所述第一环形壁的基底位于导电环的表面上并与所述螺钉(5)的所述头(51)接触,同时沿着所述螺钉(5)的所述头(52)的圆柱形壁向前延伸一段,所述环形壁与所述螺钉头一起配合,从而保证水密性以防止电解液泄漏。2.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形成一个与所述第一环形壁(11)同心的第二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里皮欧·斯特持若
申请(专利权)人:奥里皮欧·斯特持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