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出管柱内液引流装置、管柱起出结构及管柱起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515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出管柱内液引流装置、管柱起出结构及管柱起出方法,该起出管柱内液引流装置包括:第一扇形柱体;第二扇形柱体,其与所述第一扇形柱体铰接;胶板,其设于所述第一扇形柱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扇形柱体的内壁,所述第一扇形柱体和所述第二扇形柱体能相对转动至合拢状态,在所述合拢状态,所述第一扇形柱体和所述第二扇形柱体驱使所述胶板包围形成闭合的筒状;所述胶板上设有泄液通孔;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扇形柱体和所述第二扇形柱体锁定于所述合拢状态。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在起出油管管柱施工时,油管内的液体会向外倾泻的技术问题。油管内的液体会向外倾泻的技术问题。油管内的液体会向外倾泻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出管柱内液引流装置、管柱起出结构及管柱起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出管柱内液引流装置、管柱起出结构及管柱起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深井泵油井生产时间的延长,由于故障或措施等原因,需要进行修井作业施工;修井作业施工程序中,重要环节就是从油井井下起出油管管柱。油管管柱最下端连接着深井泵,深井泵最下端是固定凡尔座封。实际生产中经常发生泄油器没打开、活塞卡死在工作筒、抽油杆断脱等故障,这时,油管管柱内的液体存留在管内无法外泄,在起出油管管柱施工时,当卸开油管丝扣后,油管内10米左右高的液柱会在丝扣卸开处,形成液体压力向下倾泻。因而存在下列问题:
[0003](一)油液倾泻喷溅对设备造成严重污染;
[0004](二)油液倾泻喷溅对操作员工造成严重污染,同时给员工操作造成极大的不便;
[0005](三)清理油液地面污染造成成本增加;
[0006](四)清理油液地面污染增加员工劳动强度。
[0007](五)同时为了作业施工考虑,正常施工前对油井替油30方,在出现油管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出管柱内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扇形柱体;第二扇形柱体,其与所述第一扇形柱体铰接;胶板,其设于所述第一扇形柱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扇形柱体的内壁,所述第一扇形柱体和所述第二扇形柱体能相对转动至合拢状态,在所述合拢状态,所述第一扇形柱体和所述第二扇形柱体驱使所述胶板包围形成闭合的筒状;所述胶板上设有泄液通孔;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扇形柱体和所述第二扇形柱体锁定于所述合拢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出管柱内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板的上端连接有密封胶块,所述密封胶块设于所述胶板的背离所述第一扇形柱体的一侧,在所述合拢状态,所述第一扇形柱体和所述第二扇形柱体驱使所述密封胶块包围形成闭合的筒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出管柱内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块的上端与所述胶板的上端固接,所述密封胶块的下端悬伸设置,所述密封胶块与所述胶板之间设有缓冲环状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出管柱内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板覆盖所述第一扇形柱体和所述第二扇形柱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出管柱内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柱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扇形柱体的内壁均为圆弧面;所述胶板在自然状态下呈圆筒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出管柱内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套、锁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袁勇陈伟东杨茜婷王瑞英杨也波佟晓欢兰盛川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