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五甲川菁染料为骨架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染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红外对称荧光菁染料染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菁染料种类极多,从种类繁多的菁染料中合成性质优良的目标化合物成为研究热点。吲哚菁染料是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吲哚五甲川菁染料作为菁染料之一,具有吸收波长长、稳定性好、生物背景干扰小等优点,五甲川菁染料相比于三甲川菁染料具有更强的共轭体系,相比于七甲川菁染料又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使得五甲川菁染料的应用较为广泛。吲哚菁染料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可用于基因检测、蛋白检测、肿瘤靶向治疗、光动力学治疗、荧光探针等方面。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吲哚菁染料对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3]菁染料作为一类有机染料在国内外已有百余年的研究历史,菁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处于近红外区,而绝大多生物在此区域无吸收,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来自被测物荧光背景干扰,从而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近几年,菁染料在生物检测领域取得很大的进展,但菁染料合成所需要的中间体不易合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近红外荧光吲哚多甲川菁染料其结构通式为: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荧光吲哚菁染料结构式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荧光菁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向干净的三口瓶中加入纯净水,搅拌下加入底物2-甲基吲哚,室温搅拌0.5-1h,加入四甲基胍,室温搅拌0.25-1h,滴加苯甲醛,滴加完毕,室温搅拌0.25-1h,50℃反应10-15h。反应体系中加入溶剂,萃取三次,有机相合并干燥后缩干得化合物A。(2)向干净干燥的三口瓶中加入第一类试剂,搅拌下将化合物A加入体系,体系降温至0℃,控温0-5℃分批加入第二类试剂,保温0-10℃反应1-3h,反应结束,向体系中滴加纯净水,加入十水硫酸钠,搅拌0.25-1h,抽滤,滤饼用淋洗剂淋洗,滤液合并缩干得化合物B。(3)向干净的单口瓶中加入化合物B,碘乙烷,回流反应60-80h,缩干溶剂,所得固体用冰醋酸打浆搅洗得化合物C。(4)向三口瓶中加入酸性试剂,化合物C,盐酸-N-(3-苯氨基-2-丙烯亚基)苯胺,100-120℃反应3-9h,加入化合物C,酸酐,干燥吡啶,保温100-120℃反应0.5-2h,反应结束体系缩干过硅胶柱得目标产物D。其中化合物A、B、C、D的结构式如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荧光五甲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