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508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阻尼装置包括与跳线绝缘子串配合连接的两个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以及连接于跳线绝缘子串与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之间的液压阻尼器,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与液压阻尼器形成所述阻尼装置,在正常情况不受外力作用时,跳线绝缘子串与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呈垂直排列,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不受挤压,液压阻尼器几乎不存在阻尼力;当风力作用于转角塔跳线及跳线绝缘子串时,液压阻尼器产生对外阻尼减震消能,水平附加绝缘子串抑制风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新增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与液压阻尼器组合,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与杆塔呈三角形,结构稳定,与跳线绝缘子串配合,可有效防振减灾。减灾。减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工程
,具体是一种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架空输电线路是一种特殊的高耸结构,对风力的作用敏感。转角塔在输电塔中是一种特殊的塔形,不仅承载着导线本身的重力,而且承受两侧导线的拉力,具有耐张力大、强度高、稳重的特点。转角塔跳线设计是高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角度的改变使得两侧导线需通过跳线引导,跳线对上、侧、下各面的构件需有足够间隙距离,而这三相跳线往往容易发生风偏放电。全国电网近几年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统计数据表明,转角塔跳线对塔身放电引起的输电线路风偏跳闸故障频发,预防转角塔跳线对塔身放电成为了风偏预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0003]转角塔的边相跳线,两侧导线通过无跳线串、单跳线串或双跳线串方式以合适的弧垂在导线挂点下方引流,称为直跳。我国500kv交流单回路干字型转角塔边相跳线多采用直跳型式,边相带电部分最低点比转角塔导线横担低4~6m,弧垂长,容易导致风偏故障。现有技术有采用改进措施,在横担下方增加了跳线绝缘子串,对抑制风偏起到了一定作用。普通的直线塔悬垂绝缘子串也时常因风偏而对塔身放电,转角塔跳线绝缘子串虽有两侧耐张绝缘子串的配合,但抑制边相跳线风偏结果并不十分理想。此外,现有提出的跳线防风偏技术还有跳串线夹下端安装重锤、双串v型跳线绝缘子串、双挂点双联跳线串等,其是通过增加重力、三角形稳定结构等方式,防止风偏效果有限,而且重锤还增加了跳串的额外承受力,都不能杜绝跳线带电部分对塔身的风偏放电。新型的L型绝缘子串布置改造,水平新增一绝缘子串,可有效防止风偏,但安装不够简便且减震和耐磨损效果不佳。
[0004]风力具有随机、频繁的特点。跳线长期随着风荷载的摆动,磨损和风力冲击造成绝缘子串断裂等带来较大损失。阻尼器可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多用于核电厂、火电厂等管道及设备的抗振动。在架空输电线路中,也常用于防止导线的弛振与控制线路风振,如悬垂绝缘子串下端安装柔性弹簧阻尼装置,但在大多正常静止时弹簧承受下端导线及金具等重力作用多处于拉伸状态,长期将明显影响弹簧阻尼装置的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其结构稳定,不仅可杜绝风偏放电,而且可减少边相跳线风振,增大结构耐用性,实用性强。
[0006]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包括与跳线绝缘子串配合连接的两个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以及连接于跳线绝缘子串与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之间的液压
阻尼器,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与液压阻尼器形成所述阻尼装置,在正常情况不受外力作用时,跳线绝缘子串与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呈垂直排列,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不受挤压,液压阻尼器几乎不存在阻尼力;当风力作用于转角塔跳线及跳线绝缘子串时,液压阻尼器产生对外阻尼减震消能,水平附加绝缘子串抑制风偏。
[0008]进一步的,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靠近转角塔一侧端部的环形金具通过连接金具与固定在水平相交点位置的法兰板连接。
[0009]进一步的,跳线绝缘子串最上端伞盘通过球头挂环与横担垂直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阻尼器与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使用三角挂板连接,液压阻尼器与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的一端均使用UB挂环固定连接于三角挂板。
[0011]进一步的,跳线绝缘子串的底端安装有跳线绝缘子串,所述液压阻尼器一侧端部环形铰座以UB挂环与跳线侧圆形线夹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液压阻尼器在靠近跳线一侧端部安装有均压环。
[0013]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阻尼器为双管式液压阻尼器,包括贮油缸、活塞、液压缸、阻尼控制阀,贮油缸是液压油在环绕它的外表面到一定的高度,在空间的内管上部和外管间提供一个外泄油的空间,活塞与活塞杆相连,活塞杆的外端与水平附加绝缘子串相连,内管里的液压缸是活塞移动的工作缸,外管的基座与外部元件连接,在受外力压缩作用时,活塞杆和活塞向液压阻尼器的外部运动。
[0014]一种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一:对于新建转角塔边相,依据风偏放电最小空气间隙圆,确定跳线绝缘子串上端在横担上的悬挂点,跳线绝缘子串最上端通过球头挂环与确定的悬挂点垂直固定连接;
[0016]步骤二:对防风偏减震改造的转角塔边相进行现场勘察,分别确定跳线绝缘子串下端与转角塔的水平交点之间的距离,即确定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与液压阻尼器组成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构长度;
[0017]步骤三:以水平交点为水平附加绝缘子串在转角塔上的固定点,在两个转角塔塔身固定点安装法兰板;
[0018]步骤四:将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一侧端部通过连接金具与塔身上的法兰板固定连接;
[0019]步骤五:依据水平方向的结构长度与水平附加绝缘子串的长度,选择液压阻尼器型号;
[0020]步骤六:在跳线绝缘子串的底端加工跳线侧圆形线夹,使得通过 UB挂环能将液压阻尼器的一端安装于跳线绝缘子串的下端;
[0021]步骤七:将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与液压阻尼器连接:将两只水平附加绝缘子串的另一端与液压阻尼器的一侧端部环形铰座以UB挂环固定连接于三角形挂板上,组成水平防风偏减震阻尼装置,其与跳线绝缘子串呈垂直排列;
[0022]步骤八:液压阻尼器固定到跳线绝缘子串下端:液压阻尼器另一侧端部环形铰座与跳线侧圆形线夹以合适大小的UB挂环固定相连。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九:在液压阻尼器靠近跳线一侧的端部处按照规程规定安
装均压环。
[0024]进一步的,在正常情况不受外力作用时,跳线绝缘子串与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呈垂直排列,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不受挤压,液压阻尼器几乎不存在阻尼力;当风力作用于转角塔跳线及跳线绝缘子串时,液压阻尼器产生对外阻尼减震消能,水平附加绝缘子串有效抑制风偏。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新增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与液压阻尼器组合,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与杆塔呈三角形,结构稳定,与跳线绝缘子串配合,可有效防振减灾。使用的液压阻尼器是速度型液压式阻尼控制装置,不因静止机械力的长期作用而使性能下降,其在缓冲外力的同时,实用性更强。相比弹簧阻尼器在架空输电线路防风偏闪络中的使用,具有更持久的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在防振减灾上效果明显,后期规划也很大的调整空间,具有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转角塔边相跳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止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在转角塔上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液压阻尼器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0029]图4(a)为图3中A处阀门结构放大简图,图4(b)为图3中 B处阀门结构放大简图;
[0030]图5(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跳线绝缘子串配合连接的两个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以及连接于跳线绝缘子串与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之间的液压阻尼器,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与液压阻尼器形成所述阻尼装置,在正常情况不受外力作用时,跳线绝缘子串与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呈垂直排列,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不受挤压,液压阻尼器几乎不存在阻尼力;当风力作用于转角塔跳线及跳线绝缘子串时,液压阻尼器产生对外阻尼减震消能,水平附加绝缘子串抑制风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靠近转角塔一侧端部的环形金具通过连接金具与固定在水平相交点位置的法兰板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跳线绝缘子串最上端伞盘通过球头挂环与横担垂直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阻尼器与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使用三角挂板连接,液压阻尼器与两水平附加绝缘子串的一端均使用UB挂环固定连接于三角挂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跳线绝缘子串的底端安装有跳线绝缘子串,所述液压阻尼器一侧端部环形铰座以UB挂环与跳线侧圆形线夹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阻尼器在靠近跳线一侧端部安装有均压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转角塔边相跳线风偏的液压减震型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阻尼器为双管式液压阻尼器,包括贮油缸、活塞、液压缸、阻尼控制阀,贮油缸是液压油在环绕它的外表面到一定的高度,在空间的内管上部和外管间提供一个外泄油的空间,活塞与活塞杆相连,活塞杆的外端与水平附加绝缘子串相连,内管里的液压缸是活塞移动的工作缸,外管的基座与外部元件连接,在受外力压缩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天如胡丹晖张耀东周学明任想黄泽琦毛晓坡冯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