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94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前固定圈、后固定圈、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双向连接头和三向连接头,所述前固定圈位于装置本体前端,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前端通过三向连接头固定连接在前固定圈后端,所述后固定圈位于装置本体后端,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后端通过三向连接头固定连接在前固定圈前端。该种装置结构稳定,不易坍塌,有助于患者在有氧微压舱体内的进行治疗工作,且该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或者安装工作,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和患者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氧微压舱体
,具体为一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要应用在临床中的高压氧舱通过其内部较高的氧分压,可以对多种疾病的进行辅助治疗,例如可有效减轻高原病、创伤性损伤及有害气体中毒等急危重症的症状,另外,对治疗及延缓儿童孤独症、老年痴呆、难治性溃疡等慢性进展性疾病的进程也颇有疗效。
[0003]现有的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有如下缺陷:
[0004]1、现有的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不能对有氧微压舱体进行支撑起来,导致氧微压舱体内的空间小,只有在加压过程中皮料才能膨胀,导致前期用户在治疗时皮料会压到用户的生体,且稳定性差,不便于患者使用。
[0005]2、现有的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不能进行拆卸,从而不能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压缩体积来对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进行搬运工作,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搬运和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解决了现有不能对有氧微压舱体进行支撑起来,导致氧微压舱体内的空间小,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前固定圈、后固定圈、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双向连接头和三向连接头,所述前固定圈位于装置本体前端,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前端通过三向连接头固定连接在前固定圈后端,所述后固定圈位于装置本体后端,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后端通过三向连接头固定连接在前固定圈前端。
[0010]优选的,所述前固定圈和后固定圈均包括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底部通过双向连接头固定连接下环顶部,所述上环和下环表面均套接有呈对称方式分布的一组三向连接头。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包括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所述上固定杆位于下固定杆上端,所述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之间焊接有呈等距分布的多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弧形状。
[0012]优选的,所述双向连接头顶部设有上连接头,所述上连接头顶部开设有插入口,所述双向连接头底部设有下连接头,所述下连接头底部开设有插入口。
[0013]优选的,所述三向连接头顶部设有一号连接头,所述一号连接头顶部开设有插入口,所述三向连接头底部右端设有二号连接头,所述二号连接头右端开设有插入口,所述三向连接头左端设有三号连接头,所述三号连接头左端开设有插入口。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设有前固定圈、后固定圈、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前固定圈和后固定圈呈圆环状,从而可以把两端固定支撑起来,从而提高有氧微压舱体内部的,而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可以从两端对前固定圈和后固定圈进行支撑,从而保证圈固定前和后固定圈的稳定性,防止结构坍塌,该种装置通过前固定圈、后固定圈、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组合的结构,从而可以有有效地扩大有氧微压舱体内的空间,且结构稳定,不易坍塌,大大方便患者在有氧微压舱体内治疗。
[0017]2、该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设有双向连接头和三向连接头,从而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插接的方式就可以对各个结构进行安装,如果需要对装置本体进行拆卸,工作人员只需要把双向连接头和三向连接头连接的结构拔出,从而就可以对各个部件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缩减装置本体的体积,从而方便运输工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一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双向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三向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前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装置本体;2、前固定圈;3、后固定圈;4、第一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6、双向连接头;7、三向连接头;8、上固定杆;9、下固定杆;10、支撑杆;11、上连接头;12、下连接头;13、插入口;14、一号连接头;15、二号连接头;16、三号连接头;17、上环;18、下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前固定圈2、后固定圈3、第一固定杆4、第二固定杆5、双向连接头6和三向连接头7,所述前固定圈2位于装置本体1前端,所述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5前端通过三向连接头7固定连接在前固定圈2后端,所述后固定圈3位于装置本体1后端,所述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5后端通过三向连接头7固定连接在前固定圈2前端,由固定圈2、后固定圈3、第一固定杆4、第二固定杆5组成的装置本体1具有稳定性,且可以提高装置本体1内的空间,提高患者治疗时的舒适感。
[0026]所述前固定圈2和后固定圈3均包括上环17和下环18,所述上环17底部通过双向连
接头6固定连接下环18顶部,所述上环17和下环18表面均套接有呈对称方式分布的一组三向连接头7,前固定圈2和后固定圈3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扩大装置本体1内的空间,而前固定圈2和后固定圈3上环17和下环18通过双向连接头6连接是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且上环17和下环18表面均套接有呈对称方式分布的一组三向连接头7是了便于对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5相互连接。
[0027]所述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5均包括上固定杆8和下固定杆9,所述上固定杆8位于下固定杆9上端,所述上固定杆8和下固定杆9之间焊接有呈等距分布的多组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呈弧形状,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5可以对装置本体1两侧进行支撑,从而提高装置本体1内的空间,且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5稳定性强,可以对前固定圈2和后固定圈3进行固定作用,防止前固定圈2和后固定圈3脱离。
[0028]所述双向连接头6顶部设有上连接头11,所述上连接头11顶部开设有插入口13,所述双向连接头6底部设有下连接头12,所述下连接头12底部开设有插入口13,双向连接头6的上连接头11和下连接头6可以对第一固定杆4之间互相连接,从而提高第一固定杆4或者第二固定杆5的长度。
[0029]所述三向连接头7顶部设有一号连接头1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前固定圈(2)、后固定圈(3)、第一固定杆(4)、第二固定杆(5)、双向连接头(6)和三向连接头(7),所述前固定圈(2)位于装置本体(1)前端,所述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5)前端通过三向连接头(7)固定连接在前固定圈(2)后端,所述后固定圈(3)位于装置本体(1)后端,所述第一固定杆(4)和第二固定杆(5)后端通过三向连接头(7)固定连接在前固定圈(2)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圈(2)和后固定圈(3)均包括上环(17)和下环(18),所述上环(17)底部通过双向连接头(6)固定连接下环(18)顶部,所述上环(17)和下环(18)表面均套接有呈对称方式分布的一组三向连接头(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氧微压舱体的内部金属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宗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普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