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端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93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便于线端与设备连接。分配器13形成有管形容座15,阳端子接头11在容座中心伸出。阴端子接头12与线16端头连接。另外,密封件21安装成包护阴端子接头使其沿中心轴伸出。在密封件上,引导部24如此形成以包护阴端子接头,其引导端斜削形成引导表面24a。因此,在偏离其正常插入位置时即使阴端子接头插入,引导表面24a与容座开口边缘15a接触,于是引导接头其正常插入位置。结果阴端子接头能与阳端子接头连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端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与设备连接的导线的线端连接结构。汽车的内燃机有分配器,经高压电阻线与点火线卷或诸如此类的物件相连。用于上述连接的结构如图21所示,具体是由管形容座2形成的分配器1,在容座2中央伸出作为阳端子接头3的外螺纹杆。在高压电阻线一端装有阴端子接头5。另外,在高压电阻线一端装有管形密封件6,以使在密封件6凹口中央伸出阴端子接头5。为把导线4与分配器1相连接,在密封件6装入容座2的同时,阴离子接头5与阳离子接头3相连接。但在上述结构中,由于橡胶制的密封件易于变形,阴离子接头往往倾斜从中部位移,使其阴和阳端子接头的连接变得困难。另外,由于在阴端子接头上阳端子接头相接前,容座开口已被密封件所密封,在中间段后,阴端子接头的位置不能确认,使其连接更加困难。由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保证易于连接的线端连接结构。上述目的是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或14的线端连接结构来达到的。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受从属权利要求的限定。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线端连接结构,其中一个或第1端子接头与或可与特别是线端相连接且可与另一个或第2端子接头相连接,第2端子接头设置在设备处或其上所提供或所形成的端子室中,包括:特别是在线端提供或可提供的密封件,特别是用于当二端子接头连接时该端子室开口的防水密封,该密封件形成有至少一引导部用于当线端插入时或插入中或插入开始或在第1端子接头插入到端子室的过程中引导第1端子接头基本到位,这里通过特别是从径向往内与(特别是其开口边缘)该端子室的内壁表面接触其可与第2端子接头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密封件形成有引导部。最好是端子室有基本上的管形,密封件和引导部最好为基本上同心的管形,且至少在它们连接状态下是基本上沿以端子室的同一心轴设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形可以是基本上的圆形、椭圆形、方形或矩形的截面形状。-->另外,最好是该引导部基本上有这样的管形,其基本上包住(即其至少有相同长度的延伸)第1端子接头,且当二端子接头被连接或将被连接时其外表面与端子室内壁表面接触,和特别是作为用于密封端子室开口的密封件,最好是不透水的。最好是有用于允许引导部变形的空隙,其基本上是在引导部和第1端子接头间来确定的。最好端子室由设备伸出的基本上管形壁的形成,且最好密封件包括外密封部和/或内密封部,外密封部特别是基本上不透水地安装在管形壁的外表面上,内密封部特别是不透水地插入该管形壁,其中沿插入方向,特别是密封部进入或在管形壁上或沿端子接头连接方向,内和外密封部相互间有位移。根据又一最佳实施例,密封件形成有插入孔,接有导线的第1端子接头插入其内,和/或保持部用于接合第一端子接头以保持其在给定或预定或可预定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最佳实施例,在第一端子接头处或其上设置引导部,用于在第一端子接头插入端子室时或其过程中和/或当导线(特别是线端)插入端子室时,通过特别是与该端子室开口边缘接触,把第一端子接头引导到与第二端子接头连接的位置或装到第二端子接头上。最好是,第一端子接头包括用以连接导线的固定部和/或用以连接第二端子接头的连接部,和最好在固定部和连接部间形成引导部。最好是,该引导部形成为最好中空基本上为圆柱形。最好是,该引导部与第一端子接头整体地或单一地特别是借弯曲而形成。最好,一个或更多的突起形成在引导部上,二或更多的突起最好是在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一线端连接结构,特别是根据上述专利技术或根据一个或更多的上述实施例,第一端子接头与线端连接且可与设置在由设备处或其上所提供或形成端子室中的第二端子接头连接,包括在该导线处提供或可提供的密封件,特别用于当二端子接头连接时该端子室开口密封特别是防水密封,且有基本上平行于第一端子接头延伸的一个或更多的密封部或引导部,其中至少一密封部在第一端子接头和端子室之间的径向布置,该密封部特别是基本上沿第一端子接头整个或全部纵向伸长或长度延伸。-->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改进了线端连接器的密封性能,特别是防止湿气渗透。另外该密封部也能用作实质上引导第一接头到与第二接头连接的位置的引导部,于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改进密封和改进连接性能的双重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线端连接结构,其中可互相连接的端子接头之一是与线端连接,另一端子接头在设备形成的端子室内,借通过端子室开口把线端插入端子室,一端子接头与另一端子接头相连接,包括:在线端提供的密封件用于在二端子接头连接时端子室开口的防水密封,该密封件由引导部形成,该引导部用于当线端插入端子室时通过与端子室开口边缘接触引导一端子接头到可与另一端子接头连接的位置。因此,通过线端插入在设备上形成的端子室内和一端子接头与另一端接头的连接而使线端与该设备相连。此时,在偏离其正常插入位置时如一端子接头插入,该引导部与端子室开口边缘接触,于是引导该端子接头到其正常插入位置。换句话说,一端子接头通过引导其到正常插入位置能容易与另一端子接头可靠连接。同时,端子室开口被密封件所密封。因此,通过在密封件形成的引导部,即使一端子接头偏离其正常插入位置,其能被引导且与另一端子接头连接。于是这些端子接头能容易且可靠连接。最好是,端子室有管形,而密封件和引导部有同心的管形,且沿端子室同一心轴设置。因此,当二端子接头连接时如一端子接头偏离其正常插入位置,该引导部和密封部偏离端子室中心轴,结果是该引导部与端子室开口边缘接触。于是随着插入该端子接头被逐渐引导到其正常插入位置,使端子接头可靠连接。同时,端子室开口亦被密封件所密封。最好是,引导部有这样的管形,其包护一端子接头且当二端子接头连接时它的外表面与端子室内壁表面接触,并作为密封件用于端子室开口防水密封。因此,当端子接头连接时引导部引导一端子到其正常插入位置,且在端子接头连接后通过与端子室内壁表面接触防水密封端子室开口。由于引导部不但有引导作用还有密封作用,没有必要单独形成密封件。结果引导部的结构得以简化。最好是有用于允许引导部变形的空隙是在引导部和一端子接头间确定的。因此,也作为密封件的引导部在与端子室内壁表面接触时被变形。于是插-->入力得以减小,使引导部插入端子室比较容易。结果端子接头能易于连接同时端子室可靠密封。最好是,端子室是通过从设备伸出的管形壁而形成的,且密封件包括不透水地装在管形壁外表面上的外密封部和不透水地插入在管形壁内的内密封部。因此,当端子接头连接时,特别是外密封部不透水地装在管形壁的外表面上,同时内密封部不透水地插入在管形壁内。由于端子室由内和外密封部所密封,密封性能得以提高。最好,该内和外密封部相对于插入方向有位移。因此,由于内和外密封部相对于插入方向有位移,当端子接头连接时它们不是同时紧贴管壁而是有一定时延。于是插入阻力得以减小。另外,由于密封室由内和外密封部的密封,密封性能得以提高。根据又一最佳实施例,密封件形成有插入孔,接有线端的一端子接头插入其内,和用于接合一端子接头以保持其在给定位置的保持部。因此一端子接头可由该密封件的保持部来加以保持。于是该端子接头在端子接头连接时不会摆动,由此使端子接头的连接比较容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最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线端连接结构,其中可互相连接的端子接头之一接有线端,而另一端接头设置在设备上形成的端子室内,通过端子室开口把线端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端连接结构,其中第一端子接头(12;34;112;133;161;171)与或可与导线(16;116)连接且可与在设备(13;113)处或其上提供的端子室(15;32;115;164)由设置的第二端子接头(11;35;111)相连,包括:密封件(21;121)设置或可设置在导线和至少一引导部(24;31;41;51;71;81;124;131;141;151;173)用于在第一端子接头(12;34;122;133;161;171)插入端子室(15;32;115;16 4)时或其过程中通过与该端子室(12;32;115;164)内壁表面接触引导第一端子接头(12;34;112;133;161;171)基本上到其可与第二端子接头(11;35;111)连接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5-12-1 338217/95;JP 1995-12-1 338218/951.一种线端连接结构,其中第一端子接头(12;34;112;133;161;171)与或可与导线(16;116)连接且可与在设备(13;113)处或其上提供的端子室(15;32;115;164)由设置的第二端子接头(11;35;111)相连,包括:密封件(21;121)设置或可设置在导线和至少一引导部(24;31;41;51;71;81;124;131;141;151;173)用于在第一端子接头(12;34;122;133;161;171)插入端子室(15;32;115;164)时或其过程中通过与该端子室(12;32;115;164)内壁表面接触引导第一端子接头(12;34;112;133;161;171)基本上到其可与第二端子接头(11;35;111)连接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件(21)形成有引导部(24;31;41;51;71;81)。3.根据前述之一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线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端子室(15;32;115;164)基本上为管形且其中密封件(21;121)和引导部(24;31;41;51;71;81;124;131;141;151;173)最好基本上为同轴管形并随端子室(15;32;115;164)至少在它们的连接状态下基本上沿相同的中心轴设置。4.根据前述之一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线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引导部(24;31;41;51;71;81)基本上为这样的管形,其基本上包护第一端子接头(12;34)并当二端子接头(11;12;34;35)连接或要连接时其外表面与端子室(15;32)内表面接触,且特别是作为密封件(21)用于该端子室(15;32)开口密封最好为防水密封。5.根据前述之一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线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允许引导部(71;81)变形的空隙是基本上在引导部(71;81)和第一端子接头(35)间确定的。6.根据前述之一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线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端子室-->(15;32;115;164)是由伸出于设备(13;113)基本上为管形壁来形成的,且最好其中的密封件(21;121)包括特别是基本上防水地装在该管形壁外表面上的外密封部(22;61;122;163)和/或特别是防水地插入于该管形壁内的内密封部(24;31;41;51;61;71;81;165)。7.根据权利要求6的线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内(31;165)和外(61;163)密封部沿插入方向相互间有位移。8.根据前述之一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线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良尚渡边裕史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