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75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包括带有镜片的镜架,以及铰接在镜架上的两个镜腿,眼罩,仿形设置在镜架的内侧,眼罩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部,且支撑部的末端连接有接触部,接触部向内弯折,与支撑部形成支撑空腔,支撑空腔紧贴在眼眶上;安装槽,位于镜架的左右两端,且留有一与镜架、眼罩相通的空窗;雾化模块,嵌入安装槽内,雾化模块与安装槽滑动连接,雾化模块包括装载有介质的雾化件,雾化件通过空窗对眼罩与眼部形成的密闭空间加湿,通过在镜架两侧设置的安装槽,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在安装槽内滑动设置了雾化模块,能够让雾化模块的安装和拆卸变得更加容易,在需要更换不同的雾化模块时,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湿房眼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眼镜,特别是一种智能湿房眼镜。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各种眼疾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常见的眼部疾病包括以下4种:1.各种炎症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眼睑炎、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色素膜炎、睑缘炎等;2.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脱落等;3.各种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等眼部疾病;4.还包括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晶状体疾病、玻璃体疾病、视神经疾病、血管性疾病等。眼部疾病让人们对眼药水和给药装置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0003]现有的滴注式眼内药液吸收率低,由于异物入眼导致的应激性眨眼等行为,一般滴加眼药水的过程中,实际能够到达眼睛目标受体位置的药物低于给药量的10%、药液吸收率低、交叉感染、频繁使用造成药物过量等弊端。针对儿童等低幼类人群对眼药水的排斥性,在滴注的过程中产生极大的恐惧,在多次强制滴加后产生抗拒心理,导致眼部发生不适后隐瞒病情,导致最佳治疗期的错失,导致不可逆的伤害。
[0004]在滴加过程中能够达到受体位置的药量普遍不超过10%的情况,医生和患者一般会提高用药滴数,生产商会加大药瓶的出药量造成浪费,针对昂贵的眼药水,医疗成本和原材料的增加费用,业内普遍认为目前迫切需要有更好的给药方法和给药装置,能够缓解病人痛苦,降低医疗成本。
[0005]患者在感到眼睛干涩不适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使用人工泪液(眼药水),而这只能得到暂时的舒缓,有时反而会导致眼睛干涩的频率加剧,所以人工泪液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缓解眼部疾病。然而,目前除了使用人工泪液这一干预手段之外还没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且人工泪液接触眼表时间短,眼表不能与药液充分吸收,药液吸收率不高没有达到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包括带有镜片的镜架,以及铰接在所述镜架上的两个镜腿,进一步包括:
[0009]眼罩,仿形设置在所述镜架的内侧,所述眼罩与所述镜架为一体化设置,所述眼罩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部,且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连接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向内弯折,与所述支撑部形成支撑空腔,所述支撑空腔紧贴在眼眶上;
[0010]安装槽,位于所述镜架的左右两端,且留有一与所述镜架、眼罩相通的空窗;
[0011]雾化模块,嵌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雾化模块与所述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雾化模块包括装载有介质的雾化件,所述雾化件通过所述空窗对眼罩与眼部形成的密闭空间加湿。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镜架朝向人脸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眼罩还包括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设有内嵌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嵌入在所述内嵌槽中。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接触部包括连接于支撑部的过渡面,设置在所述过渡面顶端的接触面,设置在所述接触面末端的回弹面,所述回弹面与眼眶相贴合。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雾化模块上还包括一开口朝向镜架内侧方向的雾化件,与所述镜架镜框齐平的密封面,以及与张开后的镜腿齐平,且抵接在所述安装槽贴合镜腿一侧的滑动面。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雾化件包括一装载有介质的腔体,所述腔体靠近所述镜架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出水孔,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保湿件。
[001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雾化件包括药液仓,与所述药液仓相通的微网雾化片,控制所述微网雾化片启闭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USB口与外部控制结构相接。
[001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雾化件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根据人体眼部眨眼频率传递信号至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微网雾化片的启闭大小。
[0018]一种智能湿房眼镜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实时获取眼部的眨眼信号,并将所述眨眼信号传输至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根据预设的眨眼频次对眨眼次数进行分析,得到眨眼频率信息;
[0020]S2;实时获取眼罩与眼部形成的密闭空间的湿度,并将所述湿度传输至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根据预设的湿度与所述湿度进行对比,得到湿度差;
[0021]S3;实时获取眼罩外部光线强度,并将所述光线强度传输至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根据预设的光线强度对所述光线强度进行分析,得到光线强度差;
[0022]S4;根据所述眨眼频率信息、湿度差、光线强度差生成眨眼控制信号,通过眨眼控制信号控制雾化模块的启闭程度和频率。
[002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1中,具体包括:
[0024]所述预设的眨眼频次为一个完整眨眼的电位图,对所述眨眼信号进行周期拆分,将拆分后的每个周期的眨眼信号与所述眨眼频次进行筛选对比,计算完全的眨眼信号次数,得到眨眼频率信息。
[002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2中,具体包括:
[0026]若所述湿度差较大,且所述眨眼频率信息次数为零,则判断为眼罩脱落或者无正确佩戴,则所述雾化模块自动关闭。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本技术通过在镜架两侧设置的安装槽,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在安装槽内滑动设置了雾化模块,能够让雾化模块的安装和拆卸变得更加容易,在需要更换不同的雾化模块时,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
[0029]本技术通过在安装槽内设置的卡接槽和雾化模块设置的台阶的配合,能够让雾化模块一经安装后不容易从安装槽内脱落,同时卡接槽与台阶的适配,也能够提高雾化模块对安装槽的密闭效果,防止在雾化模块加湿的过程中水汽从安装槽的缝隙中漏出。
[0030]本技术将密封面和滑动面设置的与镜框、张开后的镜腿齐平,能够保证整个雾化模块与整个雾化眼镜的配合度,一方面是不容易划伤用户,另一方面,齐平的配合能够
避免在使用或携带过程中,外界的剐蹭将雾化模块从镜架上刮落,提高二者的结合度。
[0031]本技术的雾化模块内侧设置的卡块,能够在雾化模块安装后,令卡块卡住镜框的外壁,增加了整个雾化模块与镜架的点接触效果,当雾化模块受到往外侧的推力时,卡块与镜框的互卡能够起到一定的限制效果,为雾化模块的固定效果又增加了一道保护防线。
[0032]本技术采用了三种雾化件,第一种具有自然挥发、雾化、保湿的效果,第二种是根据医生处方或自身的眼部疲劳度通过硬件或软件控制微网雾化片进行雾化,第三种是通过传感器检测人体的眨眼频率进而自动调整微网雾化片的雾化效果,能够根据用户年龄、性别、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配置,缓解人体眼部疲劳,更好的治疗眼部疾病。
[0033]本技术中镜架的第一连接部与眼罩的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眼罩与使用者的眼眶皮肤接触,使眼罩与眼部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空间,其中,眼罩设有支撑部和接触部,接触部包括过渡面、接触面以及回弹面,接触面与眼眶皮肤接触贴合,通过接触部的弹性变形提升接触部与眼眶皮肤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包括带有镜片的镜架,以及铰接在所述镜架上的两个镜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眼罩,仿形设置在所述镜架的内侧并形成一支撑空腔,所述眼罩与所述镜架为一体化设置,所述支撑空腔紧贴在眼眶上形成一密闭空间;安装槽,位于所述镜架的左右两端,且留有一与所述镜架、眼罩相通的空窗;雾化模块,嵌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雾化模块与所述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雾化模块包括装载有介质的雾化件,所述雾化件通过所述空窗对眼罩与眼部形成的密闭空间加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包括支撑部,且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连接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向内弯折,与所述支撑部形成支撑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朝向人脸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眼罩还包括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设有内嵌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嵌入在所述内嵌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连接于支撑部的过渡面,设置在所述过渡面顶端的接触面,设置在所述接触面末端的回弹面,所述回弹面与眼眶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恩宇甘雍王呈浩王呈洋
申请(专利权)人:智雾医疗器械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