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60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其包括围合桩墙,所述围合桩墙的两侧均设有毛石层,所述围合桩墙自河岸处呈弧形延伸至河内,所述围合桩墙的上端高于所述毛石层的上表面。上述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能够在退潮时给鸟类滞留更多的食物,增加鸟类停留时间和觅食总量。增加鸟类停留时间和觅食总量。增加鸟类停留时间和觅食总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

技术介绍

[0002]河滩地是指大的河流经过,流域的河边由于泥沙沉积而形成的天然滩涂土地。河滩地一般是水草丰茂,适合植物的生长和亲水性植物的栽培,也适合多种动物的栖息,如会有众多鸟类在河滩地栖息觅食。
[0003]为了方便鸟类在河滩地退潮时觅食,有必要设置一种鸟类食源滞留的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该设施能够在退潮时给鸟类滞留更多的食物,增加鸟类停留时间和觅食总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其包括围合桩墙,所述围合桩墙的两侧均设有毛石层,所述围合桩墙自河岸处呈弧形延伸至河内,所述围合桩墙的上端高于所述毛石层的上表面。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围合桩墙由三排木桩组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围合桩墙的上端面自所述围合桩墙的一端向另一端呈高低起伏状。
[0008]进一步的,所述毛石层下部的毛石粒径大于所述毛石层上部的毛石粒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毛石层下部的毛石粒径为60-80mm,所述毛石层上部的毛石粒径为30-5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围合桩墙采用松木桩、竹子桩或水泥桩制成。
[0011]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当退潮时,食源被围合桩墙及毛石层滞留,鸟类能够站在围合桩墙上觅食,能给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增加鸟类停留时间和觅食总量,毛石层为底栖动物提供空间,提升了停留在河滩地的底栖动物和鸟类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的俯视图;
[0013]图2是图1所示的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的剖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围合桩墙某一部位的局部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围合桩墙另一部位的局部示意图。
[0016]其中,1-围合桩墙,2-毛石层,3-河岸,4-淤泥线位,5-水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是一种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包括围合桩墙1,围合桩墙1的两侧均设有毛石层2,所述围合桩墙1自河岸3处呈弧形延伸至河内,所述围合桩墙1的上端高于所述毛石层2的上表面。
[0021]基于上述方案,当退潮时,食源被围合桩墙1及毛石层2滞留,鸟类能够站在围合桩墙1上觅食,能给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增加鸟类停留时间和觅食总量,毛石层2为底栖动物提供空间,提升了停留在河滩地的底栖动物和鸟类的多样性。
[002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源滞留设施类似于一扇形,如图2所示,靠近河岸3一侧的毛石层2比另一侧毛石层2长,通过控制毛石层2和围合桩墙1上端的高度差来限制水位,便于鸟类觅食,水位高度一般为0.3米-1.5米之间。
[002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围合桩墙1由三排木桩组成,能够充分阻挡底栖生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设置其他排数。
[0024]为了给不同体型的鸟类提供相适应的停靠点,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围合桩墙1的上端面自围合桩墙1的一端向另一端呈高低起伏状,即桩位有高有低,围合桩墙1上端距离水平面5的距离有多种形式,可通过打桩高度的控制。结合毛石层2的高低起伏形成的不同的觅食深度(即水深),满足不同鸟类的进食要求。
[0025]具体的,不同鸟类的觅食深度可参考如下:鹭类,如小白鹭、夜鹭、苍鹭等,该种类以小中型水生动物为食,觅食水位为0.3m以内;雁鸭类,如斑嘴鸭、鸿雁等,该种类喜开阔水面,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觅食水深为0.3m以内,栖息水位1m以内;鸻鹬类,如金眶鸻、黑翅长脚鹬等,以底栖动物为食,觅食水深0.05m至0.15m;

类,以水生动植物为食,在水深超过50cm的水域中取食。
[002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毛石层2下部的毛石粒径大于毛石层2上部的毛石粒径。具体的,以毛石层2中部的淤泥线位4为分界线,淤泥线位4上方的毛石粒径小于淤泥线位4下方的毛石粒径。毛石缝隙给底栖生物提供穴位,不同粒径的毛石产生不同大小的空隙,给底栖生物提供不同的活动环境。
[0027]进一步的,毛石层2下部的毛石粒径为60-80mm,毛石层2上部的毛石粒径为30-50mm。
[0028]可选的,围合桩墙1能采用松木桩、竹子桩或水泥桩制成。
[0029]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当退潮时,食源被围合桩墙1及毛石层2滞留,鸟类能够站在围合桩墙1 上觅食,能给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增加鸟类停留时间和觅食总量,毛石层2为底栖动物提供空间,提升了停留在河滩地的底栖动物和鸟类的多样性。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合桩墙,所述围合桩墙的两侧均设有毛石层,所述围合桩墙自河岸处呈弧形延伸至河内,所述围合桩墙的上端高于所述毛石层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桩墙由三排木桩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滩地鸟类食源滞留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桩墙的上端面自所述围合桩墙的一端向另一端呈高低起伏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峰谢绮云郑庆之潘家诚张泽方罗轩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