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冬粤专利>正文

一种可用于初期雨水弃流的截污挂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47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初期雨水弃流的截污挂篮,包括截污挂篮本体,所述截污挂篮本体由底部向上依次为沉泥区,弃流区、溢流区以及入水区,其中沉泥区四周围合形成沉泥槽;在上述弃流区设有与出水管对应的初期雨水弃流管;所述初期雨水弃流管的端部与出水管端部之间通过承插式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溢流区顶部低于路面150mm;所述溢流区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钢格栅,所述钢格栅的上部为入水区,所述入水区的边缘设有与雨水口井壁设置的凹槽配合的L型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路面雨水进行初期雨水弃流、环境友好,防堵塞能力强,钢结构内壁光滑有助于截污挂篮的干净整洁,一体化截污挂篮易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整体质量易控制,安装维护方便。安装维护方便。安装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初期雨水弃流的截污挂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属于初期雨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初期雨水弃流的截污挂篮,适用于市政及小区道路雨水口,可将初期雨水弃流至下凹式绿地或污水管网。

技术介绍

[0002]降雨初期,空气中大量的污染物溶解在雨水中,随雨水降落到地面,随着雨水对屋面、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等的冲刷,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大大增加,如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将给水环境造成污染。另外中小雨时,由于雨水管道中雨水流速较小,雨水中携带的污染物慢慢沉积到管底,影响管道过流断面,久而久之,将堵塞雨水管道或附属设施,给城市排涝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0003]雨水口是初期雨水进入雨水排放系统的第一道关卡,如能通过对传统雨水口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初期雨水与清洁雨水的分流或将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截留甚至是处理,将对改善下游雨水受纳水体水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4]目前,道路上常用的雨水口初期雨水净化措施是截污挂篮,虽然传统的截污挂篮可以将初期雨水中的较大的污染物进行截留,但对于一些粒径较小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一般,无法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且截污挂篮容易堵塞,影响雨水过流量,不利于排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对路面雨水进行初期雨水弃流、环境友好,防堵塞能力强,安装维护方便的可用于初期雨水弃流的截污挂篮。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用于初期雨水弃流的截污挂篮,包括截污挂篮本体,所述截污挂篮本体由底部向上依次为沉泥区,弃流区、溢流区以及入水区,其中沉泥区四周围合形成沉泥槽;在上述弃流区设有与出水管对应的初期雨水弃流管;所述初期雨水弃流管的端部与出水管端部之间通过承插式连接组件连接,承插式连接组件设计使得截污挂篮安装拆卸时方便快捷;所述溢流区顶部低于路面150mm;所述溢流区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钢格栅,所述钢格栅的上部为入水区,所述入水区的边缘设有与雨水口井壁设置的凹槽配合的L型安装板。
[0007]优选的,所述沉泥槽(10)深度不小于100mm。
[0008]优选的,所述溢流区的高度不小于200mm,钢格栅间隙20mm。
[0009]优选的,入水区的四周设有吊耳。
[0010]优选的,所述承插式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初期雨水弃流管管端上半部的上管端承插凹槽,设置在初期雨水弃流管管端下半部的下管端插板,设置在出水管管端上半部的上管端插板,设置在出水管管端下半部的下管端承插凹槽;初期雨水弃流管的上管端承插凹槽与出水管管端上半部的上管端插板插装配合;初期雨水弃流管的下管端插板与出水管管端下半部的下管端承插凹槽插装配合。
[0011]本技术优点和技术效果:本技术设置有沉泥槽、初期雨水弃流管、钢格栅(溢流口),初期雨水进入截污挂篮后,密度相对较大的杂质首先在沉泥槽进行沉淀,而后经初期雨水弃流管弃流至下凹式绿地对初期雨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拦截或排入污水管网(需与逆止阀等防倒流措施配合使用)并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密度相对较小的漂浮杂质被溢流口处的钢格栅进一步拦截,确保流入雨水管网的雨水的水质,并提升雨水口和截污挂篮的抗堵塞能力。进而使得本技术可对路面雨水进行初期雨水弃流、环境友好,防堵塞能力强,钢结构内壁光滑有助于截污挂篮的干净整洁,一体化截污挂篮易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整体质量易控制,安装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俯视图;
[0013]图2是图1中A

A剖视图;
[0014]图3是图2中I部放大图。
[0015]图中、1、截污挂篮本体;1

1、沉泥区;1

10、沉泥槽;1

2、弃流区;1

20、初期雨水弃流管;1

3、溢流区;1

30、钢格栅;1

4、入水区;1

40、L型安装板;1

41、吊耳;2、承插式连接组件;2

1、上管端承插凹槽;2

2、下管端插板;2

3、上管端插板;2

4、下管端承插凹槽;3、凹槽;4、雨水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可用于初期雨水弃流的截污挂篮,包括截污挂篮本体1,所述截污挂篮本体由底部向上依次为沉泥区1

1,弃流区1

2、溢流区1

3以及入水区1

4,其中沉泥区四周围合形成沉泥槽1

10,所述沉泥槽(10)深度不小于100mm,保证具有一定容纳空间;在上述弃流区设有与出水管对应的初期雨水弃流管1

20;所述初期雨水弃流管的端部与出水管端部之间通过承插式连接组件2连接;所述溢流区顶部低于路面150mm,确保留有一定的超高;所述溢流区的高度不小于200mm,钢格栅间隙20mm;所述溢流区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钢格栅1

30,满足雨水过流能力,并对雨水中的杂质进一步拦截。此项设计确保溢流至雨水管网的雨水的水质,并减少管道和截污挂篮的淤堵;所述钢格栅的上部为入水区,所述入水区的边缘设有与雨水口井壁设置的凹槽3配合的L型安装板1

40,截污挂篮安装拆卸时方便快捷。
[0018]在截污挂篮下部设置沉泥槽,雨水进入雨水口(截污挂篮)后,初期雨水首先在沉泥槽进行沉泥处理,经过初步沉泥后的初期雨水通过设置于截污挂篮下部的初期雨水弃流管弃流至下凹式绿地或污水管网,解决路面初期雨水弃流问题。在截污挂篮中部设置溢流口、并设置钢格栅,当雨水量较大时,截污挂篮内的水位上涨至高于溢流口时,钢格栅对雨水中较大的漂浮杂质进行拦截,并将清洁雨水溢流至雨水管网,通过雨水口井箅、截污挂篮沉泥槽和钢格栅多重沉淀、拦截作用,确保进入雨水管网的水质,并防止截污挂篮因污物堵塞而影响雨水口的收水能力。截污挂篮的上部、雨水口井壁、截污挂篮下部初期雨水弃流管
端部以及雨水口预留管道端部设置承插凹槽,方便截污挂篮的安装、拆卸和固定,便于养管人员的对雨水口(截污挂篮)进行日常维护。本雨水口设置成钢结构一体化形式,截污挂篮作为成品进行安装施工、和养护,可提高日常养护的效率。
[0019]优选的,入水区的四周设有吊耳1

41,便于拆卸和安装。
[0020]优选的,所述承插式连接组件2包括设置在初期雨水弃流管管端上半部的上管端承插凹槽2

1,设置在初期雨水弃流管管端下半部的下管端插板2

2,设置在出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初期雨水弃流的截污挂篮,包括截污挂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挂篮本体由底部向上依次为沉泥区,弃流区、溢流区以及入水区,其中沉泥区四周围合形成沉泥槽;在上述弃流区设有与出水管对应的初期雨水弃流管;所述初期雨水弃流管的端部与出水管端部之间通过承插式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溢流区顶部低于路面150mm;所述溢流区上沿竖直方向设有钢格栅,所述钢格栅的上部为入水区,所述入水区的边缘设有与雨水口井壁设置的凹槽配合的L型安装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初期雨水弃流的截污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泥槽(10)深度不小于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初期雨水弃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冬粤
申请(专利权)人:吴冬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