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同轴电缆的接插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454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同轴电缆的接插连接器,带一个插头(1),它有一个孔(2),它里面有一个从里面与电缆内导体(12)接触的第一环形面(4),还带一个夹紧套(5),它有一个从外部夹紧电缆外导体(12)的第二环形面(6),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特别高的接触质量,即两个环形面(4,6)中至少一个设有至少一个向电缆外导体(12)相应表面的方向突起的环形凸耳(30),它的高度可以是电缆外导体壁厚的约5%至30%。(*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同轴电缆的接插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接插连接器,带一个插头,它有一个孔,这个孔有一个在它的插头一侧端部从内与电缆外导体的端部相接触的第一环形面;还带一个电缆的固定套,它由一个夹紧套以及一个压紧元件组成,夹紧套在它的插头端有一个从外部夹紧电缆外导体端部区域的第二环形面,压紧元件使夹紧套沿轴向向第一环形面夹紧,并由此将电缆外导体端部夹紧在两个环形面之间,压紧元件包围电缆并与插头夹紧。已知用于具有平滑、必要情况下薄片形外导体的同轴电缆以及具有环形或螺旋形波纹的外导体的同轴电缆的这种结构的接插连接器(例如参看DE 43 09 775C2)。迄今为止这种接插连接器/同轴电缆单元的互调特性(Intermodulationsverhalten)是足够的。最近特别是用于移动无线电(话)基站的接插连接器/同轴电缆单元所要求的互调比(Intermodulationsabstand)的值有明显的提高。用开头所述这一类接插连接器结构不能达到所要求的这么高的,尤其是在其整个使用寿命内基本上恒定的互调间距。换言之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接触质量是不够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具有相应地改进的接触质量的开头所述这一类接插连接器。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这样来解决,两个环形面中至少一个设有至少一个向电缆外导体端面相应表面方向突起的环形凸耳,它的高度约为电缆外导体壁厚的5%至30%。这个建议的基础是这样一种看法,如果电缆外导体和插头之间的环形接触区的整个圆周上的接触电阻不是足够小并保持不变,那末就会形成互调分量(Intermodulationsprodukt)等等。由此所产生的要求既不能被新安装的,也不能被已经使用过的已知接插连接器所满足,后者因为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机械夹紧不可能完全避免由于同轴电缆的运动引起的拉力或压力-它必然会传到接触区-引起接触表面之间那怕是非常微小的相对运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建议排除了形成不再在允许范围内的互调分量的两种原因,因为至少一个环形凸耳压入通常比较柔软的一般由铜合金组成的电缆外导线的体内。通过压紧元件传入的轴向力使电缆外导体在接触面内的材料挤开,直到电缆外导体与相接触的环形面相贴合的表面区域大到使表面压力之和(积分)与轴向力之间相互平衡。由此一方面补偿电缆外导体可观的壁厚公差,另一方面除塑性变形以外还达到附加的局部弹性变形,这得到具有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接触电阻的可靠的接触。其次压入外导体内的环形凸耳连同由于变形所出现的这种材料的挤压痕导致一种形状贴合的连接。因此即使在这种连接传递外力时也不会导致接触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为了与已知的接插连接器的结构相适应第一和第二环形面可以分别位于一个径向平面之内(权利要求2)。为了与另一种已知的接插连接器的结构相适应,第一和第二环形面可以分别位于锥形外壳面上,它们各自的母线与接插连接器的纵轴相交于环形面电缆一侧的一个点处(权利要求3)。第一环形面和第二环形面相互可以夹0°至约5°的角(权利要求4)。这个措施促使减小环形接触面的宽度,在给定的轴向力时同时相应地提高表面压力。此外可以通过角度的选择影响接触面的径向位置。进一步改善的、均匀的接触可以这样来达到,环形面中的至少一个设置至少两个相互同心的,不同直径的环形凸耳(权利要求5)。如果电缆外导体材料只允许有限的变形,例如薄片形外导体,并且因此环形凸耳的高度必须保持很小时这特别合适。如果两个环形面至少各设置一个环形凸耳时,建议对于第一和第二环形面上的环形凸耳选择不同的直径(权利要求6),从而使电缆外导体材料不致同时在两个背对背的侧面上产生变形。出于加工工艺方面的理由环形凸耳可以有一个从加工一侧看没有侧-->凹的横截面轮廓(权利要求7)。通常环形凸耳的横截面轮廓无关大局。但是通常避免锐利棱边的横截面,因为由此会带来应力集中。按照一种特别优先的结构形式,如果夹紧套在插头孔内不能旋转,但是可以轴向移动,那末会达到进一步明显改善的接触质量(权利要求8)。用这种方法避免在接插连接器装配时夹紧套以它的环形面在电缆外导体的相应面上摩擦而产生划伤以及金属磨损。(出于同样的原因在装配时插头固定不动,以防止插头的接触环形面和电缆外导体相应区域之间同样的不利效果)。另一种优先的结构形式具有同样的优点,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夹紧套在它的插头一侧末端通过与插头孔内壁的形状相配的接合防止旋转(权利要求9)。一种用于具有环形波纹电缆外导体的同轴电缆的优先结构形式,其特征在于:夹紧套具有从它的插头一侧末端出发的、用于形成弹性簧片的轴向槽,并且在它的插头一侧末端具有大致等于电缆外导体在波谷区内的外径的内径,而在其余部分具有大致等于电缆外导体最大外径的内径(权利要求10)。轴向槽的宽度保持尽可能地小,因为槽中断了夹紧面。但是比较重要的接触面是第一环形面和电缆外导体内侧面之间的接触面,因为它促使后者与插头的直接接触。它没有间断。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在接插连接器的装配过程中夹紧套首先可以通过剥掉绝缘层的电缆外导体套在电缆上,其中簧片张开相应的距离。因此接插连接器的装配比采用已知夹紧套的情况下方便得多,这种已知夹紧套具有相应于电缆外导体外轮廓的内轮廓,并且出于可装配性的原因在轴向必须分成两半(权利要求11)。与此相反在具有螺旋形波纹电缆外导体的同轴电缆的情况下夹紧套可以做成一种已知类型的波纹管型螺帽(权利要求12)。然后在开始装配时将后者方便地拧在外导体上。在按上述建议的接插连接器中压紧元件最好做成拧入插头孔内的、至少局部搭接夹紧套的空心螺栓(权利要求13)。在这种结构形式的具体结构中空心螺栓在它的插头一侧的末端有一个环形端面或者一个径向凹进去的环形凸肩,它与夹紧套外圆上靠近插-->头一侧的末端处的一个径向伸出的环形轴肩形状贴合地连接(权利要求14)。如果夹紧套的前部的插头一侧端部通过贴合在插头孔的内壁上防止在夹紧区内的径向弹性变形,那末一个带有压在夹紧套相应的环形轴肩上的环形端面的空心螺栓就足够了。特别是如果环形面位于圆锥外壳面上,那末它对于在接触区内产生必要的表面压力是绝对必要的。相反如果插头孔在接触区内的内径明显地大于在同一区域内夹紧套的外径,那末空心螺栓(或其他压紧元件)超过径向凹进去的环形凸肩的延长部分必须保证对夹紧套的外圆有必要的支承,特别是如果夹紧套为了装在环形波纹电缆外导体上设有弹性簧片的话。最后一种结构形式的一种具体结构是,在空心螺栓的环形端面或凹进去的环形凸肩和夹紧套的突起的环形轴肩之间安装一个由耐磨材料制成的传力垫圈(权利要求15)。这个垫圈避免压紧元件,尤其是如果它具有空心螺栓的形状的话,在拧入时带动夹紧套一起旋转,如果夹紧套没有采取防止转动措施的话,这会导致前面所说的,不希望看到的划伤和磨损。然而空心螺栓和夹紧套传力部分之间的这个垫圈仅仅起附加的安全措施作用,因为在空心螺栓拧入时在产生相对运动的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受力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只用来使没有防转措施的夹紧套本身沿轴向移动,但是不带动它旋转。在附图中示意地简化表示按本专利技术的接插连接器的实施例。其中表示:图1接插连接器第一种结构形式的纵剖视,图2图1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a-3c,图2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和不同的结构形式,图4图2的第一种变型方案,图5图2的第二种变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同轴电缆的接插连接器,带一个插头(1),它有一个孔(2),这个孔在其插头一侧端部有一个从内部与电缆外导体(12)的端部(12a)相接触的第一环形面(4);还带一个电缆固定套,它由一个夹紧套(5)和一个压紧元件组成,夹紧套在其插头一侧端部有一个从外部夹紧电缆外导体(12)端部(12a)的第二环形面(6),压紧元件将夹紧套(5)沿轴向压在第一环形面(4)上,从而将电缆外导体的端部夹紧在两个环形面(4,6)之间,压紧元件包围电缆并与插头(1)夹紧,其特征在于:两个环形面(4,6)中至少一个设有至少一个向电缆外导体(12)端部(12a)相应表面方向突起的环形凸耳(30,31),它的高度约为电缆外导体壁厚的5%至30%。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97-7-11 19729876.11.同轴电缆的接插连接器,带一个插头(1),它有一个孔(2),这个孔在其插头一侧端部有一个从内部与电缆外导体(12)的端部(12a)相接触的第一环形面(4);还带一个电缆固定套,它由一个夹紧套(5)和一个压紧元件组成,夹紧套在其插头一侧端部有一个从外部夹紧电缆外导体(12)端部(12a)的第二环形面(6),压紧元件将夹紧套(5)沿轴向压在第一环形面(4)上,从而将电缆外导体的端部夹紧在两个环形面(4,6)之间,压紧元件包围电缆并与插头(1)夹紧,其特征在于:两个环形面(4,6)中至少一个设有至少一个向电缆外导体(12)端部(12a)相应表面方向突起的环形凸耳(30,31),它的高度约为电缆外导体壁厚的5%至30%。2.按权利要求1的接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环形面(4,6)分别位于一个径向平面内。3.按权利要求1的接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环形面(4,6)分别位于一个圆锥外壳面上,其母线与接插连接器的纵轴相交于环形面电缆一侧的一个点处。4.按权利要求2或3的接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形面和第二环形面(4,6)相互夹一个0°至约5°之间的角度。5.按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的接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环形面(4,6)中至少有一个设有至少两个相互同心的、不同直径的环形凸耳(31,32)。6.按权利要求5的接插连接器,其中两个环形面至少各设有一个环形凸耳,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第二环形面(4,6)上的环形凸耳(30,31)具有不同的直径。7.按权利要求1至6之任一项的接插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环形凸耳具有一个从加工一侧看没有侧凹的横截面轮廓(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茨X皮奇维尔纳维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斯宾纳电子技术工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