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吊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39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安全吊具结构,为一种用以维护在高处施工人员的安全以防止其掉落的憾事发生的吊具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全吊具结构是活动式地设置于轻钢架的铝挤型件上,并包括至少一上部组件与至少一下部组件;借此,借由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的硬件设计,有效使用T型螺丝将其分别组设于轻钢架的铝挤型件的上沟槽与下沟槽内,以有效形成垂直对锁的吊具结构,并可防止上沟槽的两侧变形等问题,再利用锁固于上部组件的牙杆接合铝挤型件与钢骨结构,以使施工人员可以借由钢索吊挂于下部组件上,确实达到改善与加强高处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优势。施优势。施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吊具结构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安全吊具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用以维护在高处施工人员的安全以防止其掉落的憾事发生的吊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按,现行用以制造电子产品的无尘室的天花板因为制程需求与各种生产设备的设置而有越来越高的现象,如此一来,将使得建造无尘室的施工人员必须在离地面较高的高度处施工或是进行厂房与机台维修,而现行针对施工人员在高处施工的安全防治方法并不确实,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仅借由一水平母索的一端部绑附于自身的身体上,而该水平母索的另一端部则是可移动式地设置于一安全索上,而安全索在设置于钢索绳上,由于该水平母索可于该安全索上移动,因此,可提供工作人员施工时的移动所需;然而,当工作人员因不小心而坠落时,工作人员的身体会拉着该水平母索往下坠,而该水平母索则会拉着该安全索而使该安全索变形,由于工作人员在下坠时会有重力加速度而加大了整体的下坠力道,使得安全索无法有效支撑,最终造成安全索断裂而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憾事发生;因此,如何借由创新的硬件设计,有效达到改善与加强高处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是高处施工的安全结构等相关检测产业的开发业者与相关研究人员需持续努力克服与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缘是,创作人有鉴于此,并借由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多年的实务经验所辅佐,而加以改良创作一种安全吊具结构,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以维护在高处施工人员的安全以防止其掉落的憾事发生的吊具结构,主要借由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的硬件设计,有效使用T型螺丝将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分别组设于轻钢架的铝挤型件的上沟槽与下沟槽内,以有效形成垂直对锁的吊具结构,并可防止上沟槽的两侧变形等问题,再利用锁固于上部组件的牙杆接合铝挤型件与钢骨结构,以使施工人员可以借由钢索吊挂于下部组件上,确实达到改善与加强高处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等主要优势者。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0005]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安全吊具结构,活动式地设置于一轻钢架的一铝挤型件上,安全吊具结构至少包括有至少一上部组件,以及至少一下部组件;至少一上部组件组设于该铝挤型件上端部,每一上部组件包括有一上部件,以及一设置于上部件的一端部的第一翼部,上部件贯穿有一固定孔,而第一翼部于靠近上部件二侧部分别穿设有一第一锁附孔,第一翼部借由一第一结合组件锁附于铝挤型件上,其中第一翼部靠近铝挤型件的一端部凹设有一固定槽,固定槽包覆于铝挤型件的外端部;至少一下部组件设置于该铝挤型件下端部,每一下部组件包括有一凸部,以及一设置于凸部的一端部的第二翼部,凸部贯穿有至少一穿孔,而第二翼部于靠近凸部的二端部分别穿设有一第二锁附孔,第二翼部借由一第二结合组件而锁附于铝挤型件上。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轻钢架由复数个铝挤型件与一连接件所组合而
成。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四端部分别接设有铝挤型件。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部组件可进一步借由一牙杆锁固于一钢骨结构上。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牙杆一端部借由复数个第一锁固件而锁固于上部件的固定孔上,而牙杆的另一端部借由复数个第二锁固件而锁固于钢骨结构上。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固件与该第二锁固件为套设于牙杆上的螺帽。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部件与第一翼部垂直设置,且上部件与第一翼部一体成形。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结合组件包括有一第一螺丝,以及一第一螺帽,第一螺丝与第一螺帽分别设置于第一翼部的二端部并对应锁固。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丝包括有一第一卡合部,以及一接合于第一卡合部一端部的第一锁固部,第一卡合部活动式地卡合于铝挤型件的上沟槽内,而第一锁固部锁固于第一锁附孔,且第一螺帽锁固于第一卡合部上。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凸部与第二翼部垂直设置,且凸部与第二翼部一体成形。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结合组件包括有一第二螺丝,以及一第二螺帽,第二螺丝与第二螺帽分别设置于第二翼部的二端部并对应锁固。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螺丝包括有一第二卡合部,以及一接合于第二卡合部一端部的第二锁固部,第二卡合部活动式地卡合于铝挤型件的下沟槽内,而第二锁固部锁固于第二锁附孔,且第二螺帽锁固于第二卡合部上。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凸部的穿孔可进一步提供一钢索锁扣。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钢索的一端部设置有一第一锁扣件锁扣于凸部的穿孔上,而钢索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一第二锁扣件锁扣于一活动对象上。
[0019]本技术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借此,本技术的安全吊具结构主要借由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的硬件设计,有效使用T型螺丝将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分别组设于轻钢架的铝挤型件的上沟槽与下沟槽内,以有效形成垂直对锁的吊具结构,并可防止上沟槽的两侧变形等问题,再利用锁固于上部组件的牙杆接合铝挤型件与钢骨结构,以使施工人员可以借由钢索吊挂于下部组件上,确实达到改善与加强高处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等主要优势。
附图说明
[0020]图1:本技术安全吊具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本技术安全吊具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0022]图3:本技术安全吊具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3]图4:本技术安全吊具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4]图5:本技术安全吊具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与钢骨结构结合示意图。
[0025]图6:本技术安全吊具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与钢骨结构结合分解图。
[0026]图7:本技术安全吊具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与钢骨结构结合剖视图。
[0027]图8:本技术安全吊具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与钢骨结构结合侧视图。
[0028]图9:本技术安全吊具结构其二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本技术安全吊具结构其二较佳实施例的与钢索结合示意图。
[0030]符号说明:
[0031]1:安全吊具结构
[0032]11:上部组件
[0033]111:上部件
[0034]1111:固定孔
[0035]112:第一翼部
[0036]1121:第一锁附孔
[0037]1122:固定槽
[0038]113:第一结合组件
[0039]1131:第一螺丝
[0040]1132:第一螺帽
[0041]12:下部组件
[0042]121:凸部
[0043]1211:穿孔
[0044]122:第二翼部
[0045]1221:第二锁附孔
[00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动式地设置于一轻钢架(2)的一铝挤型件(21)上,该安全吊具结构(1)至少包括有:至少一上部组件(11),组设于该铝挤型件(21)上端部,每一该上部组件(11)包括有一上部件(111),以及一设置于该上部件(111)的一端部的第一翼部(112),该上部件(111)贯穿有一固定孔(1111),而该第一翼部(112)于靠近该上部件(111)的二侧部分别穿设有一第一锁附孔(1121),该第一翼部(112)借由一第一结合组件(113)锁附于该铝挤型件(21)上,其中该第一翼部(112)靠近该铝挤型件(21)的一端部凹设有一固定槽(1122),该固定槽(1122)包覆于该铝挤型件(21)的外端部;以及至少一下部组件(12),设置于该铝挤型件(21)下端部,每一该下部组件(12)包括有一凸部(121),以及一设置于该凸部(121)的一端部的第二翼部(122),该凸部(121)贯穿有至少一穿孔(1211),而该第二翼部(122)于靠近该凸部(121)的二端部分别穿设有一第二锁附孔(1221),该第二翼部(122)借由一第二结合组件(123)而锁附于该铝挤型件(2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轻钢架(2)由复数个该铝挤型件(21)与一连接件(22)所组合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22)的四端部分别接设有该铝挤型件(2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部组件(11)进一步借由一牙杆(13)锁固于一钢骨结构(3)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牙杆(13)一端部借由复数个第一锁固件(131)而锁固于该上部件(111)的该固定孔(1111)上,而该牙杆(13)的另一端部借由复数个第二锁固件(132)而锁固于该钢骨结构(3)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锁固件(131)与该第二锁固件(132)为套设于该牙杆(13)上的螺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升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