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内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大多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工艺流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脱硫废水,由于脱硫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其处理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
[0003]目前主流的处理方法是浓缩、蒸干,该方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是:建设投资高、运行成本高、产生固废处理难。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行业特点,采用多系统结合的方式将脱硫废水逐步处理,达到零排放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任务是采用低成本处理方式将脱硫废水全部处理,同时不产生固废,达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多个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0006]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依次包括蒸发减量浓缩单元A、烟气废水喷淋蒸发单元B、热渣废水喷淋蒸发单元C及干渣废水喷淋吸收单元D,烟气废水喷淋蒸发单元B、热渣废水喷淋蒸发单元C和干渣废水喷淋吸收单元D分别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依次包括蒸发减量浓缩单元A、烟气废水喷淋蒸发单元B、热渣废水喷淋蒸发单元C及干渣废水喷淋吸收单元D,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废水喷淋蒸发单元B、热渣废水喷淋蒸发单元C和干渣废水喷淋吸收单元D分别与辅助压缩空气单元E相连接;所述蒸发减量浓缩单元A包括与脱硫塔(6)连接的脱硫废水槽(17)、通过引水管道与脱硫废水槽(17)连接的蛇形换热管(14)以及设置在脱硫废水槽(17)正上方的冷却塔(10),所述脱硫塔(6)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在脱硫废水槽(17)上部的侧壁处,所述脱硫塔(6)与脱硫废水槽(17)之间的管道依次设置蝶阀(8)和废液泵(9);所述冷却塔(10)顶端和底端均为开口且底端开口罩设在脱硫废水槽(17)开口的正上方,顶端开口供蒸汽排出,所述冷却塔(10)中部布设有喷雾组(11),所述喷雾组(1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填料层,所述喷雾组(11)通过管道连接在蛇形换热管(14)的一端,所述蛇形换热管(14)另一端通过引水管道连接到脱硫废水槽(17)中,所述蛇形换热管(14)主体设置在机组辅助蒸汽系统(13)内,机组辅助蒸汽系统(13)设有蒸汽循环管路,所述引水管道设置有蝶阀(8)和循环泵(15),所述脱硫废水槽(17)下部为斗状,所述脱硫废水槽(17)下部底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设有排污阀(22);所述脱硫废水槽(17)下部侧壁连接有过滤管(18),所述过滤管(18)也设有蝶阀(8)和废液泵(9),所述过滤管(18)连接有三通管(21),所述三通管(21)另两支管中分别设有过滤器(24)且在过滤器(2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球阀(23)以控制过滤器(24)的进出液,所述三通管(21)另两支管的端头合并且与废液总管(26)汇合,所述废液总管(26)端口处通过三通阀设置两路分支管路,任一路所述分支管路均设有加压泵(27)和电控蝶阀(28),其中一路所述分支管路与所述烟气废水喷淋蒸发单元B连接,另一路所述分支管路通过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热渣废水喷淋蒸发单元C及所述干渣废水喷淋吸收单元D连接;所述辅助压缩空气单元E包括依次连接的压气机(32)、储气罐(34)及压气总管(36),所述压气机(32)与储气罐(34)之间以及所述储气罐(34)与压气总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军,李扬,周林伟,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