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震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29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抗震支架结构,包括龙门架结构和缓冲固定结构,龙门架结构包括固定座、支架一、支架二、L型套管、螺栓一、螺栓二和膨胀螺栓,缓冲固定结构包括下层板块、上层板块、弹簧一、弹簧二、柱体座、套筒座、U型抱箍、缓冲垫一、缓冲垫二、螺栓三、T型直杆和螺栓四,两个所述L型套管一端分别套设在支架二的两端,且两个所述L型套管一端均通过螺栓二与支架二的两端固定,两个所述L型套管远离支架二的一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支架一底端,且两个所述L型套管均通过螺栓二与两个支架一底端固定,两个所述支架一向内面靠近底部垂直设有T型直杆,所述下层板块放置于支架二上端面上,且下层板块两端通过螺栓四与支架二固定。且下层板块两端通过螺栓四与支架二固定。且下层板块两端通过螺栓四与支架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震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抗震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抗震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抗震支架,是限制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抗震支架应根据其承受的荷载进行验算;组成抗震支架的所有构件应该采用成品构件,连接紧固件的构件应便于安装;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
[0003]目前管道使用的抗震支架结构多为多个支杆固定形式,多个支杆之间开合角度大,随之墙顶施工的面积增大;施工时对多个支杆之间的开合角度有要求,增加了施工的技术难度;发生震动时,抗震支架缺少对管道的管体的减震缓冲结构,管道容易带动支架结构掉落,对人员造成伤害;缓冲垫在管道与支架结构之间移位时,对管体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抗震支架结构,采用龙门架结构,相比于多个连杆形式的抗震支架结构,龙门架结构构造简单,结构零件较少,方便安装;缓冲固定结构中的向下和两侧均设有减震弹簧,可在发生震动时对管道进行多方位缓冲保护;U型抱箍与上层板块上所设的两个缓冲垫,在发生震动时减少管道的磨损。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抗震支架结构,包括龙门架结构和缓冲固定结构,龙门架结构包括固定座、支架一、支架二、L型套管、螺栓一、螺栓二和膨胀螺栓,缓冲固定结构包括下层板块、上层板块、弹簧一、弹簧二、柱体座、套筒座、U型抱箍、缓冲垫一、缓冲垫二、螺栓三、T型直杆和螺栓四,两个所述L型套管一端分别套设在支架二的两端,且两个所述L型套管一端均通过螺栓二与支架二的两端固定,两个所述L型套管远离支架二的一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支架一底端,且两个所述L型套管均通过螺栓二与两个支架一底端固定,两个所述支架一向内面靠近底部垂直设有T型直杆,所述下层板块放置于支架二上端面上,且下层板块两端通过螺栓四与支架二固定,所述上层板块下端面与下层板块上端面之间设有多组所述弹簧一,两个所述柱体座底部分别连接在上层板块两端,两个所述套筒座筒体套设在两个所述柱体座柱体上,且套筒座与柱体座可自由推拉,两个所述套筒座与两个所述柱体座之间均套设有弹簧二,两个所述套筒座底部均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插设在T型直杆上,且T型槽在T型直杆上可自由滑动,两个所述固定座放置于墙顶表面,且两个所述固定座通过多个所述膨胀螺栓与墙顶固定,两个所述支架一顶端插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内,且两个所述支架一通过多组所述螺栓一与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所述上层板块上端面上设有缓冲垫一,所述U型抱箍弧形向内面上设有缓冲垫二,所述管道放置于缓冲垫一中心处,所述U型抱箍套合在管道上,且U型抱箍两端压合在缓冲
垫一上,所述U型抱箍两端通过螺栓三贯穿缓冲垫一与上层板块固定。
[0006]作为改进,所述两个所述支架一为等距平行设置。
[0007]作为改进,所述上层板块下端面与下层板块上端面之间所设多组所述弹簧一为等距均匀分布。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龙门架结构构造简单,结构零件较少,方便安装,缓冲固定结构中的向下和两侧均设有减震弹簧,可在发生震动时对管道进行多方位缓冲保护;U型抱箍与上层板块上所设的两个缓冲垫,在发生震动时减少管道的磨损。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缓冲固定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套筒座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的T型直杆端面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对照表:
[0014]1、龙门架结构;2、缓冲固定结构;3、固定座;4、支架一;5、支架二;6、螺栓一;7、螺栓二;8、膨胀螺栓;9、下层板块;10、上层板块;11、弹簧一;12、弹簧二;13、柱体座;14、套筒座;15、U型抱箍;16、缓冲垫一;17、缓冲垫二;18、螺栓三;19、T型直杆;20、螺栓四;21、管道;22、墙顶;23、L型套管;24、T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16]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如图1

4所示,一种新型抗震支架结构,包括龙门架结构1和缓冲固定结构2,龙门架结构1包括固定座3、支架一4、支架二5、L型套管23、螺栓一6、螺栓二7和膨胀螺栓8,缓冲固定结构2包括下层板块9、上层板块10、弹簧一11、弹簧二12、柱体座13、套筒座14、U型抱箍15、缓冲垫一16、缓冲垫二17、螺栓三18、T型直杆19和螺栓四20,两个所述L型套管23一端分别套设在支架二5的两端,且两个所述L型套管23一端均通过螺栓二7与支架二5的两端固定,两个所述L型套管23远离支架二5的一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支架一4底端,且两个所述L型套管23均通过螺栓二7与两个支架一4底端固定,两个所述支架一4向内面靠近底部垂直设有T型直杆19,所述下层板块9放置于支架二5上端面上,且下层板块9两端通过螺栓四20与支架二5固定,所述上层板块10下端面与下层板块9上端面之间设有多组所述弹簧一11,两个所述柱体座13底部分别连接在上层板块10两端,两个所述套筒座14筒体套设在两个所述柱体座13柱体上,且套筒座14与柱体座13可自由推拉,两个所述套筒座14与两个所述柱体座13之间均套设有弹簧二12,两个所述套筒座14底部均设有T型槽24,所述T型槽24插设在T型直杆19上,且T型槽24在T型直杆19上可自由滑动,两个所述固定座3放置于墙顶22表面,
且两个所述固定座3通过多个所述膨胀螺栓8与墙顶22固定,两个所述支架一4顶端插置于两个所述固定座3内,且两个所述支架一4通过多组所述螺栓一6与两个所述固定座3固定,所述上层板块10上端面上设有缓冲垫一16,所述U型抱箍15弧形向内面上设有缓冲垫二17,所述管道21放置于缓冲垫一16中心处,所述U型抱箍15套合在管道21上,且U型抱箍15两端压合在缓冲垫一16上,所述U型抱箍15两端通过螺栓三18贯穿缓冲垫一16与上层板块10固定。
[0019]两个所述支架一4为等距平行设置。
[0020]所述上层板块10下端面与下层板块9上端面之间所设多组所述弹簧一11为等距均匀分布。
[0021]该技术使用时,将两个L型套管一端分别套设在支架二的两端,用螺栓二将两个L型套管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震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结构(1)和缓冲固定结构(2),龙门架结构(1)包括固定座(3)、支架一(4)、支架二(5)、L型套管(23)、螺栓一(6)、螺栓二(7)和膨胀螺栓(8),缓冲固定结构(2)包括下层板块(9)、上层板块(10)、弹簧一(11)、弹簧二(12)、柱体座(13)、套筒座(14)、U型抱箍(15)、缓冲垫一(16)、缓冲垫二(17)、螺栓三(18)、T型直杆(19)和螺栓四(20),两个所述L型套管(23)一端分别套设在支架二(5)的两端,且两个所述L型套管(23)一端均通过螺栓二(7)与支架二(5)的两端固定,两个所述L型套管(23)远离支架二(5)的一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支架一(4)底端,且两个所述L型套管(23)均通过螺栓二(7)与两个支架一(4)底端固定,两个所述支架一(4)向内面靠近底部垂直设有T型直杆(19),所述下层板块(9)放置于支架二(5)上端面上,且下层板块(9)两端通过螺栓四(20)与支架二(5)固定,所述上层板块(10)下端面与下层板块(9)上端面之间设有多组所述弹簧一(11),两个所述柱体座(13)底部分别连接在上层板块(10)两端,两个所述套筒座(14)筒体套设在两个所述柱体座(13)柱体上,且套筒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滨张黎刘磊姚伟曹佩锋高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吕贝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