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谌子岚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426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防护带、第二防护带和矫正装置,第一防护带位于第二防护带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矫正装置,便于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矫正操作,避免传统大多矫正装置通过夹持对应的刚性结构实现矫正操作,特别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的下肢易由于长期受压严重出现受伤的情况,进而降低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便于设备的正常使用,目前还没便携式的下肢矫正装置,现有的康复器械体积都比较庞大,无法适应各种康复场景,且成本高昂,无法适用于家庭康复的需要,并且大型康复器械只能在医院租借,个人无法购买,本方案原材料成本低,造价低,可覆盖更广的人群。可覆盖更广的人群。可覆盖更广的人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
[0003]目前大多儿童及成人易出现下肢肢体不协调,比足内翻外翻,肌无力、平衡能力差等的情况,需使用矫正装置对其进行矫正操作,但大多矫正装置通过夹持对应的钢板实现矫正操作,使用者的下肢易由于长期受压严重出现受伤的情况,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使用传统设备易造成骨骼肌肉损伤,进而增加设备的安全隐患,降低设备的稳定性,不利于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康复行业中便携性、柔性产品的空缺,以及现有技术中存在大多矫正装置通过刚性结构实现矫正操作,使用者的下肢易由于长期受压严重出现受伤的情况,进而增加设备的安全隐患,降低设备的稳定性,不利于设备正常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包括第一防护带、踝关节C形套、膝关节C形套、半透明磨砂塑料板、第二防护带和矫正装置,所述第一防护带、踝关节C形套、膝关节C形套和第二防护带的表面均通过压扣扣有半透明磨砂塑料板,所述矫正装置包括第一人造肌肉,所述第一人造肌肉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人造肌肉安装在第一防护带和第一防护带表面半透明磨砂塑料板之间,若干个所述第一人造肌肉以第一防护带为对称轴呈镜像设置,所述第一人造肌肉远离第一防护带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膝关节C形套和膝关节C形套表面的半透明磨砂塑料板之间,所述膝关节C形套两端、所述第一防护带的两端第二防护带的两端、所述踝关节C形套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用以形成闭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防护带和其表面的半透明磨砂塑料板之间安装有第二人造肌肉,所述第二人造肌肉远离第二防护带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踝关节C形套和踝关节C形套表面的半透明磨砂塑料板之间,所述第一防护带和第二防护带均为TPU塑料板。
[0006]所述第一防护带和第二防护带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器,所述膝关节C形套和踝关节C形套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器。
[0007]所述踝关节C形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乳胶垫。
[0008]两个所述第一人造肌肉和两个第二人造肌肉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乳胶垫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0009]所述第一防护带的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远离第一防护带的一端与第一人造肌肉固定连接。
[0010]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定位扣,所述定位扣与第一防护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扣远离第一防护带的一端与魔术贴扣在一起,定位扣用以外接塑料罩。
[0011]所述第一人造肌肉和第二人造肌肉的表面均缠绕有尼龙绑带,所述第一人造肌肉和第二人造肌肉的表面均设置有气阀。
[0012]所述第一防护带、踝关节C形套、膝关节C形套和第二防护带的表面的半透明磨砂塑料板可以被替换为尼龙布料等无弹性的材料。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矫正装置,在使用时将第一防护带、膝关节C形套、第二防护带和踝关节C形套分别穿好,随即对第一防护带、膝关节C形套、第二防护带和踝关节C形套进行充气,在气体、第一人造肌肉和第二人造肌肉的推力下可以使使用者的小腿随即与脚处于同一直线,完成对使用者下肢的矫正,通过压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腿部所受的压力,并通过第二控制器调节第一防护带、膝关节C形套、第二防护带和踝关节C形套的充气状态,实现设备的稳定使用,通过设置矫正装置,便于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矫正操作,避免传统大多矫正装置通过刚性结构实现矫正操作,使用者的下肢易由于长期受压严重出现受伤的情况,进而避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使用传统设备易造成骨骼肌肉损伤的情况,进而降低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便于设备的正常使用,目前还没便携式的下肢矫正装置,现有的康复器械体积都比较庞大,无法适应各种康复场景,且成本高昂,无法适用于家庭康复的需要,并且大型康复器械只能在医院租借,个人无法购买,本方案原材料成本低,造价低,可覆盖更广的人群。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护装置,魔术贴在出现磨损后,通过松开定位扣将损坏的魔术贴取下即可,设备使用时,通过气阀注入气体,确保第一人造肌肉和第二人造肌肉出现稳定支撑状态,并通过尼龙绑带维持其整体形状,通过设置防护装置,便于对设备的进行稳定防护,避免大多设备在使用中魔术贴易受力磨损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同时避免连接件受力出现断裂或弯曲形变的情况,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6]3、本技术中,脚底乳胶垫上的压力传感器能检测到脚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与受力面积,即对使用者的步态进行分析,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能根据受力面积的大小分析出需要多大的力对用户的步态进行矫正,然后发送指令给人造肌肉充气并对指定位置施加推动力,第一人造肌肉、第二人造肌肉上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踝关节处受力,通过将其感受的力反馈给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借助根据踝关节受力情况分析出需要多大的力对用户的步态进行矫正,然后发送指令给人造肌肉充气并对指定位置施加推动力,例如当用户的脚属于足内翻时,控制器将会传达给穿戴在脚踝处内侧的人造肌肉充气的指令,施加对脚踝部的反作用力,并辅助使用者进行康复训练,这种创新的康复方式能比传统的康复训练更快的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而目前的康复训练只能让使用者不断重复同一个过程,不会施加外力进行康复辅助。
[0017]4、本技术中,第一人造肌肉和第二人造肌肉的数量、大小、粗细、表面尼龙绳的绑缚方式和材质均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进行自定义设计,如人造肌肉的样式可以被设计为一整块板状结构,由多个细小的人造肌肉条上下左右拼接组合而成,进而能够进行更
加精细的对使用者矫正角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中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的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中第一人造肌肉的顶部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中第一防护带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例说明:1、第二防护带;2、第一防护带;3、矫正装置;3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包括第一防护带(2)、踝关节C形套(36)、膝关节C形套(33)、半透明磨砂塑料板、第二防护带(1)和矫正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带(2)、踝关节C形套(36)、膝关节C形套(33)和第二防护带(1)的表面均通过压扣扣有半透明磨砂塑料板,所述矫正装置(3)包括第一人造肌肉(37),所述第一人造肌肉(37)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人造肌肉(37)安装在第一防护带(2)和第一防护带(2)表面半透明磨砂塑料板之间,若干个所述第一人造肌肉(37)以第一防护带(2)为对称轴呈镜像设置,所述第一人造肌肉(37)远离第一防护带(2)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膝关节C形套(33)和膝关节C形套(33)表面的半透明磨砂塑料板之间,所述膝关节C形套(33)两端、所述第一防护带(2)的两端第二防护带(1)的两端、所述踝关节C形套(36)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38)用以形成闭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防护带(1)和其表面的半透明磨砂塑料板之间安装有第二人造肌肉(35),所述第二人造肌肉(35)远离第二防护带(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踝关节C形套(36)和踝关节C形套(36)表面的半透明磨砂塑料板之间,所述第一防护带(2)和第二防护带(1)均为TPU塑料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人造肌肉对儿童及成人下肢进行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带(2)和第二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子岚
申请(专利权)人:谌子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