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418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属于综合管廊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综合管廊报警监管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多个防火分区设备,分别设置于管廊的各监测点以获得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多个防火分区设备分别通过通信接口与对应的中继设备通信连接;中继设备设置于管廊内以将与其通信连接的多个防火分区设备获得的监测数据通过通信接口传输至所述数据采集控制设备;数据采集控制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报警监管设备双向连接。该装置能够对综合管廊内的各项安全指标进行实时自动监测、报警以及联动反馈,提高了监测效率和综合管廊的安全性。提高了监测效率和综合管廊的安全性。提高了监测效率和综合管廊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综合管廊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中收容了给排水、热力、燃气、电力电缆、通信线缆等市政工程管线,作为市政工程管线的综合载体,改变了城市地下管线纵横交错、杂乱无章、维修频繁的现状,是保障城市健康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走廊。
[0003]管廊建成后,在安全运营和综合防灾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地下管廊空间相对狭窄且环境恶劣,人员逃生口的数量极有限,当管廊内发生燃气泄漏、爆管、设备故障、甚至火灾等事故时,这些事故会产生连锁效应和衍生灾害,直接威胁整个城市的公共安全,给人民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0004]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现有综合管廊监测装置中,各监测设备采集的监测数据上传效率慢,实时性差;二是,当某一设备发生报警出现险情时,无法自动联动相应的反馈措施;三是,无法对综合管廊内各监测设备的位置以及报警状态进行显示,直观性差,险情发生时不利于快速、准确反应和部署。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综合管廊监测装置实时性差、监测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控制设备、报警监管设备、多个中继设备以及多个防火分区设备;
[0008]多个所述防火分区设备分别设置于管廊的各监测点以获得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
[0009]多个所述防火分区设备分别通过通信接口与对应的中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中继设备设置于管廊内以将与其通信连接的多个防火分区设备获得的监测数据通过通信接口传输至所述数据采集控制设备;
[0010]所述数据采集控制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所述报警监管设备双向连接。
[0011]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防火分区设备等间隔设置在管廊内;所述防火分区设备包括第一PLC主机,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PLC主机通信连接的:
[0012]温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均安装于管廊内每一舱室的每一通风区内;
[0013]甲烷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均安装于管廊内每一舱室的每一通风区内的出口、入口、通风口和回风口;
[0014]第一红外探测仪、第一声光报警器,均安装于管廊内每一舱室的每一通风区内的出口、入口及通风口;
[0015]爆管液位开关,安装于管廊内每一舱室的集水坑上方;
[0016]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风机设备及第一照明设备,安装于综合管廊内
每一舱室顶部的不同位置处;
[0017]水泵设备,安装于综合管廊内每一舱室的集水坑内。
[0018]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设备包括风机和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风机的振动;所述第一照明设备包括照明灯和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用于监测照明灯安装环境的照明光;
[0019]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甲烷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振动传感器、光传感器、第一红外探测仪、第一声光报警器以及爆管液位开关均通过OPC UA接口与所述第一PLC主机通信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中继设备等间隔设置在管廊内;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二PLC主机、廊体测温主机、廊体结构健康监测主机,还包括:
[0021]第二红外探测仪、第二声光报警器,均安装于所述中继设备所在间室的出口、入口;
[0022]第二照明设备,安装于所述中继设备所在间室的顶部;
[0023]感温光纤设备,包括感温光纤和测温设备,所述感温光纤贯穿铺设于每一舱室的顶部中央;
[0024]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及所述测温设备,均等间隔安装于感温光纤上,分别用于检测感温光纤对应位置处的位移、应力及温度。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照明设备包括照明灯和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用于监测照明灯安装环境的照明光;
[0026]所述第二红外探测仪、第二声光报警器,均通过OPC UA接口与所述第二PLC主机通信连接;
[0027]所述测温设备通过CAE接口与所述廊体测温主机通信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均通过OPC UA接口与所述廊体结构健康监测主机通信连接。
[0028]进一步的,每一所述中继设备与预设个数的所述防火分区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中继设备中的第二PLC主机通过与所述防火分区设备中的第一PLC主机通过串口通信协议通信连接,以进行监测数据的传输。
[0029]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控制设备通过OPC UA接口与所述中继设备中的第二PLC主机通信连接,通过CAE接口与所述廊体测温主机通信连接,通过BOTDA接口与所述廊体结构健康监测主机通信连接。
[0030]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监管设备包括GIS地图显示设备和数据显示设备;所述GIS地图显示设备用于显示多个防火分区设备中各设备以及多个中继设备中各设备的位置以及报警状态,所述数据显示设备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控制设备传输的监测数据进行显示。
[0031]进一步的,还包括操作维护设备,所述报警监管设备通过websocket接口与所述操作维护设备双向连接。
[0032]进一步的,所述防火分区设备和中继设备均包括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应急电话和广播设备;
[0033]在所述防火分区设备中,所述通信设备通过TCP接口与其中的第一PLC主机连接;
[0034]在所述中继设备中,所述通信设备通过TCP接口与其中的第二PLC主机连接。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36]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在综合管廊内等间隔设置防火分区设备,用于监测综合管廊内每一舱室的各安全指标,并设置多个中继设备,通过一个中继设备连接多个防火分区设备的方式,对防火分区设备采集到的监测数据上传至数据采集控制设备,进而上传至报警监管设备,通过中继设备和数据采集控制设备的设置,提高了监测数据的上传效率,即提高了综合管廊报警监管的实时性。
[0037]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根据综合管廊内各设备上传的监测数据能够对各设备的位置进行显示,并对发生报警的设备进行显示,从而有利于监控人员能够及时发生险情并做出相应的工作指挥和布局,提高综合管廊的安全性。此外,还能够记录各设备监测到的数据变化趋势,便于后期数据分析。
[0038]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当发生险情时,能够根据提前设置的响应对策,远程控制综合管廊内各设备做出相应的联动反馈,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或危险。
[0039]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控制设备、报警监管设备、多个中继设备以及多个防火分区设备;多个所述防火分区设备分别设置于管廊的各监测点以获得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多个所述防火分区设备分别通过通信接口与对应的中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中继设备设置于管廊内以将与其通信连接的多个防火分区设备获得的监测数据通过通信接口传输至所述数据采集控制设备;所述数据采集控制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所述报警监管设备双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火分区设备等间隔设置在管廊内;所述防火分区设备包括第一PLC主机,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PLC主机通信连接的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均安装于管廊内每一舱室的每一通风区内;甲烷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均安装于管廊内每一舱室的每一通风区内的出口、入口、通风口和回风口;第一红外探测仪、第一声光报警器,均安装于管廊内每一舱室的每一通风区内的出口、入口及通风口;爆管液位开关,安装于管廊内每一舱室的集水坑上方;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风机设备及第一照明设备,安装于综合管廊内每一舱室顶部的不同位置处;水泵设备,安装于综合管廊内每一舱室的集水坑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备包括风机和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风机的振动;所述第一照明设备包括照明灯和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用于监测照明灯安装环境的照明光;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甲烷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振动传感器、光传感器、第一红外探测仪、第一声光报警器以及爆管液位开关均通过OPC UA接口与所述第一PLC主机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综合管廊报警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等间隔设置在管廊内;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二PLC主机、廊体测温主机、廊体结构健康监测主机,还包括:第二红外探测仪、第二声光报警器,均安装于所述中继设备所在间室的出口、入口;第二照明设备,安装于所述中继设备所在间室的顶部;感温光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彩苹王鹏张玉辉郑彦龙刘晟伟徐乃儒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