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化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17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涤纶布,旨在提供一种轻质化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轻质化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包括表层、中间层和基层,所述中间层包括除静电层、弹力层和抑菌层,所述抑菌层内嵌设在弹力层的内部,所述除静电层上还设有加强层,所述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基层之间采用压合连接,通过仅采用表层、中间层和基层三层结构使得再生涤纶布具备除静电、高弹性等效果,同时表层和基层双层保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再生涤纶布的耐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双层结构提高了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再生涤纶布具有轻质化高强度的效果,结构简单,生产工序简单,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涤纶布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涤纶布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涤纶布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化高强度再生涤纶布


[0001]本技术属于涤纶布
,特指一种轻质化高强度再生涤纶布。

技术介绍

[0002]再生涤纶短纤是指利用涤纶布料、废旧聚酯瓶片、纺丝废丝、泡泡料等做原料,经过粉碎、清洗、干燥、熔融挤出、纺丝、卷绕、集束、牵伸、卷曲、松弛热定型、切断后形成的。
[0003]再生涤纶短纤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成本低、性能好,因此具有广大的市场,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20199923)公开了一种再生涤纶环保纱弹力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基布层、透气层、抑菌层、耐磨层、弹力层、再生涤纶环保纱层和舒适层,使其具有弹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面料,功能比较单一、性能较差,回弹能力不够,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失去原有的弹力,该申请的面料虽然具备较多功能,但其结构复杂,功能性层较多,生产工序较为复杂,从而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轻质化高强度再生涤纶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化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包括:
[0006]表层;
[0007]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除静电层和弹力层;
[0008]基层。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层还包括:
[0010]抑菌层,所述抑菌层内嵌设在弹力层的内部,所述抑菌层为碧卡纤维。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
[0012]所述弹力层为立体网状结构,且为PTT纤维材质。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
[0014]所述除静电层为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的网格形结构,且为导电纤维材质。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层还包括:
[0016]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包括若干加强条,且若干加强条经过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网格形结构。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
[0018]所述加强层与除静电层相对应设置,所述加强层为石墨烯纤维材质。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
[0020]所述表层、中间层和基层之间采用压合连接。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仅采用表层、中间层和基层三层结构使得再生涤纶布具备除静电、高弹性等效果,同时表层和基层双层保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再生涤纶布
的耐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双层结构提高了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再生涤纶布具有轻质化高强度的效果,结构简单,生产工序简单,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4]附图中:1、表层;2、中间层;20、除静电层;21、弹力层;22、抑菌层;23、加强层;230、加强条;3、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图1至图2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质化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包括:
[0028]表层1;
[0029]中间层2,所述中间层2包括除静电层20和弹力层21;
[0030]基层3;
[0031]其中,所述表层1、中间层2和基层3之间采用压合连接。
[0032]本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仅采用表层1、中间层2和基层3三层结构使得再生涤纶布具备除静电、高弹性等效果,同时表层1和基层3双层保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再生涤纶布的耐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双层结构提高了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再生涤纶布具有轻质化高强度的效果,结构简单,生产工序简单,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0033]实施例2:
[0034]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实施例1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2还包括:
[0035]抑菌层22,所述抑菌层22内嵌设在弹力层21的内部,所述抑菌层22为碧卡纤维;
[0036]本实施例可以看出,碧卡纤维内含抗菌的“竹琨”活性因子,具有与生俱来的抗菌、抑菌效果,还能吸附空气和人体自身的异味,并且水洗不掉,持续有效,具有抑菌、吸附异味和使用寿命长的效果,同时将抑菌层22设置在弹力层21内,一方面可以简化结构,减少再生涤纶布的厚度,使其达到轻质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碧卡纤维具有天然的回弹性,从而可以提高弹力层21的弹力效果,使得本申请的再生涤纶布不容易出现褶皱或变形的情况,提高实用效果。
[0037]实施例3:
[0038]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实施例1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
[0039]所述弹力层21为立体网状结构,且为PTT纤维材质;
[0040]本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将弹力层21有PTT纤维材质设置成立体网状结构,一方面可以提高弹力层21的透气效果,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再生涤纶布具有一定透气性,另一方面,PTT纤维材质具有较好的弹性,同时还具有优异的伸长恢复性,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再生涤纶布的回弹性,避免出现褶皱或变形的情况,提高实用效果。
[0041]实施例4:
[0042]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实施例1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
[0043]所述除静电层20为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的网格形结构,且为导电纤维材质;
[0044]本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除静电层20可以使得本申请的再生涤纶布具有防静电的效果,同时网格形结构一方面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导电纤维均匀的分布在防静电层中。
[0045]实施例5:
[0046]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实施例4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2还包括:
[0047]加强层23,所述加强层23包括若干加强条230,且若干加强条230经过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网格形结构;
[0048]本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加强层23来提高本申请的再生涤纶布的结构强度,同时加强层23还能对防静电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网格形结构可以避免影响本申请的再生涤纶布的透气性。
[0049]实施例6:
[0050]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实施例2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
[0051]所述加强层23与除静电层20相对应设置,所述加强层23为石墨烯纤维材质;
[0052]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将加强层23与除静电层20相对应设置,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影响透气性,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对除静电层20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除静电层20的结构强度,同时石墨烯纤维材质使得加强层23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从而便于散热,即提高除静电层20的除静电效果,以及人们使用时的舒适度。
[005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化高强度再生涤纶布,其特征是,包括:表层(1);基层(3);中间层(2),所述中间层(2)包括:除静电层(20);弹力层(21);抑菌层(22),所述抑菌层(22)内嵌设在弹力层(21)的内部,所述抑菌层(22)为碧卡纤维;加强层(23),所述加强层(23)包括若干加强条(230),且若干加强条(230)经过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网格形结构;其中,所述除静电层(20)为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力曹中青徐文胜徐竟安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振业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