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折流感应式次氯酸钠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13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折流感应式次氯酸钠发生器。绝缘体由正面板、中间板、背面板层叠组成;正面板和背面板在靠近中间板的端面中部均开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边缘内装有橡胶垫圈,正面板和背面板在靠近中间板的端面中部均开有矩形凹槽,所述中间板开有矩形通槽,中间板的矩形通槽分别与正面板和背面板的矩形凹槽连通并构成了整体的反应腔;反应腔中沿层叠方向依次装有阴极、多片中间电极、阳极,阳极与中间电极之间、相邻两片中间电极之间、中间电极与阴极之间均在外周围边缘用一圈回型垫圈分隔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极间距小,有效降低能耗;电极与电源的接线方式简化,结构简单;多级折流,电解反应过程加长,盐耗降低,电解效率提高,应用广泛。应用广泛。应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折流感应式次氯酸钠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解反应发生器,尤其是涉及适用于农村小型水处理站消毒工程中的一种多折流感应式次氯酸钠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农村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污染,消毒是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最有效的方式。而农村水厂普遍存在消毒设备不正常使用,消毒过程不规范的问题,严重威胁农村人民的身体健康。结合农村经济普遍不富裕、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特点,在农村饮用水厂选择适宜的消毒方式,构建适宜的消毒设备至关重要。目前,次氯酸钠是公认的廉价有效的饮用水消毒剂,可以通过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水进行现场制备,具有取材简单,消毒效率高,投量准确,管理简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农村和城镇饮用水处理的消毒环节。
[0003]因此,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消毒剂得到了推广应用,是一种运行成本较低、原料简单的消毒发生设备。目前,次氯酸钠发生器多采用单通道直流式结构,流程短,电解效率低;并且电极之间的间距较大,电解时电压较大,能耗较高且装置比较复杂、设备购置费用高。这些缺点严重阻碍了次氯酸钠发生器在农村小型水处理站消毒环节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电解效率高、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控制发生器温度的多折流感应式次氯酸钠发生器,以用于农村小型水处理站的消毒环节。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包括绝缘体、阴极、多片中间电极和阳极;绝缘体主要是由正面板、中间板、背面板层叠组成;正面板和背面板在靠近中间板的端面中部均开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边缘内装有橡胶垫圈,正面板和背面板在靠近中间板的端面中部均开有矩形凹槽,所述中间板开有矩形通槽,中间板的矩形通槽分别与正面板和背面板的矩形凹槽连通并构成了整体的反应腔;反应腔中沿层叠方向依次装有阴极、多片中间电极、阳极,阳极与中间电极之间、相邻两片中间电极之间、中间电极与阴极之间均在外周围边缘用一圈回型垫圈分隔隔开。
[0007]所述正面板上开设有排液口,背面板上设有进液口,排液口和进液口分别和反应腔连通。
[0008]所述的阴极、多片中间电极、阳极的形状尺寸均和反应腔的截面的形状尺寸一致。
[0009]所述阳极与中间电极之间、中间电极之间,中间电极与阴极之间均具有间隙,间隙构成电解腔;阴极、多片中间电极、阳极中的每片电极在自身的仅一侧边缘处均开设有流通小孔,相邻电解腔通过电极上的流通小孔连通;且电解腔通过电极上的流通小孔连通,所开设流通小孔的一侧分别在电极的两侧沿层叠方向交替布置,使得进入反应腔的反应液多级折流流经反应腔中的各个电解腔。
[0010]所述的正面板外端面开有柱形凹槽,柱形凹槽内安装温控传感器。
[0011]所述阳极和阴极均具有凸出部分,凸出部分伸出反应腔后和电源连接;所述中间电极不具有凸出部分,全部在反应腔内。
[0012]所述阳极和中间电极均为单侧涂层的DSA电极,所述阴极为耐腐蚀金属板。
[0013]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4]1)电极间距小,每个电解腔的电压降低,进而降低电解能耗;电极与电源间的接线方式获得显著简化,装置结构简单,装置成本降低。
[0015]2)设置温控传感器,监测发生器内部温度,有效避免出现装置损坏和温度过高次氯酸钠产物高温分解的情况。
[0016]3)通过多级折流,电解反应过程加长,盐耗降低,电解效率提高,发生器体积缩小,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农村小型水处理站的消毒环节。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8]图2是图1的A

A剖视图。
[0019]图3是正面板的正视图。
[0020]图4是正面板的俯视图。
[0021]图5是中间板的正视图。
[0022]图6是中间板的俯视图。
[0023]图7是背面板的正视图。
[0024]图8是背面板的俯视图。
[0025]图9是阴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阳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中间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技术的多级折流示意图。
[0029]图中:1、进液口,2、橡胶垫圈,3、阳极,4、回型垫圈,5、中间电极,6、阴极,7、背面板,8、中间板,9、正面板,10、排液口,11、螺帽,12、螺栓,13、矩形凹槽,14、柱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2所示,发生器包括绝缘体、阴极6、多片中间电极5和阳极3;绝缘体主要是由正面板9、中间板8、背面板7层叠组成,正面板9、中间板8、背面板7通过螺栓12和螺帽11紧固安装;正面板9和背面板7在靠近中间板8的端面中部均开有矩形凹槽13,矩形凹槽13边缘内装有橡胶垫圈2,如图5

图8所示,正面板9和背面板7在靠近中间板8的端面中部均开有矩形凹槽13,中间板8开有矩形通槽,中间板8的矩形通槽、正面板9和背面板7的矩形凹槽13连通的截面形状尺寸相同,中间板8的矩形通槽分别与正面板9和背面板7的矩形凹槽13连通并构成了整体的长方体反应腔;
[0032]反应腔中从正面板9到背面板7方向沿层叠方向依次装有阴极6、多片中间电极5、阳极3,阳极3与中间电极5之间、相邻两片中间电极5之间、中间电极5与阴极6之间均在外周
围边缘用一圈回型垫圈4分隔隔开,使得电极之间不电连接。相邻电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中会流通反应液体。
[0033]如图1所示,正面板9上开设有排液口10,如图3所示,背面板7上设有进液口1,排液口10和进液口1分别和反应腔连通。
[0034]阴极6、多片中间电极5、阳极3的形状尺寸均和反应腔的截面的形状尺寸一致,即和矩形通槽和矩形凹槽13的形状尺寸相同吻合。
[0035]如图12所示,阳极3与中间电极5之间、中间电极5之间,中间电极5与阴极6之间通过回型垫圈4分隔均具有间隙,间隙构成电解腔;阴极6、多片中间电极5、阳极3中的每片电极在自身的仅一侧边缘处均开设有流通小孔,相邻电解腔通过电极上的流通小孔连通;且电解腔通过电极上的流通小孔连通,所开设流通小孔的一侧分别在电极的两侧沿层叠方向交替布置,即当前一片电极的流通小孔开设在一侧,则上一片电极和下一片电极的流通小孔开设在另一侧。使得从进液口1进入反应腔的反应液按照S形流动方式多级折流流经反应腔中的各个电解腔。
[0036]如图4所示,正面板9外端面开有柱形凹槽14,柱形凹槽14内安装温控传感器。温控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发生器的温度,用于报警提醒。
[0037]如图1、图9、图10所示,阳极3和阴极6均具有凸出部分,凸出部分伸出反应腔后和电源连接;如图11所示,中间电极5不具有凸出部分,全部在反应腔内。
[0038]阳极3和阴极6的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折流感应式次氯酸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体、阴极(6)、多片中间电极(5)和阳极(3);绝缘体主要是由正面板(9)、中间板(8)、背面板(7)层叠组成;正面板(9)和背面板(7)在靠近中间板(8)的端面中部均开有矩形凹槽(13),矩形凹槽(13)边缘内装有橡胶垫圈(2),所述中间板(8)开有矩形通槽,中间板(8)的矩形通槽分别与正面板(9)和背面板(7)的矩形凹槽(13)连通并构成了整体的反应腔;反应腔中沿层叠方向依次装有阴极(6)、多片中间电极(5)、阳极(3),阳极(3)与中间电极(5)之间、相邻两片中间电极(5)之间、中间电极(5)与阴极(6)之间均在外周围边缘用一圈回型垫圈(4)分隔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折流感应式次氯酸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板(9)上开设有排液口(10),背面板(7)上设有进液口(1),排液口(10)和进液口(1)分别和反应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折流感应式次氯酸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6)、多片中间电极(5)、阳极(3)的形状尺寸均和反应腔的截面的形状尺寸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明李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