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插接件和阴插接件对及配合插接件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11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易于辨识阳和阴插接件的正确配对。插接件7a(7b)和8a(8b)是可以互相连接的阳和阴插接件。防误装棱12和表明插接件7a(7b)和8a(8b)是正确的配对的辨识棱14设在插接件7a(7b)和8a(8b)的外表面上。通过看或触摸棱12和14可以可靠地区别插接件的组合是否正确。因此,该插接件有良好的防误装功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阳插接件和阴插接件对及配合插接件套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阳和阴插接件对,并涉及具有多个这种阳和阴插接件对的配合插接件套件。图6所示为常用的阳和阴插接件对。有两个具有插座a的阳壳b和两个可装配进插座a的两个阴壳c。设有辨识装置,用以使插接件壳只能以正确的组合连接。这种辨识装置构造如下。图6右侧,阴壳c的上表面右端处形成一条在连接方向上延伸的棱d,并在用以与上述阴壳c连接的阳壳b的插座a内表面的相应位置上,形成一个棱d可沿之配入的容纳槽(图中未示)。另外在图6左侧,阴壳c的上表面左端处形成一条在连接方向上延伸的棱e,并在用以与上述阴壳c连接的阳壳b的插座a内表面的相应位置上,形成一个棱e可沿之配入的容纳槽(图中未示)。如果阳壳和阴壳组合正确,在连接的同时棱d、e和容纳槽相互接合。反之,如果阳壳和阴壳横向组合相反,它们就不能连接,因为棱d、e会碰触插座a的前端。在上述常规的插接件中,为了防止错误装配,在阳壳c上做有棱d、c而在阳壳b上做有容纳槽。然而,只有阴壳的棱d、e易于通过视觉和触觉辨识。而确认阳壳的容纳槽却要窥入插座a或者伸进手指头去摸,工作起来很不方便。还有,在用触觉而不用视觉连接插接件壳时,由于要用手指尖去摸索棱d、e,使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如果插接件壳小到手指头不能伸入插座a时,工作效率更糟。-->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阳和阴插接件的防误装功能。此目的是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和阴插接件对专利技术以及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合插接件套件专利技术解决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为从属权利要求所限定。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基本上可以相互连接的阳和阴插接件对,显示阳和阴插接件是否正确配对的辨识装置则设在两插接件的外表面上。因为辨识装置设在两插接件的外表面上,插接件是否正确的组合能够可靠地凭视觉或触觉区分。从而插接件具有良好的防误装功能。根据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辨识装置为可用触摸认知的突起或槽的形式。这样,即使不看插接件,也能凭触觉可靠地防止误装。优选地,其特征为,辨识装置含有:一个防误装部,在一个插接件上形成的,优选地在其外表面上,基本上沿该对插接件的连接方向延伸,防误装部至少部分地与一个在另一插接件的插座中、优选地在插座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容纳部啮合,所述的一个插接件至少可以部分地装入插座中,容纳部位于基本上对应于防误装部位置处,并且基本上沿连接方向延伸,防误装部是突起和凹槽两者之一,而容纳部则与其相反,最好,还有一个在上述的另一个插接件外表面上形成的辨识部,在两个插接件优选地恰好相互面对时,它基本上相应于上述的一个插接件的防误装部并优选地延伸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触摸区分插接件的组合是否正确的判断方法是,在两个插接件优选地恰好相互面对时,上述的一个插接件的防误插部是否与上述的另一个插接件的辨识部基本上对齐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于如果两个插接件组合正确时相应的辨识装置优选地基本对齐,因此可以简易可靠地辨识插接件。另外优选形成仅用视觉就能辨识的辨识装置。最好,辨识装置是一或多个颜色的形式。根据地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有一种配合插接件套件,该套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根据地本专利技术制成的、并可以互相连接阳和阴插接件对,其中在各个阳和阴插接件对上所设的辨识装置均是不同的。根据地本专利技术者的优选实施方案,各个阳和阴插接件对的防误装部和/或辨识部设在不同位置,优选地在横向移位,或者在相互间相对于连接方向0度或者180度的不同角度的方向上移位。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后,会更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以上目的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图1为第一实施方案的两对阳和阴插接件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阳和阴插接件中的一对的透视图,图3所示为图1所示阳和阴插接件中的另一对的透视图,图4所示为图1所示阳和阴插接件中的一对的平面图,图5所示为图1所示阳和阴插接件中的另一对的平面图,图6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两对阳和阴插接件透视图,下面参照图1至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图1所示为通过把各含多根导线W的第一线排1和第二线排2捆扎成的线束3的终端,以及通过把也各含多根导线W的第一线排4和第二线排5捆扎成的线束6的终端。第一和第二阳插接件7a、7b分别与线排1和线排2的终端相连接。另一方面,与第一阳插接件7a配对的第一阴插接件8a可与线束6的线排4的终端连接,与第二阳插接件7b配对的第二阴插接件8b可与线排5的终端连接。图2和图4所示为配合的第一阳和阴插接件7a和8a。第一阳插接件7a上做有凹槽10,其中至少可部分地插入与导线W连接的阳端子配件(图中未示),还在第一阳插接件的配合端或者说前端做有插座11,其中至少可部分地装入或者说插入第一阴插接件的配合端或者说前端。第一阴插接件上8a做有凹槽10,其中至少可部分地插入与导线W连接的阴端子配件(图中未示),阴插接件的配合端或者说前端形状做得能够基本上紧密地配合到第一阳插接件7a的插座11中。防误装棱12作为防误装部形成在第一阴插接件8a上表面的第一横向位置,例如相对于与第一阳插接件7a连接的方向C从后看时朝右端的位置。第一阳插接件7a上在基本上对应于防误装棱12的位置形成有一个辨识棱14,作为辨识部。当第一阳插接件7a和第一阴插接件8a优选地正确相互面对时,从插座11的底部基本上向后(沿离开配合端部连接的方向C)延伸的的棱14基本上位于棱12的同一条直线上,或者说与之齐平。在插座11的内表面相应于棱12的位置形成一个容纳槽15,作为容纳部,第一阴插接件8a的防误装棱12至少可以部分地沿此容纳部安装或者说插入,并且此容纳部基本上在连接的方向C上延伸。因此,只有在第一阳和阴插接件7a和8a优选地正确相互面对时才能够连接,如图1、2和4所示。-->另外,在第一阴插接件8a外表面的中间形成一个锁定部16。在第一阳和阴插接件7a和8a互相完全连接好以后,锁定部16可与插座11内表面上形成的啮合部(未示)啮合,从而相互锁定插接件7a和8a。图3和图5所示为配合的第二阳和阴插接件7b和8b。第二阳和阴插接件7b和8b与第一阳和阴插接件7a和8a基本上结构相同。区别在于作为防误装部的防误装棱12′的位置,作为辨识部的辨识棱14′的位置和作为容纳部的容纳槽15′的位置。具体地,与防误装棱12形成在第一横侧、如从相对于连接方向C观察是的右侧的阴插接件不同,棱12′形成在与第一位置在横向上有优选的距离的第二位置,例如第二阴插接件8b的左侧。第二阳插接件7b上形成有基本上对应于防误装棱12′的辨识棱14′。在第二阳插接件7b和第一阴插接件8b相互正确面对时,基本上从插座11的底端向后延伸的棱14′基本上位于棱12′的同一条直线上,或者说与之齐平。在插座11的内表面相应于棱12′的位置形成一个容纳槽15′,第二阴插接件8b的防误装棱12′至少可以部分地沿此容纳槽安装,并且此容纳槽基本上沿连接方向C上延伸。因此,只有在第二阳和阴插接件7b和8b优选地正确相互面对时才能够连接,如图1、3和5所示。根据这个实施方案的阳和阴插接件构造如上所述。区分插接件是否组合正确,可以通过棱12和14或者12′和14′是否基本对应或者说基本上对齐在同一条直线上来判断。这个判断易于靠视觉及/或触觉进行。因此即使不看而只摸插接件壳,也能轻松快速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本上可以相互连接的阳和阴插接件对(7a,8a;7b,8b),其特征为在两插接件(7a,8a;7b,8b)的外表面上设有辨识装置(12,14;12′,14′),用于表明阳和阴插接件(7a,8a;7b,8b)是正确的配合对。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4-28 118513/1998;JP 1998-6-8 159290/19981.一种基本上可以相互连接的阳和阴插接件对(7a,8a;7b,8b),其特征为在两插接件(7a,8a;7b,8b)的外表面上设有辨识装置(12,14;12′,14′),用于表明阳和阴插接件(7a,8a;7b,8b)是正确的配合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和阴插接件,其特征为,辨识装置(12,14;12′,14′)是可以通过触觉识别的突起及/或凹槽形式。3.如以上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阳和阴插接件,其特征为,辨识装置(12,14;12′,14′)含有:一个防误装部(12,12′),在一个插接件(8a,8b)上形成的,优选地在其外表面上,基本上沿该对插接件(7a,8a;7b,8b)的连接方向(C)延伸,防误装部(12,12′)至少部分地与一个在另一插接件(7a;7b)的插座(11)中、优选地在插座(11)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容纳部(15;15′)啮合,所述的一个插接件(8a;8b)至少可以部分地装入插座(11)中,容纳部(15;151)位于基本上对应于防误装部(12;12′)位置处,并且基本上沿连接方向(C)延伸,防误装部(12;12′)是突起和凹槽两者之一,而容纳部(15;15′)则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笹井理铃木泉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