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洗拉伸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03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洗拉伸面料,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衣服水洗后会松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布层以及防拉伸层,防拉伸层通过连接纱线与基布层固定连接,遇水时连接纱线膨胀对基布层与防拉伸层施加使其相互贴合的作用力,防拉伸层靠近基布层的面的粗糙度大于基布层靠近防拉伸层的面的粗糙度,基布层和防拉伸层经线内纤维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其纬线内纤维间的摩擦系数,基布层和防拉伸层纬线内纤维间的遇水膨胀系数大于其经线内纤维间的遇水膨胀系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水洗时使得面料之间、纱线之间以及组成面料各纱线的纤维间的表面摩擦力增强,使衣服不会轻易松垮变形。松垮变形。松垮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洗拉伸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水洗拉伸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但是现有的面料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0003]衣服作为一种易脏的消耗品,人们在衣服脏了的时候会采用水洗等对衣服进行清洗,但是由于清水完全将面料浸透时,水分使得组成面料各纱线的纤维间的联系减弱,表面摩擦力降低,这就使得原先暂时的稳定状态被破坏,纤维就会回到被拉伸的状态,导致衣服松垮变形。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防水洗拉伸面料,用来解决面料水洗时水分使得组成面料各纱线的纤维间的联系减弱,表面摩擦力降低,使得原先暂时的稳定状态被破坏,纤维回到被拉伸的状态,导致衣服松垮变形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基布层以及防拉伸层,所述防拉伸层通过连接纱线与基布层固定连接,遇水时所述连接纱线膨胀并对基布层与防拉伸层施加使其相互贴合的作用力,所述防拉伸层靠近基布层的面的粗糙度大于基布层靠近防拉伸层的面的粗糙度,所述基布层和防拉伸层经线内纤维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其纬线内纤维间的摩擦系数,所述基布层和防拉伸层纬线内纤维间的遇水膨胀系数大于其经线内纤维间的遇水膨胀系数。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纱线遇水膨胀使基布层与防拉伸层紧密贴合,增加了两层面料之间的压力,同时防拉伸层靠近基布层的面的粗糙度大于基布层靠近防拉伸层的面的粗糙度,使得基布层中的纱线不会轻易滑动,由于基布层和防拉伸层经线内纤维间的摩擦系数较大,因此增大了纤维之间滑动所需要的摩擦力,基布层和防拉伸层纬线内纤维间的遇水膨胀系数大则会使其在洗涤时遇水膨胀,使纱线之间相互夹紧,使面料不会轻易松垮变形。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纱线由粘胶纤维加捻而成。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胶纤维的遇水膨胀性较大,可以使得其在遇水时能够对两层面料施加足够大的力使他们紧紧贴合。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布层由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以及第二纱线的支数均为40支,所述基布层的密度为133*72,所述基布层的幅宽为59英寸,所述基布层的克重为206克/平方米。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0支的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133*72的密度的面料,使得
面料上的纱线之间更为紧密,不会轻易的发生滑动。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线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由羊毛纤维和丙纶纤维混合加捻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高、良好的保形性的特点,羊毛纤维和丙纶纤维加捻而成的第二纱线具有很好的遇水膨胀性,使基布层在遇水时第二纱线膨胀对第一纱线夹紧,使第一纱线不会轻易滑动,进而减少第一纱线内的纤维的滑动,有效的防止了基布层的拉伸变长。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拉伸层由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三纱线与第四纱线的支数均为32支,所述基布层的密度为120*60,所述基布层的幅宽为59英寸,所述基布层的克重为209克/平方米。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32支的纱线组成的防拉伸层,纱线较粗,表面相对粗糙,增大了防拉伸层与基布层接触面的摩擦力。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纱线为阳离子纤维与涤纶纤维混合加捻而成的竹节纱,第四纱线由羊毛纤维和丙纶纤维混合加捻而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阳离子纤维与涤纶纤维混合加捻而成的竹节纱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仅次于锦纶,使其的使用寿命更久,竹节纱的结构可以使防拉伸层与基布层的接触面摩擦力更大,通过竹节纱上的节点使基布层上的纱线更为稳定,不会轻易移动变形。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线、第三纱线内的各纤维均为横截面呈Y型的异形截面纤维。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截面呈Y型的异形截面纤维加捻而成的第一纱线和第三纱线能减小纱线上各纤维之间的滚动摩擦,有效的防止了遇水时面料各纱线的纤维间的联系减弱,表面摩擦力降低的问题。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通过采用异形截面纤维使基布层以及防拉伸层上经线内的纤维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增强了纱线的稳定性,通过防拉伸层上第三纱线的竹节结构,增强了其与基布层接触面的摩擦力,同时,连接纱线遇水膨胀使基布层与防拉伸层夹紧,降低了基布层上纱线滑动的可能,使得组成面料各纱线的纤维间表面摩擦力增加,使纱线上纤维间的稳定状态被破坏,纤维不会回到被拉伸的状态,进而抑制了衣服的拉伸变形。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防拉伸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基布层;2、防拉伸层;3、连接纱线;4、第三纱线;5、第四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实施例:
[0027]一种防水洗拉伸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基布层1以及防拉伸层2,所述防拉伸层2通
过连接纱线3与基布层1固定连接。
[0028]其中如图1、图2所示,基布层1由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平纹交织而成,第一纱线以及第二纱线的支数均为40支,基布层1的密度为133*72,基布层1的幅宽为59英寸,基布层1的克重为206克/平方米,第一纱线由涤纶纤维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第二纱线由羊毛纤维和丙纶纤维通过加捻机混合加捻而成,其中,第一纱线为横截面呈Y型的异形截面纤维。
[0029]40支的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133*72的密度的面料,使得面料上的纱线之间更为紧密,不会轻易的发生滑动,在遇水时,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高、良好的保形性的特点,羊毛纤维和丙纶纤维加捻而成的第二纱线具有很好的遇水膨胀性,使基布层1在遇水时第二纱线膨胀对第一纱线夹紧,使第一纱线不会轻易滑动,进而减少第一纱线内的纤维的滑动,有效的抑制了基布层1的拉伸变长,横截面呈Y型的异形截面纤维则会使第一纱线内的各纤维间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增大了纤维间的摩擦力,有效的防止了纤维滑动使纱线变形的问题。
[0030]其中如图1、图2所示,防拉伸层2通过连接纱线3与基布层1缝合在一起,连接纱线3由粘胶纤维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防拉伸层2由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平纹交织而成,所述第三纱线4与第四纱线5的支数均为32支,所述防拉伸层2的密度为120*60,所述防拉伸层2的幅宽为59英寸,所述防拉伸层2的克重为209克/平方米,第三纱线4为阳离子纤维与涤纶纤维通过加捻机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洗拉伸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以及防拉伸层(2),所述防拉伸层(2)通过连接纱线(3)与基布层(1)固定连接,遇水时所述连接纱线(3)膨胀并对基布层(1)与防拉伸层(2)施加使其相互贴合的作用力,所述防拉伸层(2)靠近基布层(1)的面的粗糙度大于基布层(1)靠近防拉伸层(2)的面的粗糙度,所述基布层(1)和防拉伸层(2)经线内纤维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其纬线内纤维间的摩擦系数,所述基布层(1)和防拉伸层(2)纬线内纤维间的遇水膨胀系数大于其经线内纤维间的遇水膨胀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洗拉伸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纱线(3)由粘胶纤维加捻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洗拉伸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由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经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贤清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诚联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