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更强专利>正文

辊轮式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9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辊轮式拖把,由拖头和推杆(10)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拖头部分具有两个并排平置的毛刷辊轮(1、6)以及一副用于夹持辊轮(1、6)的框体拖架,所说的框体拖架包括两块分设在辊轮(1、6)两侧的夹托板(3)和一副其下端分别与两夹托板(3)连结的带有推杆插座(9)的桥式连架(8),在夹托板(3)前部设有与前辊轮(1)轴连结的转动手轮(2),在夹托板(3)后部开有一个条状辊轮轴杆槽(5),在轴杆槽(5)内装有用于压紧后辊轮(6)的压紧螺丝(4)。(*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实现思路
属于家用清洁器具
,涉及一种用于清洁地面的拖把。目前市场公知的拖把,无论是捆扎布条式拖把抑或是海绵推辊式拖把,普遍存在着拖一次地需要多次清洗拖头的问题,清洗时需用手拧或甩干桶脱水;兼之由于其拖头部分与地面间大都只有一个工作接触面,拖地面积小,工作时会对地面形成反复污染,特别是在清洁高档镜面瓷砖或木地板类地面时尤为明显,拖后留渍、留印,要达到满意的清洁效果很不容易。另外,现在许多家庭一般都是将用后的拖把放在潮湿的卫生间内,由于拖头掉水,无法晾晒,以致拖头往往因霉变腐朽而过早报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公知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外形美观、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拖地面积大、效果好的辊轮式拖把。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辊轮式拖把的拖头部分具有两个并排平置的毛刷辊轮以及一副用于夹持辊轮的框体拖架,其中,所说的框体拖架包括两块分设在辊轮两侧的夹托板和一副其下端分别与两夹托板连结的带有推杆插座的桥式连架,在夹托板前部设有与前辊轮轴连结的转动手轮,在夹托板后部开有一个条状辊轮轴杆槽,在轴杆槽内装有用于压紧后辊轮的压紧螺丝。使用该拖把时,通过框体拖架上所设辊轮轴杆槽和压紧螺丝可以调整前后辊轮之间的轴间距及预紧压力,这样一方面使辊轮工作时不会转动,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擦面与地面形成滑动而非滚动,产生擦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控制拖把清洗后的脱水量;通过转动手轮既可用于拖把的洗后脱水,又可以随时调整毛刷辊轮的工作面,使之逐面使用以解决以往公知产品存在的反复污染问题,提高拖地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毛刷辊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框体拖架后所附接水盒的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图,本技术所述的辊轮式拖把由拖头和推杆10两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由前后毛刷辊轮1、6和框体托架构成。作为清洁工具的毛刷辊轮的质地坚韧、粘污能力极强,兼之其外表附着有一层细密的毫毛,对镜面瓷砖或木地板类地面的清洁效果尤佳。框体托架由左右夹托板3、桥式连架8和推杆插座9构成,夹托板3分设在毛刷辊轮的两侧,桥式连架的下端跨接在两夹托板上,推杆插座9则直立安装在连架8的上部。在夹托板3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用于调整毛刷辊轮工作面的手轮2和用于内装压紧螺丝4的条状辊轮轴杆槽5。根据图2可以看出,通过调节手轮2最少可以使辊轮1、6具有四个工作面,如此可大大减轻原有公知产品存在的反复污染情况。拖把上各部件安装调定后,其前辊轮1的基圆和夹托板3的前端平齐,前辊轮1上的毛刷部分伸出拖架,解决了实际清洁时的工作死角问题。为解决拖地面积要求多的问题,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辊轮拖把或加长辊轮拖把。另外,为解决以往拖把在静置情况下滴水的问题,在框体拖架的后端接装有一个如图3所示的卡槽式接水盒7(安装状态如图1虚框所示),这样在拖把立起时通过接水盒7能够存水,考虑到自粘水情况,接水盒不宜做得过大,只要能达到实际使用要求既可。图3中标号7为卡盒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轮式拖把,由拖头和推杆(10)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拖头部分具有两个并排平置的毛刷辊轮(1、6)以及一副用于夹持辊轮(1、6)的框体拖架,所说的框体拖架包括两块分设在辊轮(1、6)两侧的夹托板(3)和一副其下端分别与两夹托板(3)连结的带有推杆插座(9)的桥式连架(8),在夹托板(3)前部设有与前辊轮(1)轴连结的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更强
申请(专利权)人:余更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