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89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包括:输入电源、正负离子发生模块、正电极针、负电极针;所述输入电源作为所述正负离子发生模块的电源输入;所述正负离子发生模块的正离子输出端与所述正电极针连接,负离子输出端与所述负电极针连接;所述正电极针与所述负电极针反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正、负电极针反向设置,使得正、负离子向两侧发散,不会在两电极针之间出现电场力叠加的现象;避免正、负离子及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使得离子浓度降低、出现气溶胶附着的情况;避免正、负离子及自由电子与异性离子快速结合,使放电极尖端被腐蚀、离子浓度降低的情况;提高了杀菌效果的持久性和有效性。效性。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杀菌装置
,具体是涉及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正负离子发生器(又称等离子发生器,以下统称正负离子发生器)的放电电极通常采用如图5所示的平行式和如图6所示的相对式。其输入电源一般为直流5V至24V弱电或100V至240V,50/60Hz交流电。直流电源输入的正负离子发生器是采用自激或他激式振荡电路,后经过升压变压器升压产生高频脉冲高压,经倍压整流后,各自产生正和负高压。再经过尖端放电电极装置,电离空气,产生正、负离子。交流电源输入的正负离子发生器是将交流电整流后,经升压变压器的初级与电容C,组成LC谐振电路,再由升压变压器升压产生高频脉冲高压,经倍压整流后,各自产生正和负高压。
[0003]目前的正负离子发生器的正负高压放电模块是采用的平行式和相对式的方式,电极存设置存在以下缺点:
[0004](1)会使空间的正、负离子及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定向运动,大量的正离子聚集至负极,大量的负离子及电子聚集到正极,使空间的离子浓度降低,在离子作热运动时同时会有部分异性离子快速碰撞,这样导致散发到空气中的正负离子浓度下降,会让实际的杀菌效果比较差;
[0005](2)会使产生的正、负离子及自由电子在附近电场力的作用下,与异性离子快速结合,且在尖端放电极附近聚结结合,由于空气中的氧原子和水分子含量丰富,导致在放电极附近的活性氧(如:O3、超氧自由基(
·
O2

)、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
·
OH)等)急剧增加,而这些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正负离子发生器长时间工作后,放电极尖端会被严重腐蚀,导致正负离子浓度下降,严重影响杀菌效果;
[0006](3)会使产生的正、负离子及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定向运动,大量的正离子聚集至负极,大量的负离子及电子聚集到正极,空气中的气溶胶因吸附了大量的负电荷而带负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正极尖端放电极附近聚结结合,导致很快在放电极尖端处积累,覆盖在电极表面,严重影响正离子的产生,导致正负离子发生器性能下降,影响杀菌效果;
[0007](4)会使得正、负电场叠加产生更强的电场力,使得大量的离子和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不同电极尖端附近聚结结合,影响产品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正、负离子易结合导致散发到空气中的正负离子浓度下降;导致在放电极附近的活性氧增加,对放电极尖端产生严重腐蚀;导致空气中的气溶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很快在放电极尖端处积累,覆盖在电极表面的技术问题。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包括:输入电源、正负离子发生模块、正
电极针、负电极针;
[0010]所述输入电源作为所述正负离子发生模块的电源输入;所述正负离子发生模块的正离子输出端与所述正电极针连接,负离子输出端与所述负电极针连接;所述正电极针与所述负电极针反向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正电极针与所述负电极针反向平行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正电极针与所述负电极针上下错位间距范围为:0~30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正电极针与所述负电极针的针尖间距范围为:20~80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正电极针与所述负电极针反向镜像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正电极针与所述负电极针夹角范围为:60
°
~180
°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正电极针与所述负电极针的针尖间距范围为:40~80mm。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将正、负电极针反向设置,使得正、负离子向两侧发散,不会在两电极针之间出现电场力叠加的现象;避免正、负离子及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使得离子浓度降低、出现气溶胶附着的情况;避免正、负离子及自由电子与异性离子快速结合,使放电极尖端被腐蚀、离子浓度降低的情况;提高了杀菌效果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19]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离子发散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电极针错位背离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电极针镜像背离的示意图;
[0024]图5为现有技术中平行式的结构、离子发散示意图;
[0025]图6为现有技术中相对式的结构、离子发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如图1所示,包括:输入电源、正负离子发生模块1、正电极针2、负电极针3;
[0028]输入电源作为正负离子发生模块1的电源输入;正负离子发生模块1的正离子输出端与正电极针2连接,负离子输出端与负电极针3连接;正电极针2与负电极针3反向设置,形成背离式。
[0029]如图2所示,当正负离子发生模块1产生的高压,加到正、负电极针后,在正、负电极针两端分别集聚了大量的正负电荷,与图5、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不会形成相交的电
场,在由此产生的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的电子与各种分子、离子间的碰撞、排斥、结合等物化反应后,将产生的大量的正、负离子发散到空气中,再利用空气中正、负离子结合时产生的能量,杀灭飘散在空气中的有害细菌。
[003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如图3、4所示的电极针设置方式。如图3所示,正、负电极针成反向平行设置,形成错位背离,正、负电极针的上下错位的高度差为h,正、负电极针的尖端间距为L1,当h为0~30mm和/或L1为20~80mm时,均可达到在:10M3仓内1h时间内,配套空调整机时,自然菌杀灭率95%以上,且尖端的使用寿命可达3万小时;
[0031]如图4所示,正、负电极针成反向镜像设置,形成镜像背离,正、负电极针的夹角为a,正、负电极针的尖端间距为L2,当a为60
°
~180
°
和/或L2为40~80mm时,均可达到在:10M3仓内1h时间内,配套空调整机时,自然菌杀灭率90%以上,且尖端的使用寿命可达3万小时。
[0032]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源、正负离子发生模块、正电极针、负电极针;所述输入电源作为所述正负离子发生模块的电源输入;所述正负离子发生模块的正离子输出端与所述正电极针连接,负离子输出端与所述负电极针连接;所述正电极针与所述负电极针反向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针与所述负电极针反向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针与所述负电极针上下错位间距范围为:0~30mm。4.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锁平潘银汉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汉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