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反接提示的电池盒和测试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反接提示的电池盒,以及应用该电池盒的测试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验室对被测样品进行测试时,需要用直流电源为被测样品供电,还需要同时将被测样品与充电电池连接,以利用充电电池为被测样品提供瞬间大电流,并且,由于该测试对充电电池的电量消耗快,还需要直流电源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0003]现有技术中,进行上述测试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0004]其一,由于在每次测试结束后,直流电源、充电电池、被测样品该三者之间的接线都需要被拆除,以还原整洁的实验室环境,再在下次测试时将三者重新进行连接,使得测试过程存在大量频繁的装拆动作,造成测试效率低;
[0005]其二,直流电源、充电电池、被测样品之间接线的频繁装拆,容易因为疏忽而导致接线错误,造成直流电源、充电电池的烧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反接提示的电池盒和测试电路。
[0007]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反接提示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正极接线端(J1+)、电池负极接线端(J1
‑
)、电源正极接线端(J2+)、电源负极接线端(J2
‑
),所述电池正极接线端(J1+)分别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VD1)的阴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VD2)的阳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VD1)的阳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1)连接所述电池负极接线端(J1
‑
),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VD2)的阴极通过第三限流电阻(R3)连接所述电源负极接线端(J2
‑
);所述电池负极接线端(J1
‑
)通过第二限流电阻(R2)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VD3)的阴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VD3)的阳极连接所述电源正极接线端(J2+),所述电源负极接线端(J2
‑
)通过第四限流电阻(R4)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VD4)的阳极,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VD4)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源正极接线端(J2+);并且,所述电池正极接线端(J1+)通过主开关(K)的第一电气通路连接所述电源正极接线端(J2+),所述电池负极接线端(J1
‑
)通过所述主开关(K)的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莱茵技术监督服务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