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插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拔出装置的电插头,尤指一种可嵌合于电路板上的电插座且设有软性带状拔出装置的电插头。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的电插头10与电插座12的示意图。通常习知如IC晶片或处理器的电插头10,连接到如设置于电路板上晶片座或处理器插座之类的电插座12后,要再将其拔出来是一件很困难又费力的事。这是因为这些电插头10的电连接头14非常多,往往多达数十根,而当初设计时为了确保每一个电连接头14在插入电插座12后都还能保持良好的电性接触,于是与每个电连接头14相对应的电连接头16都做的十分的紧,由于电连接头14数目众多,使得电插头10与电插座12结合得很紧,如果要将电插头10自电插座12拔出就得花费相当功夫才可完成。又由于这些电连接头14都很细,如果没有拔好就容易把电连接头14弄歪,或者是经过几次的插拔动作后电连接头14就弄断了,此外由于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趋势,于是主机板上往往都紧密装设有许多电子元件,因此在有限的空间下,要找到适当的施力点支撑,而将嵌合电插座12的电插头10拔出更是困难。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拔出装置的电插头,以解决电插头不易拔出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插头,其以嵌合方式插入一相对应的电插座,所述电插座上端设有数根电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插头包括:一插头座,其具有左右两端以及上下两端,所述插头座的下端设有数根电连接头;至少一软性带状装置,设于所述插头座的上端,其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插头座的左右两端,所述带状装置与插头座上端之间形成一拉孔;当所述电插头嵌合于所述电插座上时,其插头座下端的数根电连接头与所述电插座上端相对应的数根电连接头相接触以产生电性连接,使用者则可藉由向上拉动所述带状装置而使嵌合于所述电插座的所述电插头的插头座向上拔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插头,其以嵌合方式插入一相对应的电插座,所述电插座上端设有数根电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插头包括:一插头座,其具有左右两端以及上下两端,所述插头座的下端设有数根电连接头;至少一软性带状装置,设于所述插头座的上端,其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插头座的左右两端,所述带状装置与插头座上端之间形成一拉孔;当所述电插头嵌合于所述电插座上时,其插头座下端的数根电连接头与所述电插座上端相对应的数根电连接头相接触以产生电性连接,使用者则可藉由向上拉动所述带状装置而使嵌合于所述电插座的所述电插头的插头座向上拔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装置的左右两端以黏贴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插头座左右两端的下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装置的左右两端中的第一端先黏贴于所述插头座的下侧,而所述带状装置的第二端则黏贴于所述第一端的下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装置的左右两端中至少有一端设有一孔洞,所述插头座下端的数根电连接头经由所述孔洞向下凸出。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装置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孔洞,当所述带状装置的左右两端黏贴于所述插头座的左右两端的下侧时,所述带状装置左右两端的孔洞重叠在一起,而所述插头座下端的数根电连接头则经由二相互重叠的孔洞向下凸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插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二软性带状装置,设于所述插头座的上端;二带状装置中的第一带状装置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插头座前侧的左右两端,而二带状装置中的第二带状装置的左右两端则分别固定于所述插头座后侧的左右两端,二带状装置与所述插头座上端之间形成二拉孔,使用者可将手指伸入二带状装置下的拉孔内并向上拉动二带状装置以使所述电插头的插头座稳定地向上拔出所述电插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插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二软性带状装置,设于所述插头座的上端;二带状装置中的第一带状装置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插头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治湘,魏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明碁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