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353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净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及工艺,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原位注入井管及伸入到所述原位注入井管内的注药井管,所述注药井管包括具有混合腔室的注药主管及与所述注药主管均连通的第一注药管与第二注药管,所述注药主管的出药端伸入所述原位注入井管的底部,所述注药井管还包括与所述注药主管连通的排气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土壤原位净化扩散范围窄的问题。壤原位净化扩散范围窄的问题。壤原位净化扩散范围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净化
,具体的,涉及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出现了许多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原位注入技术是稳定、去除土壤及地下水中污染物有效的技术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注入井向土壤或地下水中注入药剂从而达到稳定或去除污染物目的。
[0003]针对某些土壤和地下水同时污染情况,土壤原位注入技术及地下水原位注入技术要求在较小范围内同时建设土壤原位注入井和地下水原位注入井,造成建井数量多,成本高昂的问题,除此之外,原位注入需要注入的药剂缓慢扩散到周围,也就意味着药效会在扩散的过程中逐渐降低,从而造成净化效果不好,基于以上问题,亟需一种能够有效净化土壤的方法及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及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土壤原位净化扩散范围窄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原位注入井管及伸入到所述原位注入井管内的注药井管,所述注药井管包括具有混合腔室的注药主管及与所述注药主管均连通的第一注药管与第二注药管,所述注药主管的出药端伸入所述原位注入井管的底部,所述注药井管还包括与所述注药主管连通的排气管。
[0007]所述注药主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实管段与筛管段,所述筛管段侧壁上沿轴向等间距设置有喷射孔;所述原位注入井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密封层、粉砂层及滤水层,所述实管段设置在所述密封层内,所述筛管段设置在所述粉砂层与所述滤水层内。
[0008]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注药主管内的混合叶片,所述混合叶片为绞龙状。
[0009]所述筛管段的出药端设置有筛网。
[0010]所述密封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砼盖板、黏土层及膨润土。
[0011]所述粉砂层包括粒径6~8mm的石英砂。
[0012]所述滤水层包括底板及淤泥质黏土,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注药主管的出药端,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淤泥质黏土上。
[0013]还包括若干个加药泵及球阀,所述第一注药管和所述第二注药管上均设置有所述球阀,所述第一注药管和所述第二注药管均与所述加药泵连通。
[0014]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分区检测,对土壤污染修复区域按照污染深度及井群分布进行分区建井,并进行标注;
[0016]S2:注入井建设,采用岩芯钻机进行钻井打孔作业;
[0017]S3:清孔换浆,钻入设计深度后,将钻杆提升至距离孔底0.5m,通过钻杆进行清水调浆,清洗孔内杂物;
[0018]S4:进行向井内下底板并进行井管造壁,进行粉砂层造壁;
[0019]S5:向井内垂直居中下注药井管,注药井管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密封层造壁;
[0020]S6:打开球阀,开启加药泵,第一注药管内添加柠檬酸及硫酸亚铁,第二注药管添加过硫酸钠,打开排气管,向注药主管加药,待排气管排出液体,关闭排气管;
[0021]S7:保压养护;
[0022]S8:检测验证。
[002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24]本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在地上开设原位注入井管,并将注药井管伸入到原位注入井管内,注药井管分为了几部分构成,其中注药主管是具有腔体的管,管内为混合腔室,与注药主管连通的一共有三根管路,分别为第一注药管和第二注药管,采取药液在加入到地下也就是混合腔室再混合的方式进行,区别于传统技术的药液混合均匀再进行的方式,并且与注药主管连通的还有一根排气管,应用过程中,通过排气孔将注药主管内的气体排出去,接下来使药剂在内部充分混合,再通过注药主管实现药剂的分散与加压扩散。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原位净化装置的有益效果明显,首先,由于管内气体经过排气管排出,注药主管内能够形成较大体积的药液,在自身重力及注药主管的压力作用之下,会向注药主管周围扩散开,对土壤内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实现净化,与传统的净化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扩散范围更广,使每个原位注入井管的覆盖范围跟大,除此之外,采用了注药主管内进行混合药液的方式,能够使药效更持久,修复净化效率更高。
[002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工艺,通过前期的检测及布局,并且按照设计要求将原位修复井建设完成,向井内诸如药液实现土壤的原位修复,修复成本低、效率高,面对大面积土壤净化修复的场景,是非常可靠的修复工艺。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原位注入井管,2、注药井管,3、注药主管,4、第一注药管,5、第二注药管,6、排气管,7、实管段,8、筛管段,9、喷射孔,10、密封层,11、粉砂层,12、滤水层,13、混合叶片,14、筛网,15、砼盖板,16、黏土层,17、膨润土,18、底板,19、淤泥质黏土,20、加药泵,21、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原位注入井管1及伸入到所述原位注入井管1内的注药井管2,所述注药井管2包括具有混合腔室的注药主管3及与所述注药主管3均连通的第一注药管4与第二注药管5,所述注药主管3的出药端伸入所述原位注入井管1的底部,所述注药井管2还包括与所述注药主管3连通的排气管6。
[0032]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在地上开设原位注入井管1,并将注药井管2伸入到原位注入井管1内,注药井管2分为了几部分构成,其中注药主管3是具有腔体的管,管内为混合腔室,与注药主管3连通的一共有三根管路,分别为第一注药管4和第二注药管5,采取药液在加入到地下也就是混合腔室再混合的方式进行,区别于传统技术的药液混合均匀再进行的方式,并且与注药主管3连通的还有一根排气管6,应用过程中,通过排气孔将注药主管3内的气体排出去,接下来使药剂在内部充分混合,再通过注药主管3实现药剂的分散与加压扩散。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原位净化装置的有益效果明显,首先,由于管内气体经过排气管6排出,注药主管3内能够形成较大体积的药液,在自身重力及注药主管3的压力作用之下,会向注药主管3周围扩散开,对土壤内的污染物进行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原位注入井管(1)及伸入到所述原位注入井管(1)内的注药井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井管(2)包括具有混合腔室的注药主管(3)及与所述注药主管(3)均连通的第一注药管(4)与第二注药管(5),所述注药主管(3)的出药端伸入所述原位注入井管(1)的底部,所述注药井管(2)还包括与所述注药主管(3)连通的排气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主管(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实管段(7)与筛管段(8),所述筛管段(8)侧壁上沿轴向等间距设置有喷射孔(9);所述原位注入井管(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密封层(10)、粉砂层(11)及滤水层(12),所述实管段(7)设置在所述密封层(10)内,所述筛管段(8)设置在所述粉砂层(11)与所述滤水层(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注药主管(3)内的混合叶片(13),所述混合叶片(13)为绞龙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管段(8)的出药端设置有筛网(1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砼盖板(15)、黏土层(16)及膨润土(17)。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注入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亮宋晓威付雷钟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久澄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