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动力-水质-生态模型的湖泊多水源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3370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水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动力

水质

生态模型的湖泊多水源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源调控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动力

水质

生态模型的湖泊多水源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水源综合调控是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关键技术手段,如何联合运用包括降水、灌区退水和引调水等多水源维持湖泊生态水量和水质需求是湖泊生态保护和恢复实践中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然而,基于水动力

水质

生态综合模型在湖泊水环境恢复和改善的多水源调控方法中常常被忽视,且湖泊多水源调控中水质阈值及多水源配比的科学确定难以量化,进而影响湖泊水环境指标模拟精度和多水源精准调控与决策。
[0003]基于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解析以及湖泊水质或水生态的保护目标的确定,学者们往往利用单一的洁净水源进行湖泊水质和水生态的恢复和改善,缺乏综合利用降水、灌区退水、引调水以及洪水等多种水资源进行联合调控,此外,已有的湖泊水动力<b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动力

水质

生态模型的湖泊多水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水动力

水质

生态模型的湖泊多水源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为湖泊水动力

水质

生态综合模型的数据库准备,获取湖泊水动力

水质

生态综合模型所需的各种监测数据;S2:根据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湖泊水环境演变特征及规律,厘清湖泊水环境时空异质性的发生机制;S3:基于湖泊水环境演变机理构建适用于湖泊水环境刻画的水动力

水质

生态综合模型;S4:根据湖泊水动力

水质

生态综合模型开展不同灌区发展变化下浮游植物和水质演变特征研究,揭示多环境因子胁迫下湖泊浮游植物竞争机制,确定维持湖泊水生态健康的水质控制阈值;S5:基于湖泊水质控制阈值,提出维持湖泊水生态健康的最佳多水源调控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动力

水质

生态模型的湖泊多水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需的各种监测数据包括收集湖泊出入口水文监测站逐小时流量资料、汇水区内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数字高程数据(DEM)、湖泊逐月的水质数据和浮游生物数据,然后建立模型数据库,利用Notepad软件准备各种输入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动力

水质

生态模型的湖泊多水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步骤为基于长时序的气象、水文、水质等数据阐明了水循环要素的演变特征,明确湖泊的补给水源;划分湖泊的水质演变阶段,明晰当前水质演变阶段中营养因子和非营养因子的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评价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为湖泊水动力

水质

水生态综合模型的构建提供机理基础,在对数据库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利用到Person相关分析法和Mann

Kendall突变检测法,富营养化指数计算综合利用了Trophic State Index(TSI)、Trophic Level Index(TLI)和Eutrophication Index(EI)指数进行计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动力

水质

生态模型的湖泊多水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水文气象水质生态观测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预处理;b:模型参数的获取及构建;c:模型拟合和验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动力

水质

生态模型的湖泊多水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需要收集湖泊出入口水文逐小时流量数据和逐月的水质及浮游生物数据、汇水区内气象观测资料逐小时数据以及数字高程数据,对这些资料进行预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动力

水质

生态模型的湖泊多水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采用Delft3d平台开展湖泊水动力

水质

生态模型的模拟工作,首先利用网格生成模块(Delft3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梅章光新陈立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