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物联网的测试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336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0
一种车载物联网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车辆路测场景中,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到第一车载单元,第一车载单元解析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得到需要更改的车辆类型、更改周期信息,第一车载单元的主进程根据对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解析结果,使能V2X进程,并让V2X进程在更改周期内广播第一广播消息,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第一车载单元的身份信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虚拟场景,调整第一车载单元的配置信息,能够使得第一车载单元的识别信息在预设的更改周期中进行相应的配置信息的变换,从而能够使得一个车载单元能够在时域上复用,模拟多种配置,从而达到了节省车载单元数量的技术效果。数量的技术效果。数量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物联网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通信
,尤其涉及能够满足物联网测试。

技术介绍

[0002]车载单元(OBU)是车路协同特征的车载功能产品,能实现车车、车路直接的连接通信。V2X能够通过对实时交通信息的分析,自动选择路况最佳的行驶路线,从而大大缓解交通堵塞。除此之外,通过使用车载传感器和摄像系统,还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做出迅速调整,从而实现“零交通事故”。
[0003]对于车载单元(OBU)V2X的配置目前是采用写入无法更改的方式写入车载单元(OBU),这对于测试现场以及更换设备显得尤为麻烦。如果在测试中需要测试车载单元对V2X性能的适应性表现,就需要实际模拟出多辆车辆的OBU进行虚拟环境的模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车载物联网的模拟测试方法,达到能够节省被试数量的技术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车载物联网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在车辆路测场景中,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到第一车载单元,
[0007]第一车载单元解析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得到需要更改的车辆类型、更改周期信息,
[0008]第一车载单元的主进程根据对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解析结果,使能V2X进程,并让V2X进程在更改周期内广播第一广播消息,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第一车载单元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车载单元的信息包括车辆类型信息,所述车辆类型信息为需要更改的车辆类型。
[000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JSON协议格式。
[0010]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构建虚拟的车辆路测场景,所述车辆路测场景包括第二车载单元、第三车载单元、第四车载单元。
[0011]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第二车载单元在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后,向上位机构反馈是否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的结果,
[0012]第二车载单元还向上位机构反馈第二车载单元在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后的响应动作结果。
[0013]一些实施例中,通过WiFi网络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到第一车载单元。
[0014]一种车载物联网的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构、第一车载单元,
[0015]所述上位机构用于构建车辆路测场景,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到第一车载单元,
[0016]所述第一车载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得到需要更改的车辆类型、更改周期信息,
[0017]第一车载单元的主进程根据对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解析结果,使能V2X进程,并让V2X进程在更改周期内广播第一广播消息,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第一车载单元的身份信
息,所述第一车载单元的信息包括车辆类型信息,所述车辆类型信息为需要更改的车辆类型。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JSON协议格式。
[00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构还用于建虚拟的车辆路测场景,还用于与车辆路测场景内的第二车载单元、第三车载单元、第四车载单元进行沟通。
[0020]一些实施例中,
[0021]所述第二车载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后,向上位机构反馈是否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的结果,
[0022]第二车载单元还用于向上位机构反馈第二车载单元在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后的响应动作结果。
[002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构还用于通过WiFi网络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到第一车载单元。
[0024]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虚拟场景,调整第一车载单元的配置信息,能够使得第一车载单元的识别信息在预设的更改周期中进行相应的配置信息的变换,从而能够使得一个车载单元能够在时域上复用,模拟多种配置,从而达到了节省车载单元数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载物联网的测试方法流程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载物联网的测试方法流程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载物联网的上位机构测试流程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WiFi下发流程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载物联网的测试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003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0033]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0034]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0035]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6]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0037]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物联网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车辆路测场景中,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到第一车载单元,第一车载单元解析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得到需要更改的车辆类型、更改周期信息,第一车载单元的主进程根据对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解析结果,使能V2X进程,并让V2X进程在更改周期内广播第一广播消息,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第一车载单元的身份信息,所述第一车载单元的信息包括车辆类型信息,所述车辆类型信息为需要更改的车辆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物联网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JSON协议格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物联网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构建虚拟的车辆路测场景,所述车辆路测场景包括第二车载单元、第三车载单元、第四车载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物联网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第二车载单元在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后,向上位机构反馈是否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的结果,第二车载单元还向上位机构反馈第二车载单元在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后的响应动作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物联网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WiFi网络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到第一车载单元。6.一种车载物联网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春琳王博涂振益章丹丹施忠华薛少波周涛涛吴圣鑫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