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上折叠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35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上折叠门。上述上折叠门包括门体、对称布置在所述门体相对应两侧位置处的轨道、焊接在对应轨道背向所述门体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处的机架、导向机构、防卡顿组件、链条传动机构以及收纳机构。防卡顿组件包括导套和开设在对应导套内的调节腔。链条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两组从动链轮、固定安装在对应机架上的轴承座、通过两组所述轴承座垂直转动连接在两组所述机架之间处的传动杆、两组链条、啮合限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折叠门,整体结构合理,传动平稳,无卡滞、顿挫和跳齿的现象,开闭使用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高,并且,可适用于门洞顶部及深度方向空间不足环境下的安装使用。的安装使用。的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好的上折叠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上折叠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上折叠门。

技术介绍

[0002]上折叠门适用于车间、商场、办公楼、展示厅和家庭装潢等场所的隔断用途,屏风用途。内门和外门均可安装使用,可有效起到隔温、防尘、降噪隔音、遮蔽等作用。
[0003]然而,当下的上折叠门,整体结构不合理,导致传动的平稳性不佳,容易出现卡滞、顿挫和跳齿的现象,开闭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差,并且,不能适用于门洞顶部及深度方向空间不足环境下的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下上折叠门,整体结构不合理,导致传动的平稳性不佳,容易出现卡滞、顿挫和跳齿的现象,开闭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差,并且,不能适用于门洞顶部及深度方向空间不足环境下的安装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上折叠门。
[0005]一种稳定性好的上折叠门,其供于空间的灵活隔断使用,包括门体、对称布置在所述门体相对应两侧位置处的轨道和焊接在对应轨道背向所述门体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处的机架;
[0006]所述上折叠门还包括:
[0007]导向机构,其于所述门体的两侧进行牵引导向和辅助;
[0008]防卡顿组件,其包括导套和开设在对应导套内的调节腔;
[0009]链条传动机构,其包括通过轮轴固定安装在对应机架上的主动链轮、设置在对应机架上的两组从动链轮、固定安装在对应机架上的轴承座、通过两组所述轴承座垂直转动连接在两组所述机架之间处的传动杆、啮合连接在相邻主动链轮和两组所述从动链轮之间处的链条、位于对应机架一侧位置处的啮合限位组件;
[0010]收纳机构,其用于所述门体的滑动式挂置收纳。
[0011]上述上折叠门,整体结构合理,传动平稳,无卡滞、顿挫和跳齿的现象,开闭使用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高,并且,可适用于门洞顶部及深度方向空间不足环境下的安装使用。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体滑动安装在两组所述轨道之间处;
[0013]所述门体包括至少六组门片;相邻两组所述门片之间开设有凹凸接口,相邻两组所述门片之间通过对应凹凸接口转动连接;所述凹凸接口呈喇叭型结构。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组门体堵头、固定安装在对应门体堵头上的两组底座、贯穿连接在位于顶部两组所述门体堵头之间处的动力传动轴、垂直固定连接在位于底部所述底座中心位置处的导轮轴、固定套接在所述动力传动轴和所述导轮轴上的滚子轴承、主动导向胶轮和从动导向胶轮;
[0015]所述底座背向所述门体设置;相邻所述主动导向胶轮和所述从动导向胶轮均滑动设置在对应轨道内;相邻所述主动导向胶轮和所述从动导向胶轮均与对应链条啮合连接。
[0016]进一步地,两组所述门体堵头通过螺栓固定夹装在所述门体的相对应两侧壁位置处;
[0017]所述门体堵头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形,两组所述门体堵头反向布置,且门体堵头竖向安装。
[0018]进一步地,位于同一侧两组所述底座在竖向上平行布置,所述动力传动轴垂直活动贯穿设置在位于顶部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处;所述主动导向胶轮和所述从动导向胶轮均位于所述底座背向对应门体堵头的一侧位置处;
[0019]所述主动导向胶轮和所述从动导向胶轮均固定套接在对应滚子轴承上。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套固定安装在对应门体堵头内;所述调节腔位于所述动力传动轴和所述导套之间,两组所述导套分布在所述动力传动轴的相对应两端位置处。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组所述从动链轮通过轮轴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组所述从动链轮固定套接在所述传动杆的端部位置处;所述主动链轮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下方;所述从动链轮位于轴承座背向对应机架的一侧位置处;
[0022]所述啮合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对应机架面向所述门体位置处的导向板、固定安装在对应机架面向所述从动链轮位置处的压板;所述导向板位于对应从动链轮的下方;所述压板呈弧型结构。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折叠门还包括驱动电机,其输出端通过轮轴与所述主动链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背向所述门体的一侧外壁位置处。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对应机架底部位置处的托架、位于对应机架面向所述门体一侧位置处的上挂板;
[0025]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均位于对应托架的上方;所述上挂板固定套接在与所述从动链轮相对应的轮轴上。
[0026]进一步地,所述上挂板的倾斜角度为十五至三十度。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本专利技术,采用滚子轴承、主动导向胶轮和从动导向胶轮作为移动定位结构,在门体受到牵引力时辅助其进行上下移动,通过主动导向胶轮和从动导向胶轮受到牵引力在滚子轴承的带动下于轨道内旋转以对整个门体两侧施加推力,使得折叠门整体结构合理,受力平衡且稳定传动。
[0029]本专利技术,采用滚子轴承、主动导向胶轮和从动导向胶轮作为移动定位结构,在门体受到牵引力时辅助其进行上下移动,通过主动导向胶轮和从动导向胶轮受到牵引力在滚子轴承的带动下于轨道内旋转以对整个门体两侧施加推力,使得折叠门整体结构合理,受力平衡且稳定传动。
[0030]本专利技术,采用导向板和压板搭配构成的啮合限位组件来对上折叠门的收放卷过程进行定位,基于导向板在门体露出轨道进入到收纳机构前提供前倾的卷出导向,结合压板对链条在从动链轮上的啮合传输轨迹进行限位,确保上折叠门在收卷/放卷过程中,两侧的传动啮合稳定精确,通过施加压紧力来有效杜绝跳齿的情况,保障传动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0031]本专利技术,采用导向板和压板搭配构成的啮合限位组件来对上折叠门的收放卷过程进行定位,基于导向板在门体露出轨道进入到收纳机构前提供前倾的卷出导向,结合压板
对链条在从动链轮上的啮合传输轨迹进行限位,确保上折叠门在收卷/放卷过程中,两侧的传动啮合稳定精确,通过施加压紧力来有效杜绝跳齿的情况,保障传动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0032]综上,本专利技术的上折叠门,整体结构合理,传动平稳,无卡滞、顿挫和跳齿的现象,开闭使用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高,并且,可适用于门洞顶部及深度方向空间不足环境下的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0033]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稳定性好的上折叠门的主视图。
[0034]图2所示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3所示为图2的局部侧视图。
[0036]图4所示为图2的局部剖视图。
[0037]图5所示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6所示为图1的局部侧视图
[003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40]1、门体;2、轨道;3、机架;4、门体堵头;5、底座;6、动力传动轴;7、导轮轴;8、滚子轴承;9、主动导向胶轮;10、从动导向胶轮;11、导套;12、调节腔;13、主动链轮;14、从动链轮;15、轴承座;16、传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好的上折叠门,其供于空间的灵活隔断使用,包括门体(1)、对称布置在所述门体(1)相对应两侧位置处的轨道(2)和焊接在对应轨道(2)背向所述门体(1)一侧外壁顶部位置处的机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叠门还包括:导向机构,其于所述门体(1)的两侧进行牵引导向和辅助;防卡顿组件,其包括导套(11)和开设在对应导套(11)内的调节腔(12);链条传动机构,其包括通过轮轴固定安装在对应机架(3)上的主动链轮(13)、设置在对应机架(3)上的两组从动链轮(14)、固定安装在对应机架(3)上的轴承座(15)、通过两组所述轴承座(15)垂直转动连接在两组所述机架(3)之间处的传动杆(16)、啮合连接在相邻主动链轮(13)和两组所述从动链轮(14)之间处的链条、位于对应机架(3)一侧位置处的啮合限位组件;收纳机构,其用于所述门体(1)的滑动式挂置收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上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滑动安装在两组所述轨道(2)之间处;所述门体(1)包括至少六组门片;相邻两组所述门片之间开设有凹凸接口,相邻两组所述门片之间通过对应凹凸接口转动连接;所述凹凸接口呈喇叭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上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组门体堵头(4)、固定安装在对应门体堵头(4)上的两组底座(5)、贯穿连接在位于顶部两组所述门体堵头(4)之间处的动力传动轴(6)、垂直固定连接在位于底部所述底座(5)中心位置处的导轮轴(7)、固定套接在所述动力传动轴(6)和所述导轮轴(7)上的滚子轴承(8)、主动导向胶轮(9)和从动导向胶轮(10);所述底座(5)背向所述门体(1)设置;相邻所述主动导向胶轮(9)和所述从动导向胶轮(10)均滑动设置在对应轨道(2)内;相邻所述主动导向胶轮(9)和所述从动导向胶轮(10)均与对应链条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上折叠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门体堵头(4)通过螺栓固定夹装在所述门体(1)的相对应两侧壁位置处;所述门体堵头(4)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形,两组所述门体堵头(1)反向布置,且门体堵头(4)竖向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卫梁新力马现龙朱立业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铼孚特门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