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屋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332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屋顶系统,包括墙体和屋顶,还包括热能系统和电力系统,所述热能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和调节部,所述调节部有两个,两个调节部分别连接于屋顶的左部内表面中部和右部内表面中部且呈左右对称状态,调节部包括壳体、通风管、第一封板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均包括翻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轴管和第二轴管,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使屋顶系统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屋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屋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能耗的1/5,且逐年增大。屋顶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建筑节能的薄弱环节,建筑顶层通常出现夏热冬冷的问题。
[0003]201710387550.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冬暖夏凉屋顶节能装置,包括屋顶,屋顶上设有冬暖夏凉装置,冬暖夏凉装置包括遮阳板和节流板,遮阳板呈伞状设在屋顶的正上方,所述遮阳板的中心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在屋顶上,所述节流板的上端固定在屋顶的边缘,节流板的下端远离房屋的侧壁向外张开,所述屋顶的边缘上侧还设有折流板,所述屋顶的右侧还开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两侧分别连接折流板。
[0004]上述装置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小,且效果不突出,尤其是冬季达不到“冬暖”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节能屋顶太阳能的利用率小,且效果不突出,尤其是冬季达不到“冬暖”的效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屋顶系统,包括墙体和倒V型的屋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能系统和电力系统;所述热能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器(1)、水箱(2)和调节部,所述太阳能热水器(1)安装于屋顶的左部外表面前部,太阳能热水器(1)经第一水管(3)连通水箱(2);所述调节部有两个,两个调节部分别连接于屋顶的左部内表面和右部内表面且呈左右对称状态,位于左部的调节部包括壳体(4)、通风管(5)、第一封板(6)和调节件(7),所述壳体(4)为左右两端和上端开口的、倾斜贴合在屋顶左部内表面的“U”形板体,壳体(4)下侧壁右部设置有出风孔(8),壳体(4)的左端开口连接有通风管(5),通风管(5)的下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通风管(5)的进风孔(9),通风管(5)的右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轴孔,第一轴孔外设置有第一通风孔(10),所述第一通风孔(10)包括上孔(11)和下孔(12),所述第一封板(6)连接在壳体(4)右端开口,第一封板(6)上设置有与第一轴孔相对应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上侧设置有与上孔(11)相对应的第二通风孔(13),壳体(4)内设置有多个调节件(7),所述调节件(7)包括翻板(14)、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第一轴管(17)和第二轴管(18),所述翻板(14)为弧形板体,翻板(14)的左右两端开口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第一挡板(15)左侧面与通风管(5)的右侧外壁滑动接触,第一挡板(15)上设置有与上孔(11)和下孔(12)相对应的第三上通风孔(19)、第三下通风孔,第一挡板(15)的中心连接有第一轴管(17),第一轴管(17)左端穿过第一轴孔连接有位于通风管(5)内的蜗轮(20),第二挡板(16)右侧面与第一封板(6)的左侧面滑动接触,第二挡板(16)上设置有与第二通风孔(13)相对应的第四通风孔(21),第二挡板(16)的中心连接有第二轴管(18),第二轴管(18)右端穿过第二轴孔,多个调节件(7)中最后侧的翻板(14)与壳体(4)后侧内壁滑动接触、最前侧的翻板(14)与壳体(4)前侧内壁滑动接触,每相邻两个调节件(7)之间均设置有转轴(22),每个转轴(2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通风管(5)和第一封板(6)活动连接,每个转轴(22)的外周壁均与前后相邻翻板(14)外侧面呈相切状态,翻板(14)内设置有分水管(24),多个分水管(24)左端分别穿过相对应的第一轴管(17)共同连接有第一集水管(25),分水管(24)右端穿过第二轴管(18),两个调节部的多个分水管(24)的相对端共同连通第二集水管(27);两个调节部的第一封板(6)下端相对接触且和屋顶之间构成集风腔,集风腔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封闭集风腔的第二封板(26),位于左侧的调节部的第一集水管(25)一端封闭、另一端经第二水管(28)连通太阳能热水器(1)下端,位于右侧的调节部的第一集水管(25)一端封闭、另一端经第三水管(29)连通水箱(2)下端,两个调节部的通风管(5)后端均设置有电机(30),所述电机(30)的输出轴连接有位于通风管(5)内的蜗杆(31),所述蜗杆(31)与多个蜗轮(20)啮合;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2)和蓄电池(3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利伟尹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