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05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上料装置、测试台、采集装置、调节装置、测试装置、分选下料装置及控制器;上料装置、测试台、采集装置、调节装置、测试装置和分选下料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测试台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放置扬声器的承托组件;调节装置与承托组件抵接;上料装置、采集装置、调节装置、测试装置和分选下料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申请具有机械代替人工上料、自动测试、自动分选下料,全程无需人工作业,减小了人力成本支出的效果。成本支出的效果。成本支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测设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

技术介绍

[0002]微型扬声器在组装完成后,需要人工对其进行音频参数的测试,例如测试频响曲线、测试阻抗曲线、测试失真等等,以确认微型扬声器的综合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现今微型扬声器各生产厂家的测试方式是由作业员从托盘或流水线上取一个微型扬声器放置在测试台上,然后一手按住微型扬声器、一手拿测试信号线搭在微型扬声器端子上,测试完成后再取下来将合格品放回托盘里或流水线上,不良品单独放到不良品框。
[0003]在测试过程中作业员需要不停地重复这个动作进行测试,依照微型扬声器尺寸大小每个测试周期约耗时3

6秒,即使是熟手其极限UPH(每小时产出)在600

1200。其次,由于主线的UPH基本上都在1400

2200左右,远高于测试岗位的产能,音频测试岗位就成了产线的瓶颈,实际生产时需要调用多台设备同时测试或离线测试,即占用了场地又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投入和人力花费,提高了微型扬声器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具有机械代替人工上料、自动测试、自动分选下料,全程无需人工作业,减小了人力成本支出的功能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包括:机架、用于将扬声器输送给测试台的上料装置、用于放置所述扬声器的测试台、用于采集所述测试台上扬声器的图像信息的采集装置、用于将所述测试台上的扬声器调节到预设位置的调节装置、用于对调整到预设位置的扬声器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的测试装置、用于对完成测试后的扬声器进行分类的分选下料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信息对应控制所述调节装置及根据所述测试装置的测试结果对应控制分选下料装置的控制器;所述上料装置、测试台、采集装置、调节装置、测试装置和分选下料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测试台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放置扬声器的承托组件;所述调节装置与承托组件抵接;所述上料装置、采集装置、调节装置、测试装置和分选下料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械手、上料连接架和用于驱动所述上料机械架做往复运动的上料驱动机构;所述上料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上料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上料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机械手固定设置在上料连接架上;所述上料驱动机构和上料机械手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二工业相机、用于放置待上料的扬声器的上料盘、及用于驱动所述上料盘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工业相机采集上料盘的图像信息的上料盘驱
动机构;所述上料盘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上料盘驱动的输出端与上料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业相机与上料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盘驱动机构和第二工业相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分选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机械手、下料连接架和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结果驱动所述下料机械架移动的下料驱动机构;所述下料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下料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下料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机械手固定设置在下料连接架上;所述下料驱动机构和下料机械手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分选下料装置还包括:若干下料盘和与若干所述下料盘一一对应的若干下料盘驱动机构;所述下料盘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下料盘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下料盘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盘驱动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测试台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台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测试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机械代替人工上料、自动触发测试、自动分选下料,全程无需人工作业,减小了人力成本支出;还能够同时测试多个微型扬声器,大幅提升测试产能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测试人员和测试设备的投入;且采集装置和调节装置的配合,能够实现对微型扬声器的端子朝向的自动调整,以便于后续测试。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俯视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采集装置和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装置和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分选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部分框架图。
[0020]图中:1、机架;2、上料装置;21、上料机械手;22、上料连接架;23、上料驱动机构;24、第二工业相机;25、上料盘;26、上料盘驱动机构;261、第三架体;262、第三连接板;263、第三电机;264、第三传动带;3、测试台;4、采集装置;41、第一工业相机;42、采集驱动机构;5、调节装置;51、调节气缸;52、调节电机;53、固定架;54、传动轮;6、测试装置;61、第一测试架;611、板体;612、测试座;613、缓冲件;62、第二测试架;63、第一驱动机构;64、第二驱动机构;65、麦克风;66、测试仪;7、分选下料装置;71、下料机械手;72、下料连接架;73、下料驱动机构;74、下料盘;75、下料盘驱动机构;8、控制器;9、承托组件;91、套环;92、套筒;93、承托板;10、驱动装置;101、第六电机;102、第六传动带;103、主动轮;104、从动轮;105、转向齿轮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
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用于将扬声器输送给测试台3的上料装置2、用于放置所述扬声器的测试台3、用于采集所述测试台3上扬声器的图像信息的采集装置4、用于将所述测试台3上的扬声器调节到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用于将扬声器输送给测试台的上料装置、用于放置所述扬声器的测试台、用于采集所述测试台上扬声器的图像信息的采集装置、用于将所述测试台上的扬声器调节到预设位置的调节装置、用于对调整到预设位置的扬声器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的测试装置、用于对完成测试后的扬声器进行分类的分选下料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信息对应控制所述调节装置及根据所述测试装置的测试结果对应控制分选下料装置的控制器;所述上料装置、测试台、采集装置、调节装置、测试装置和分选下料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测试台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放置扬声器的承托组件;所述调节装置与承托组件抵接;所述上料装置、采集装置、调节装置、测试装置和分选下料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气缸、调节电机、固定架和用于带动所述承托组件转动的传动轮;所述调节气缸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调节气缸的输出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电机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轮与承托组件抵接;所述调节气缸和调节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包括:套环、套筒和用于承托所述扬声器的承托板;所述套筒转动设置在测试台上;所述承托板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套环的内周面与套筒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环与传动轮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所述测试台上扬声器图像信息的第一工业相机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工业相机移动的采集驱动机构;所述采集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采集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工业相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业相机和采集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自动测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测试架、第二测试架、测试仪、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测试架做往复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测试架做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测试台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桂清江沛湘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拓普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