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施肥的农药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303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施肥的农药混料装置,涉及农作物种植施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支撑装置、旋转装置、连接装置、混料结构以及动力装置,旋转装置包括连接座、第一螺栓、连接轴、连接块、第二螺栓、外框、轮轴以及第一皮带轮,若干连接座与支架通过若干第一螺栓连接,若干连接块与外框通过若干第二螺栓连接,连接轴与连接座旋转配合,连接块一端与连接轴一表面连接,轮轴与连接座旋转配合,第一皮带轮一端与轮轴一表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装有农药混剂的料罐安装在旋转装置中,通过电机带动皮带轮旋转,从而带动连接轴以及轮轴旋转,通过旋转使得料罐内的农药混剂充分混合,使农药混剂对农作物的作用达到最佳效果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施肥的农药混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施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施肥的农药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作物是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两大类,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科学的科技生产技术,以及新型工业制造出来的能辅助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学施肥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施肥的主要依据是土壤肥力水平、作物类型、目标产量、气候环境以及肥料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肥料,估算所需要肥料用量,并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模式。
[0003]农作物种植施肥的农药混料结构是将不同种类的农药进行均匀混合,对农业的种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CN113041943A公开的一种农药混料结构,通过将所有混料部件集成在上箱体与下箱体内,实现混料结构智能化以及减少混料结构的占用空间,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该装置虽然实现了智能化、合理化以及农药配比的精准化,但是在将多种农药进行混合时缺少对混合后的农药混剂通过物理晃动的形式进行充分均匀的融合,对农作物进行农药喷洒时达不到除虫的最佳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0004]现有的农作物种植施肥的农药混料结构存在对混合后的农药混剂进行物理模式的充分融合,使得混合后的农药混剂对农作物达不到最佳除虫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施肥的农药混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施肥的农药混料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对混合后的农药混剂进行物理模式的充分融合,使得混合后的农药混剂对农作物达不到最佳除虫效果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施肥的农药混料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旋转装置、连接装置、混料结构以及动力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架以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安装于支架一表面,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连接座、第一螺栓、连接轴、连接块、第二螺栓、外框、轮轴、轴套、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以及皮带,若干所述连接座与支架通过若干第一螺栓连接,若干所述连接块与外框通过若干第二螺栓连接,其中,连接块有两个,第二螺栓有六个,连接块主要与外框连接,第二螺栓起到固定连接块的作用,所述连接轴与连接座旋转配合,所述连接块一端与连接轴一表面连接,所述轮轴与连接座旋转配合,所述轴套安装于轮轴一表面,所述第一皮带轮一端与轮轴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第三皮带轮均与皮带旋转配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承载框、活动板、铰链、第一固定块、第一螺纹轴、第一限位圈、第一螺母、连接器、第二固定块、第
二螺纹轴、第二限位圈、第二螺母、角度盘、指针、六角螺栓、第三螺母、第三固定块以及第三限位圈,所述活动板与承载框通过铰链旋转配合,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块一端均与承载框一表面连接,其中,第一固定块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主要与承载框连接,若干所述连接器一表面与若干第一固定块一表面均设有通孔,若干所述第一螺纹轴分别与若干通孔连接,其中,连接器与第一螺纹轴都有两个,连接器主要与第一螺纹轴连接,若干所述第一限位圈分别安装于若干第一螺纹轴一表面,若干所述第一螺母分别与若干第一螺纹轴旋转配合,其中,第一限位圈与第一螺母都有两个,第一限位圈与第一螺母起到固定的作用,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块一端均与支架一表面连接,其中,第二固定块有两个,第二固定块主要与外框连接,若干所述连接器一表面与若干第二固定块一表面均设有安装孔,若干所述第二螺纹轴分别与若干安装孔连接,若干所述第二限位圈分别安装于第二螺纹轴一表面,若干所述第二螺母分别与若干第二螺纹轴旋转配合,其中,第二螺纹轴、第二限位圈以及第二螺母都要两个,第二螺纹轴、第二限位圈以及第二螺母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角度盘、第三固定块与支架均通过六角螺栓连接,所述第三螺母与六角螺栓旋转配合,所述限位圈安装于六角螺栓一表面,所述指针一端与承载框一表面连接,所述混料结构包括料罐、螺纹圆柱以及手轮,所述活动板一表面与料罐一表面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圆柱与螺纹孔旋转配合,所述手轮安装于螺纹圆柱一表面,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齿轮箱、第一皮带轴、第二皮带轴、电机、卡位块、六角螺纹杆、第五螺母以及联轴器,所述第一皮带轴一端与第二皮带轮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轴与联轴器通过卡位块连接,所述卡位块与支架通过六角螺纹杆连接,所述第五螺母与六角螺纹杆旋转配合,所述第二皮带轴与齿轮箱旋转配合,所述第二皮带轴与第三皮带轮一表面连接,所述电机安装于齿轮箱一表面。
[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固定脚,若干所述固定脚一端均与支架一表面连接,通过固定脚可将整体装置固定在指定位置,保证装置在工作时因为晃动而倾倒。
[0008]优选地,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垫圈以及第一垫片,若干所述第一弹簧垫圈与若干第一垫片分别安装于若干第一螺栓一表面,其中,第一弹簧垫圈以及第一垫片都有两个,第一弹簧垫圈以及第一垫片起到让第一螺栓更好地固定连接器的作用。
[0009]优选地,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垫圈以及第二垫片,若干所述第二弹簧垫圈与若干第二垫片分别安装于若干第二螺栓一表面,其中,第二弹簧垫圈以及第二垫片都有两个,第二弹簧垫圈以及第二垫片起到固定作用。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三弹簧垫圈、第四弹簧垫圈以及内六角螺钉,若干所述第三弹簧垫圈一端分别与若干第一螺纹轴一表面连接,其中,第三弹簧垫圈有两个,第三弹簧垫圈主要与第一螺纹轴连接,若干所述第四弹簧垫圈一端分别与若干第二螺纹轴一表面连接,其中,第四弹簧垫圈有两个,第四弹簧垫圈主要与第二螺纹轴连接,若干所述内六角螺钉一端分别与若干第三固定块一表面连接,其中,内六角螺钉有两个,内六角螺钉起到固定第三固定块的作用。
[0011]优选地,所述混料结构还包括第四螺母以及阻块,所述第四螺母与螺纹圆柱旋转配合,所述阻块安装于手轮一表面,第四螺母让螺纹圆柱更好地固定活动板,阻块起到更好的固定手轮的作用。
[0012]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定位圈,所述定位圈一端与六角螺纹杆一表面连接,定位圈起到使六角螺纹杆更好的固定卡位块的作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中,将装有农药混剂的料罐安装在旋转装置中,通过电机带动皮带轮旋转,通过皮带与多个皮带轮的摩擦作用,从而带动连接轴以及轮轴旋转,使得外框发生旋转,通过旋转使得料罐内的农药混剂充分混合,达到了农药混剂充分混合,使农药混剂对农作物的作用达到最佳效果的目的。
[001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外框带动料罐在Y轴平面内的旋转带动承载框在X轴平面内的上下晃动,进一步加强农药混剂的融合,同时安装在外框上的角度盘通过指针记录承载框的晃动角度,当角度过大时通过操作控制箱调节电机转速,达到了方便控制料罐晃动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作物种植施肥的农药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00)、旋转装置(200)、连接装置(300)、混料结构(400)以及动力装置(500),所述支撑装置(100)包括支架(110)以及控制箱(120),所述控制箱(120)安装于支架(110)一表面,所述旋转装置(200)包括连接座(210)、第一螺栓(213)、连接轴(220)、连接块(230)、第二螺栓(233)、外框(240)、轮轴(250)、轴套(251)、第一皮带轮(260)、第二皮带轮(270)、第三皮带轮(280)以及皮带(290),若干所述连接座(210)与支架(110)通过若干第一螺栓(213)连接,若干所述连接块(230)与外框(240)通过若干第二螺栓(233)连接,所述连接轴(220)与连接座(210)旋转配合,所述连接块(230)一端与连接轴(220)一表面连接,所述轮轴(250)与连接座(210)旋转配合,所述轴套(251)安装于轮轴(250)一表面,所述第一皮带轮(260)一端与轮轴(250)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260)、第二皮带轮(270)以及第三皮带轮(280)均与皮带(290)旋转配合,所述连接装置(300)包括承载框(310)、活动板(320)、铰链(321)、第一固定块(330)、第一螺纹轴(331)、第一限位圈(332)、第一螺母(334)、连接器(340)、第二固定块(350)、第二螺纹轴(351)、第二限位圈(352)、第二螺母(354)、角度盘(360)、指针(361)、六角螺栓(362)、第三螺母(363)、第三固定块(370)以及第三限位圈(390),所述活动板(320)与承载框(310)通过铰链(321)旋转配合,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块(330)一端均与承载框(310)一表面连接,若干所述连接器(340)一表面与若干第一固定块(330)一表面均设有通孔,若干所述第一螺纹轴(331)分别与若干通孔连接,若干所述第一限位圈(332)分别安装于若干第一螺纹轴(331)一表面,若干所述第一螺母(334)分别与若干第一螺纹轴(331)旋转配合,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块(350)一端均与支架(110)一表面连接,若干所述连接器(340)一表面与若干第二固定块(350)一表面均设有安装孔,若干所述第二螺纹轴(351)分别与若干安装孔连接,若干所述第二限位圈(352)分别安装于第二螺纹轴(351)一表面,若干所述第二螺母(354)分别与若干第二螺纹轴(351)旋转配合,所述角度盘(360)、第三固定块(370)与支架(110)均通过六角螺栓(362)连接,所述第三螺母(363)与六角螺栓(362)旋转配合,所述第三限位圈(390)安装于六角螺栓(362)一表面,所述指针(361)一端与承载框(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遂琴刘琴花刘艳平刘海涛张鹏王全民冯艳
申请(专利权)人:新郑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