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转杯纱的制备装置与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301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纳米转杯纱的制备装置与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包括转杯纺纱器和静电纺丝器;转杯纺纱器包括转杯和用来输送微米级纤维的输纤通道;转杯内外表面除凝聚槽处均涂覆有绝缘涂层;转杯的底部连接有导电的转杯轴,转杯轴进行接地处理;静电纺丝器的喷丝头正对转杯的凝聚槽;制备方法为:由输纤通道输出的微米级纤维和静电纺丝纺制的纳米级纤维在转杯的凝聚槽中混合并加捻制成微纳米转杯纱。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转杯纺纱器中添加了静电纺丝器,实现了纳米级纤维和微米级纤维的混纺成纱,并尽可能保证了纳米级纤维的机械结合力,使其不易发生脱落,同时也保证了纳米级纤维的优良取向度。同时也保证了纳米级纤维的优良取向度。同时也保证了纳米级纤维的优良取向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转杯纱的制备装置与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微纳米转杯纱的制备装置与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随着人们对功能性纱线的要求逐渐增多,且纳米级纤维的尺度效应较常规微米级纤维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故将具有特殊功能的纳米级纤维制备成纱线以供后续加工之用成为了新的选择。在获取纳米级纤维的各种方法中,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连续、高效制备聚合物纳米级纤维的方法。但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纯纳米纱的生产效率低且其力学性能较差,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和市场需求。故将静电纺丝与传统纺纱技术相结合来生产兼具纳米级纤维功能性以及传统纱线性能的微纳米纱的方法越来越受欢迎。目前,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生产的微纳米纱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静电纺纳米级纤维以包覆缠绕以及加捻的方式与长丝(束)、短纤纱结合形成微纳米包芯纱,为保证其纳米级纤维的含量该方法成纱速度慢,约为20m/min以下,且在外包覆的纳米级纤维由于机械性能差容易脱落,从而影响微纳米纱包芯纱的功能性;二是将静电纺纳米级纤维在梳理工序中与短纤维网复合,再经后续传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转杯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杯纺纱器和静电纺丝器;转杯纺纱器包括转杯和用来输送微米级纤维的输纤通道;转杯为金属制转杯,转杯内外表面除凝聚槽处均涂覆有绝缘涂层;转杯的底部连接有导电的转杯轴,转杯轴进行接地处理;静电纺丝器的喷丝头正对转杯的凝聚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转杯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器的喷丝头针头方向与输纤通道中心线之间所呈角度为5~175
°
,喷丝头出口处距凝聚槽的最小距离为3~6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转杯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器的喷丝头为针式喷丝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纳米转杯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器的喷丝头为单针头、并列针头、多针头或同轴针头;当喷丝头为多针头时,所有针头出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有针头与水平面所呈角度相同,所有针头出口处距凝聚槽的最小距离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转杯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涂层为绝缘陶瓷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方明王丽丽魏存宏张元华寇婉婷秦阳孙晓华杨超明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