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春蕾专利>正文

一种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94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包括枪托、控制开关、连接架、埋线组件、外壳、送针组件和固定针座,所述外壳为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埋线组件、固定针座和送针组件分别固定设于外壳内且沿外壳依次排列,所述连接架与外壳固定相连,所述枪托与连接架固定相连,所述控制开关与枪托固定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无需将埋线部位拉开即可将线埋入体内,操作高效快捷,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的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线枪。线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

技术介绍

[0002]穴位埋线疗法是几千年中医针灸经验和30多年埋线疗法经验的精华融汇而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其适应症非常广泛,尤其是对中西药物久治不愈的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症,往往获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所起到的治疗作用相当于针灸数十次的功效,其中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具有速效、长效、特效的优势,经得起实践检验,治疗次数少,病员痛苦小,花钱少。穴位埋线优于当前多种医疗技术的疗效,是我们一直共同寻找的最佳治疗方法。使用羊肠线或其他可吸收线体对穴位进行植入,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区域,经过多种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穴位埋线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
[0003]穴位埋线,每20~30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之麻烦和痛苦,减少就诊次数。因而,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目前医疗上在人体内进行埋线通常的都是先将要埋部位用到拉开,将线埋入后再进行缝合,这种方法对病人创伤面大,痛苦多,不易缝合。而且目前使用的针刀都是实芯设计,不易于抽吸、注药,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现有穴位埋线针功能相对单一,操作麻烦,给临床医生带来困扰,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如何结合现有的穴位埋线针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甚至能够自动进行穴位埋线的器械,是本申请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将埋线部位拉开即可将线埋入体内,操作高效快捷,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的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
[0005]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包括枪托、控制开关、连接架、埋线组件、外壳、送针组件和固定针座,所述外壳为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埋线组件、固定针座和送针组件分别固定设于外壳内且沿外壳依次排列,所述连接架与外壳固定相连,所述枪托与连接架固定相连,所述控制开关与枪托固定相连,所述埋线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升降块、电机放置箱、连接杆、传动杆、铰接杆、定位杆、安装板和压块,所述定位杆与外壳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电机放置箱与外壳固定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于电机放置箱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可旋转贯穿电机放置箱和外壳与传动杆固定相连,所述传动杆与外壳内壁铰接,所述连接杆可旋转套接设于传动杆外侧,所述升降块可滑动套接设于定位杆外侧,所述铰接杆两端分别与升降块和连接杆铰接,所述安装板与升降块固定相连,所述压块与安装板固定相连,使用时握住枪托,将外壳对准需要埋线的部位,按动控制开关,送针组件将空心埋线针从松针组件推送至固定针座内,驱动电机旋转带动
传动杆转动,通过连接杆和铰接杆的传动作用带动升降块沿定位杆做往复运动,从而推动空心埋线针打入皮肤,取下空心埋线针后,羊肠线留在体内,完成埋线操作。
[0006]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包括旋转杆一、连接块一、连接块二、旋转轴和旋转杆二,所述旋转杆一、连接块一、旋转轴、连接块二和旋转杆二依次固定相连,所述旋转杆一和旋转杆二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连接块一与连接块二平行设置,所述旋转轴倾斜设置,所述旋转杆二与外壳铰接,所述旋转杆一与驱动电机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可旋转套接设于旋转轴外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送针组件包括储藏槽、弹簧、推针杆、羊肠线、空心埋线针、推板、液压机和固定板,所述储藏槽和固定板分别与外壳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储藏槽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推板可滑动卡接设于储藏槽内,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储藏槽内壁与推板固定相连,所述液压机的固定端与固定板固定相连,所述液压机的伸缩端与推针杆固定相连,所述推针杆可滑动贯穿储藏槽设置,所述空心埋线针可滑动卡接设于储藏槽内,所述空心埋线针位于推板和推针杆之间,所述羊肠线可滑动贯穿空心埋线针设置,液压机伸缩带动推针杆运动,将储藏槽内的空心埋线针推至固定针座。
[0008]作为优选地,所述空心埋线针沿储藏槽设有若干组。
[0009]作为优选地,所述定位杆沿升降块对称设有两组。
[0010]作为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0011]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采取空心埋线针设计,无需拉开埋线部位即可实现埋线操作,减轻病人痛苦,送针组件将空心埋线针从松针组件推送至固定针座内,埋线组件推动空心埋线针打入皮肤,取下空心埋线针后,羊肠线留在体内,完成埋线操作,操作简单快捷,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的埋线组件的右视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的埋线组件的主视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的传动杆的主视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的送针组件的仰视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的送针组件的主视图。
[0018]其中,1、枪托,2、控制开关,3、连接架,4、埋线组件,5、外壳,6、送针组件,7、固定针座,8、驱动电机,9、升降块,10、电机放置箱,11、连接杆,12、传动杆,13、铰接杆,14、定位杆,15、安装板,16、压块,17、储藏槽,18、弹簧,19、推针杆,20、羊肠线,21、空心埋线针,22、推板,23、液压机,24、固定板,25、转杆一,26、连接块一,27、连接块二,28、旋转轴,29、旋转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包括枪托1、控制开关2、连接架3、埋线组件4、外壳5、送针组件6和固定针座7,外壳5为中空腔体结构设置,埋线组件4、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枪托、控制开关、连接架、埋线组件、外壳、送针组件和固定针座,所述外壳为中空腔体结构设置,所述埋线组件、固定针座和送针组件分别固定设于外壳内且沿外壳依次排列,所述连接架与外壳固定相连,所述枪托与连接架固定相连,所述控制开关与枪托固定相连,所述埋线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升降块、电机放置箱、连接杆、传动杆、铰接杆、定位杆、安装板和压块,所述定位杆与外壳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电机放置箱与外壳固定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于电机放置箱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可旋转贯穿电机放置箱和外壳与传动杆固定相连,所述传动杆与外壳内壁铰接,所述连接杆可旋转套接设于传动杆外侧,所述升降块可滑动套接设于定位杆外侧,所述铰接杆两端分别与升降块和连接杆铰接,所述安装板与升降块固定相连,所述压块与安装板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科用穴位埋线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包括旋转杆一、连接块一、连接块二、旋转轴和旋转杆二,所述旋转杆一、连接块一、旋转轴、连接块二和旋转杆二依次固定相连,所述旋转杆一和旋转杆二位于同一水平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春蕾
申请(专利权)人:顾春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