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建筑榫卯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57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建筑榫卯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深化图纸:根据建筑施工图分解装配构件工艺图,安装规格、尺寸、部位、安装顺序分类汇总,编制构件生产清单;步骤二:分析材料:按照步骤一中的构件生产清单的内容分析构件原材料清单,将构件内部的所有原材料规格、型号、参数明细分析出来分类汇总;步骤三:组对骨架:在施工现场的构件场地安装构件骨架并分类编目标识堆放;步骤四:安装模板:在施工现场规划的构件场地上装配集成模板、校正、检验、固定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改变了存在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运输、施工方面存在的述问题,从使用的建筑材料、生产装备、制造工艺、施工工法上系统的解决了装配式建筑的难题。系统的解决了装配式建筑的难题。系统的解决了装配式建筑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建筑榫卯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装配建筑榫卯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配式建筑中构筑物与结构的接点是一个痛点难题,处理成本高,风险大,除了对构筑物接点要求高外对结构及支撑件的材质要求严格,施工、作业难度大,质量不可控。质量通病主要存在对构筑物的稳定性、抗震度、防水、抗裂、耐老化和成本方面的隐患,建筑成本高,工艺复杂,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建筑榫卯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装配建筑榫卯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深化图纸:根据建筑施工图分解装配构件工艺图,安装规格、尺寸、部位、安装顺序分类汇总,编制构件生产清单;
[0007]步骤二:分析材料:按照步骤一中的构件生产清单的内容分析构件原材料清单,将构件内部的所有原材料规格、型号、参数明细分析出来分类汇总;
[0008]步骤三:组对骨架:在施工现场的构件场地安装构件骨架并分类编目标识堆放;
[0009]步骤四:安装模板:在施工现场规划的构件场地上装配集成模板、校正、检验、固定;
[0010]步骤五:高压填充:在模板内填充轻质建筑材料;包括轻质石膏砂浆、混凝土、发泡水泥、珍珠岩混凝土、聚苯颗粒砂浆、钢渣水泥发泡砂浆、建筑垃圾水泥砂浆等水凝材料。
[0011]步骤六:集中养护: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喷淋、覆盖、保水养护并对满凝期的试块进行检验。r/>[0012]步骤七:吊装组合:满足安装条件后按照序号进行安装、校准、检验、记录;
[0013]步骤八:榫卯连接:在结构与构筑物连接处的榫卯檐口内浇筑混凝土。
[0014]进一步的,所述构件包括围护墙、内隔墙、防火墙、隔音墙、内外装饰挂板、保温一体墙、建筑大型构件、外挂墙板、线支撑墙板与点支撑墙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八将建筑物与各类构件采用榫卯式连接法将装配式构件和结构有效紧密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八在建筑物结构施工前或者施工同时将建筑构件通过螺栓连接或者铆钉固定的方式现场安装,在结构施工时将结构混凝土浇筑在构筑物榫卯檐口内完成榫卯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八采用型钢作为榫和卯的檐口并采用面支撑榫卯接口的闭环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有效改变了存在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运输、施工方面存在的述问题,从使用的建筑材料、生产装备、制造工艺、施工工法上系统的解决了装配式建筑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梁板与上下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左右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一;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阳角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一;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阴角角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一;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梁板与上下层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左右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二;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阳角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二;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阴角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二;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女儿墙的榫卯连接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立柱与左右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三;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阳角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三;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阴角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三;
[0032]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柱与左右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四;
[0033]图14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阳角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四;
[0034]图15为本专利技术立柱与阴角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四;
[0035]图16为本专利技术阳台、空调板与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
[0036]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立柱与左右墙体的榫卯连接示意图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一种装配建筑榫卯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8]步骤一:深化图纸:根据建筑施工图分解装配构件工艺图,安装规格、尺寸、部位、安装顺序分类汇总,编制构件生产清单;
[0039]步骤二:分析材料:按照步骤一中的构件生产清单的内容分析构件原材料清单,将构件内部的所有原材料规格、型号、参数明细分析出来分类汇总;
[0040]步骤三:组对骨架:在施工现场的构件场地安装构件骨架并分类编目标识堆放;
[0041]步骤四:安装模板:在施工现场规划的构件场地上装配集成模板、校正、检验、固定;
[0042]步骤五:高压填充:在模板内填充轻质建筑材料;包括轻质石膏砂浆、混凝土、发泡水泥、珍珠岩混凝土、聚苯颗粒砂浆、钢渣水泥发泡砂浆、建筑垃圾水泥砂浆等水凝材料。
[0043]步骤六:集中养护: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喷淋、覆盖、保水养护并对满凝期的试块进行检验。
[0044]步骤七:吊装组合:满足安装条件后按照序号进行安装、校准、检验、记录;
[0045]步骤八:榫卯连接:在结构与构筑物连接处的榫卯檐口内浇筑混凝土。
[0046]所述构件包括围护墙、内隔墙、防火墙、隔音墙、内外装饰挂板、保温一体墙、建筑大型构件、外挂墙板、线支撑墙板与点支撑墙板。
[0047]所述步骤八将建筑物与各类构件采用榫卯式连接法将装配式构件和结构有效紧密连接。
[0048]所述步骤八在建筑物结构施工前或者施工同时将建筑构件通过螺栓连接或者铆钉固定的方式现场安装,在结构施工时将结构混凝土浇筑在构筑物榫卯檐口内完成榫卯连接。
[0049]所述步骤八采用型钢作为榫和卯的檐口并采用面支撑榫卯接口的闭环连接。
[0050]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各类结构类型的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物与各类结构构件采用榫卯式连接法将装配式构件和结构有效紧密连接,消除了建筑构件与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拼缝需要后期打胶防水、防裂的难题,同时利用了榫卯沿口的钢性特征,克服了点支撑和线型支撑的缺陷,采用面支撑榫卯接口的闭环连接,增加了构筑物与结构的连接强度,克服了点支撑、线支撑的质量通病和构件强度的隐患,实现构件的轻量化,降低了自重,提高了保温性能和隔音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0051]整个专利技术实现了构件的大型化生产和现场集中预制的能力,原材料可以通过通用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利用游牧式设备集中填注,解决了建设大型构件工厂和特种装备的要求,消除了构件转运成本高,提升了制造效率,通过本设计建造的装配式建筑成本更低,质量更高,速度更快。
[0052]本专利技术结合建筑设计各种不同构筑物与各类结构不规则连接形式的特点,采用型钢作为榫和卯的檐口,即结构“榫”与构筑物“卯”的结合体。生产构筑物时将榫卯檐口型钢与构筑物构件内部的网片、网构采用绑扎、焊接、锚固、铆钉或螺栓的多种连接方式加工成一个整体框架,通过组合起来立模制作成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建筑榫卯工艺,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深化图纸:根据建筑施工图分解装配构件工艺图,安装规格、尺寸、部位、安装顺序分类汇总,编制构件生产清单;步骤二:分析材料:按照步骤一中的构件生产清单的内容分析构件原材料清单,将构件内部的所有原材料规格、型号、参数明细分析出来分类汇总;步骤三:组对骨架:在施工现场的构件场地安装构件骨架并分类编目标识堆放;步骤四:安装模板:在施工现场规划的构件场地上装配集成模板、校正、检验、固定;步骤五:高压填充:在模板内填充轻质建筑材料;包括轻质石膏砂浆、混凝土、发泡水泥、珍珠岩混凝土、聚苯颗粒砂浆、钢渣水泥发泡砂浆、建筑垃圾水泥砂浆等水凝材料。步骤六:集中养护: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喷淋、覆盖、保水养护并对满凝期的试块进行检验。步骤七:吊装组合:满足安装条件后按照序号进行安装、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卫明陆逸史永梅王宵阳李康泽刘建克潘伟龙朱淼李刚张航宇柳永全邹冀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泰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