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噪音防护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属于噪音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噪音防护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噪音污染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场所(例如工矿企业)噪音污染非常严重,因此有人员需要进入这些场所时,进入人员往往需要佩戴降噪设备,从而保护进入人员的听力。
[0003]在实际应用中,降噪设备的使用者往往处于运动状态,进而会在污染程度不同的噪音区域之间移动。而现有降噪设备(例如降噪耳罩、降噪耳塞等)大多为被动降噪,即需要用户手动开启设备,并手动调节降噪模式。也有部分有主动电子降噪功能的降噪设备,但是一般不具备主动适应环境的功能。因此在使用时往往存在无法及时切换到与环境噪音相适的降噪模式的技术问题,导致使用效果欠佳。例如在严重噪音环境使用轻度降噪设备不能有效保护听力,在轻度噪音环境使用高降噪设备,影响舒适性,并且也会影响用户获取正常交流声音。
[0004]因此如何实现根据环境噪音的实际情况进行噪音防护的降噪模式的调整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噪音防护方法,应用于噪音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噪音防护系统包括噪音防护设备、信息处理中心和多个噪音检测端点,其中所述噪音检测端点用于检测所在区域的噪音状态,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信息处理中心确定目标噪音检测端点,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为所述多个噪音检测端点中距离所述噪音防护设备最近的噪音检测端点;所述信息处理中心获取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所在区域的噪音状态信息;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根据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所在区域的噪音状态信息,向所述噪音防护设备发送第一降噪指令;所述噪音防护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降噪指令切换降噪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为所述多个噪音检测端点中距离所述噪音防护设备最近,且与所述噪音防护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值的噪音检测端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为所述多个噪音检测端点中距离所述噪音防护设备最近,且与所述噪音防护设备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的噪音检测端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噪音检测端点检测所述噪音检测端点所在区域的第一噪音信号;所述噪音检测端点向所述信息处理中心发送所述第一噪音信号;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根据所述第一噪音信号生成所述噪音检测端点所在区域的噪音状态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中心获取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所在区域的噪音状态信息,包括:所述信息处理中心向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发送噪音状态获取请求;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检测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所在区域的第一噪音信号;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向所述信息处理中心发送所述第一噪音信号;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根据所述第一噪音信号生成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所在区域的噪音状态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不存在所述目标噪音检测端点时,所述噪音防护设备检测所述噪音防护设备所在区域的第二噪音信号;所述噪音防护设备向所述信息处理中心发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德军,林敏洁,周浩,杨斌,师瑞文,彭久高,曹磊,吴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科笛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