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闸线路微地形雷电数据库建立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249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5
本申请涉及一种跳闸线路微地形雷电数据库建立方法,包括获取跳闸杆塔所在区域的气象信息;根据所述气象信息得到按杆塔区段划分的线路走廊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幅值特征参数,并将所述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幅值特征参数与所述跳闸杆塔所在区域的雷电流幅值概率进行拟合,得到对应的电流拟合值;统计所述跳闸杆塔的杆塔信息及所在区域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气象信息、电流拟合值、杆塔信息及所在区域的环境信息,创建所述跳闸线路微地形雷电数据库。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为后续的杆塔建设、线路规划和防雷改造等提供数据支持,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用需求。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跳闸线路微地形雷电数据库建立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输电线路雷害防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跳闸线路微地形雷电数据库建立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强对流天气的增多,雷害故障频繁发生;变电站雷击风险因为有效的直击雷防护装置而大大降低,目前电网雷害风险主要集中于输电线路。据电网公司历年的雷击跳闸统计数据,高压输电线路中由直击雷引起的跳闸次数约占总数的60%,特别是在电压等级高、地形越复杂的输电走廊地区,雷击故障率更高;输电线路因直击雷发生跳闸时,雷电波还会沿着输电线路入侵附近变电所,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必要根据输电线路在电网中的重要程度和作用、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强度、地形地貌及线路结构等差异深入开展线路雷害风险评估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确定防雷改造的重点线路、重点杆塔区段和重点杆塔,以评估结果指导各级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建设、运行和改造工作。
[0003]当前对输电线路的雷电活动的分析仅停留在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跳闸线路微地形雷电数据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跳闸杆塔所在区域的气象信息;根据所述气象信息得到按杆塔区段划分的线路走廊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幅值特征参数,并将所述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幅值特征参数与所述跳闸杆塔所在区域的雷电流幅值概率进行拟合,得到对应的电流拟合值;统计所述跳闸杆塔的杆塔信息及所在区域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气象信息、电流拟合值、杆塔信息及所在区域的环境信息,创建所述跳闸线路微地形雷电数据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闸线路微地形雷电数据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闸杆塔的杆塔信息包括:杆塔位置信息及杆塔结构信息;其中,所述杆塔位置信息包括跳闸杆塔海拔、海拔与塔高之和、坡度及坡向,所述杆塔结构信息包括跳闸杆塔塔形、接地电阻、投运年限、档距、绝缘子长度以及对应的防雷措施;所述跳闸杆塔所在区域的环境信息包括:所在位置的地表覆盖类型、所在位置的地形类型,以及预设距离内水域密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闸线路微地形雷电数据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信息包括区域雷电活动参数、数字高程数据及地表覆盖类型数据;其中,所述区域雷电活动参数包括每次落雷的时间、经纬度位置坐标、雷电流幅值、高程数据及地表覆盖类型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跳闸线路微地形雷电数据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气象信息得到按杆塔区段划分的线路走廊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幅值特征参数,并将所述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幅值特征参数与所述跳闸杆塔所在区域的雷电流幅值概率进行拟合,得到对应的电流拟合值的方法包括:根据每次落雷的时间、经纬度位置坐标、雷电流幅值,得到按杆塔区段划分的线路走廊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幅值特征参数;对各杆塔按线路走向依次编号,取各基杆塔所在位置为中心,并统计预设半径内的落雷频次和每次落雷的雷电流幅值,得到所述跳闸杆塔所在区域的雷电流幅值概率;通过所述跳闸杆塔所在区域的雷电流幅值概率计算该杆塔区域地闪密度值和雷电流幅值均值,并采用中值电流法拟合雷电流幅值分布概率,得到对应的电流拟合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跳闸线路微地形雷电数据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跳闸杆塔所在区域的雷电流幅值概率计算该杆塔区域地闪密度值和雷电流幅值均值,采用中值电流法拟合雷电流幅值分布概率,得到对应的电流拟合值的方法包括:将已获得的雷电地闪监测数据输入进行拟合的原型函数,得到多个统计散点;将多个所述统计散点输入拟合残差模型,得到多个统计散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锦强李锐海李昊廖永力龚博朱登杰潘浩马仪周仿荣黄增浩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