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承刚专利>正文

防触电安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20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座,由插座芯套、插座外壳、插座芯、插座电极、弹片和导线组成,插座芯套7位于插座外壳9内,与插座外壳9连为一体,在插座芯套7内安装插座芯10,在插座芯10上的电极安装孔20内安装插座电极11,弹片8与插座电极11连为一体并伸入插座芯10上的槽5内,在插座芯套7上安装弹片14和导线12,在插座芯10上安装插座芯盖4,在插座芯盖4和插座外壳上盖1之间安装弹簧2,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旋转硬接触式,在使用中不会因局部铜件薄弱而造成发热、发烫、短路,确保它的通电性能,防触电、防雷击,达到安全用电的目的,适用于家庭及各电器装置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触电安全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插座,特别是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座。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插座的铜件插口设计,长期处于通电状态,儿童触电时有发生,家用低位插座、拖线插座板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需要彻底解决的重大问题,很多厂家通过在插座上安装开关起到安全作用,但由于插座的用电负荷大,普通开关的铜件结构与插座的用电铜件标准无法一致,使用中由于开关铜件薄弱常出现发热、发烫、烧焦,造成短路,引发火灾,加上开关断电是单相断电,在使用过程中如雷击、闪电均对电器产品造成严重损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座,该插座采用旋转硬接触式,能达到防触电、防雷击和安全用电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成:由插座芯套、插座外壳、插座芯、插座电极、弹片和导线组成,插座芯套7位于插座外壳9内,与插座外壳9连为一体,在插座芯套7内安装插座芯10,在插座芯10上的电极安装孔20内安装插座电极11,弹片8与插座电极11连为一体并伸入插座芯10上的槽5内,在插座芯套7上由螺钉13安装弹片14和导线12,在插座芯10上由螺钉19安装插座芯盖4,在插座芯盖4和插座外壳上盖1之间安装弹簧2。插座外壳9是方框形,中间有圆筒形插座芯套7,插座芯套7内孔与-->插座外壳9底部的圆孔连通,在圆筒形插座芯套7上有对称的两处凹槽,在凹槽下面的圆筒上有两个槽18和两个挡块15,在凹槽底部有定位槽16,在定位槽16内安装定位块17,在插座外壳9的两边有导线孔6,上端由螺钉3安装上盖1。插座芯10底部是圆柱形,上部是圆筒形,在圆筒内有和底部连接的长方柱,在长方柱上有两个对称的方孔,在方孔内安装插座电极11,方孔与下端的插孔连通,在插座芯10的圆周上有对称的两个槽5和顶部外凸的定位块17,内凸的两个对称凸台,在凸台上有螺纹孔。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采用旋转硬接触式,整体插座铜件均采用标准件,在使用中不会因局部铜件薄弱而造成发热、发烫、短路,确保它的通电性能,更重要的是该专利技术的安全性能尤为突出,设计将插座圆心整体旋转一定角度后通电,不使用时插座处于两相电源切断状态,达到了防触电、防雷击,从而使家庭低位插座及拖线插座板有充分的安全保障,避免了儿童不慎用手及金属件触摸插孔触电,使用时需插入插头压住顺时针旋转,而儿童无法完成该过程,有效地消除儿童触电隐患。由于该专利技术是将双相电源全断开,对很多电器、仪表、仪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防触电、防雷击,本专利技术不仅造型新颖、实用,而且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图2的A-A剖视图。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图3是图1的C-C剖视图。图4是插座外壳和插座芯套结构图。图5是弹片与插座电极连接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图5的俯视图。图中1.上盖,2.弹簧,3.螺钉,4.插座芯盖,5.槽,6.导线孔,7.插-->座芯套,8.弹片,9.插座外壳,10.插座芯,11.插座电极,12.导线,13.螺钉,14.弹片,15.挡块,16.定位槽,17.定位块,18.槽,19.螺钉,20.电极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插座芯套7位于插座外壳9内,与插座外壳9连为一体,在插座芯套7内安装插座芯10,在插座芯10上的电极安装孔20内安装插座电极11,弹片8与插座电极11连为一体,并伸入插座芯10上的槽5内,在插座芯套7上由螺钉13安装弹片14和导线12,弹片14的另一端插装在挡块15根部的槽内,在插座芯盖4和插座外壳上盖1之间安装弹簧2,上盖1由螺钉3安装在插座外壳9上方。如图3所示,在插座芯套7孔内安装插座芯10,插座芯10底部是圆柱形,上部是圆筒形,在圆筒内有和底部连接的长方柱,上筒口内有两个内凸台,在凸台上有螺纹孔,上筒口外有安装在插座芯套7顶端上的定位块17,在插座芯10上端通过螺钉19安装插座芯盖4,在插座芯盖4上装有弹簧2。如图4所示,是插座芯套7和插座外壳9结构图,插座外壳9是方框形,中间有圆筒形插座芯套7,插座芯套7内孔与插座外壳9底部的圆孔连通,在圆筒形插座芯套7上有对称的两处凹槽,在凹槽下面的圆周上有两个槽18,在凹槽底部有定位槽16,在插座外壳9的两边有导线孔6。如图5、图6、图7所示,是弹片8与插座电极连接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座,由插座芯套、插座外壳、插座芯、插座电极、弹片和导线组成,其特征在于:插座芯套(7)位于插座外壳(9)内,与插座外壳(9)连为一体,在插座芯套(7)内安装插座芯(10),在插座芯(10)上的电极安装孔(20)内安装插座电极(11),弹片(8)与插座电极(11)连为一体并伸入插座芯(10)上的槽(5)内,在插座芯套(7)上由螺钉(13)安装弹片(14)和导线(12),在插座芯(10)上由螺钉(19)安装插座芯盖(4),在插座芯盖(4)和插座外壳上盖(1)之间安装弹簧(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座,由插座芯套、插座外壳、插座芯、插座电极、弹片和导线组成,其特征在于:插座芯套(7)位于插座外壳(9)内,与插座外壳(9)连为一体,在插座芯套(7)内安装插座芯(10),在插座芯(10)上的电极安装孔(20)内安装插座电极(11),弹片(8)与插座电极(11)连为一体并伸入插座芯(10)上的槽(5)内,在插座芯套(7)上由螺钉(13)安装弹片(14)和导线(12),在插座芯(10)上由螺钉(19)安装插座芯盖(4),在插座芯盖(4)和插座外壳上盖(1)之间安装弹簧(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安全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座外壳(9)是方框形,中间有圆筒形插座芯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承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承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