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救援现场用便携式固相萃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189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消防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防救援现场用便携式固相萃取装置。包括真空泵、废液瓶、回收瓶、样品瓶和溶剂瓶,设置于一个装置箱中;废液瓶和回收瓶设有导气接口和导液接口,废液瓶和回收瓶通过导气接口对接,废液瓶的导液接口能同固相萃取柱可拆卸连接;回收瓶的导液接口经样品瓶和固相萃取柱连接,再经固相萃取柱同溶剂瓶连接;瓶与瓶之间形成可抽取真空的贯通腔体;真空泵抽取时通过不同固相萃取柱连接的阀门接口调整开闭,对不同液体中的物质进行吸附、洗脱、采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巧妙、集成度高、操作简单、样品处理量大的便携式固相萃取装置,可为消防救援现场样品检测分析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术支持。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救援现场用便携式固相萃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消防救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消防救援现场用便携式固相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经常用于火灾事故、危化品爆燃及泄露等消防救援现场的灭火、危化品稀释及洗消等,在使用水进行处置的过程中,消防救援现场中一些特征目标化合物会被携带进入水体,这些特征目标化合物有着很强的指向性,快速准确地检测鉴别这些化合物,对于查明事故原因、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然而,由于色谱、质谱等分析仪器对于检测样品有着特殊的要求,消防救援现场残留的水体因含水量高、杂质多等特点,通常无法直接用于许多科学仪器的检测分析,给水体中的化合物成分的检测鉴定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此,利用固相萃取技术提取消防救援现场水体中的特征目标化合物,使其适用于后续的检测分析工作,是解决上述困难问题的有效手段。对于消防救援现场水体样品,固相萃取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液体样品中的特征目标化合物吸附至固体吸附材料上,从而使特征目标化合物从水体中分离出来,再利用有机试剂将吸附于固体材料上的化合物进行洗脱,达到分离、提取和富集特征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0004]基于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商品化的固相萃取装置已被陆续研发生产,但是现有的固相萃取装置存在不够便携、样品处理量小、结构整体性差、处理步骤复杂等问题,无法满足消防救援现场液体样品快速分离提取的需要。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结构巧妙、操作简单、样品处理量大的便携式固相萃取装置,为消防救援现场样品检测分析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巧妙、集成度高、操作简单、样品处理量大的的消防救援现场用便携式固相萃取装置。
[0006]本技术所提供的消防救援现场用便携式固相萃取装置,包括装置箱、横向隔板、竖向隔板、分隔平板、盖板组件、真空与正压两用泵、废液瓶、回收瓶、样品瓶和溶剂瓶;
[0007]所述装置箱包括上开口的箱体和盖合在箱体开口上的箱盖;横向隔板设置于箱体开口位置且覆盖整个开口,竖向隔板竖直设置于箱体中,将箱体分隔为左下空间区域和右下空间区域;所述横向隔板位于左下空间区域上的隔板部分设置为可独立向上翻起的盖板组件;所述分隔平板水平设置于右下空间区域中,将右下空间区域分隔为互相密封隔离的上、下层空间;
[0008]所述溶剂瓶固定设置于箱盖内侧;
[0009]所述真空与正压两用泵和废液瓶设置于装置箱的左下空间区域;回收瓶和样品瓶和设置于装置箱的右下空间区域,回收瓶位于下层空间;样品瓶位于上层空间;
[0010]所述废液瓶顶部设有两个瓶体导气接口和一个瓶体导液接口;所述回收瓶顶部设有一个瓶体导气接口和一个瓶体导液接口;
[0011]所述盖板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盖板组件的阀门接口;阀门接口上端设有独立可拔插式的固相萃取柱接口阀门,阀门接口下端分别与一导管连接,各个导管汇聚于一个导通接口;导通接口再与废液瓶的瓶体导液接口通过导管连接;在废液瓶内,瓶体导液接口还设有一垂直向下的导液管,延伸至废液瓶瓶底;
[0012]所述废液瓶中,一个瓶体导气接口和真空与正压两用泵的通气口通过导管连接;另一个瓶体导气接口和回收瓶的瓶体导气接口通过导管连接;
[0013]所述横向隔板位于右下空间区域上的隔板部分,其上设置有若干个可独立打开的采样压盖;采样压盖下设置有若干软质的水平导管,每个水平导管一端对应到一个采样压盖,每个水平导管另一端汇聚到另一个导通接口,导通接口再通过导管连接到回收瓶的瓶体导液接口,瓶体导液接口还设有一垂直向下的导液管,延伸至回收瓶瓶底;
[0014]每一个所述采样压盖上设置有贯穿采样压盖的采样孔,采样孔上设有阀门接口;另外,对应每一个采样压盖,还设有导通针和导气针;
[0015]所述导通针下端穿过采样孔,导通针上端通过阀门接口和固相萃取柱接口阀门连接;
[0016]所述导气针为一个90度弯折中空针管,针头一段垂直朝下,针尾一段水平设置,设置于采样压盖下方;导气针的针尾同对应其所在的采样压盖的软质水平导管一端对接;
[0017]所述回收瓶设置于右下空间区域的下层空间中,所述分隔平板上预设孔洞,供回收瓶的瓶体导液接口和导通接口连接的导管穿过;
[0018]所述样品瓶有若干个,分别设置于分隔平板上、且在采样压盖下相对应的位置;样品瓶瓶口设有有密闭作用的橡胶瓶盖,橡胶瓶盖能被导通针和导气针插入并穿过。
[0019]本技术中,所述盖板组件和采样压盖分别通过转动轴同横向隔板转动连接,使盖板组件和采样压盖能盖合在横向隔板上,也能够向上翻起。
[0020]本技术中,位于废液瓶内同真空与正压两用泵对接的瓶体导气接口处和回收瓶内的瓶体导气接口处,均设有防倒流阀(防液体吸入部件);
[0021]所述防倒流阀包括固定盒和浮子;固定盒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开孔;浮子设置于固定盒中,在受液体浮力作用下能够沿固定盒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0022]所述固定盒顶部开孔同瓶体导气接口密封连接;当废液瓶与回收瓶中液体将满的时候,液体从固定盒底部开孔进入固定盒内,浮起浮子,浮子浮到固定盒顶部时能顶住密闭固定盒顶部开孔,从而防止液体被倒吸入瓶体导气接口内。
[0023]本技术中,所述固定盒的侧壁也设有若干辅助开孔,辅助液体快速流入固定盒中,也能在真空与正压两用泵运行抽真空时,作为辅助通气开孔,保证气流快速通过。
[0024]本技术中,废液瓶与回收瓶底部和装置箱底部密封固定连接,且两者相应底部位置设有贯穿孔,贯穿孔上设有底部放液阀,用于放空废液瓶与回收瓶中存在的废液;无需拿出废液瓶与回收瓶。
[0025]本技术中,导通针针体上设有硅胶卡套接口,能挤压插入阀门接口中,是便于导通针和阀门接口密封固定对接。
[0026]本技术的工作方式如下。
[0027]1、吸附化合物:将新的固相萃取柱下端插到盖板组件上的固相萃取柱接口阀门上,打开盖板组件上的固相萃取柱接口阀门,关闭采样压盖上的固相萃取柱接口阀门;将消防现场采集的液体样品用容器直接从固相萃取柱上端开口倒入柱体,也可以通过导管引流进入固相萃取柱,方法是将导管一段与固相萃取柱上端开口密封连接,另一端插入液体样品中;在真空与正压两用泵的真空作用下,液体样品通过固相萃取柱后,依次经过固相萃取柱接口阀门、阀门接口、导通接口进入废液瓶;与此同时,液体样品中的化合物成分被吸附在固相萃取柱内的填料上。若废液瓶的液体过多达到快充满废液瓶的时候,由于防倒流阀作用,浮子在受液体浮力作用下上浮密闭堵住瓶体导气接口,泵无法抽取真空,停止工作,等待排液,从而防止液体吸入真空与正压两用泵内。
[0028]2、洗脱解析化合物:关闭盖板组件上的固相萃取柱接口阀门,取下已吸附有化合物的固相萃取柱,然后将固相萃取柱下端插到采样压盖上的固相萃取柱接口阀门上,固相萃取柱上端开口与导管一端密封连接,导管另一端插入溶剂瓶内的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救援现场用便携式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箱、横向隔板、竖向隔板、分隔平板、盖板组件、真空与正压两用泵、废液瓶、回收瓶、样品瓶和溶剂瓶;所述装置箱包括上开口的箱体和盖合在箱体开口上的箱盖;横向隔板设置于箱体开口位置且覆盖整个开口,竖向隔板竖直设置于箱体中,将箱体分隔为左下空间区域和右下空间区域;所述横向隔板位于左下空间区域上的隔板部分设置为可独立向上翻起的盖板组件;所述分隔平板水平设置于右下空间区域中,将右下空间区域分隔为互相密封隔离的上、下层空间;所述溶剂瓶固定设置于箱盖内侧;所述真空与正压两用泵和废液瓶设置于装置箱的左下空间区域;回收瓶和样品瓶设置于装置箱的右下空间区域,回收瓶位于下层空间,样品瓶位于上层空间;所述废液瓶顶部设有两个瓶体导气接口和一个瓶体导液接口;所述回收瓶顶部设有一个瓶体导气接口和一个瓶体导液接口;所述盖板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盖板组件的阀门接口;阀门接口上端设有独立可拔插式的固相萃取柱接口阀门,阀门接口下端分别与一导管连接,各个导管汇聚于一个导通接口;导通接口再与废液瓶的瓶体导液接口通过导管连接;在废液瓶内,瓶体导液接口还设有一垂直向下的导液管,延伸至废液瓶瓶底;所述废液瓶中,一个瓶体导气接口和真空与正压两用泵的通气口通过导管连接;另一个瓶体导气接口和回收瓶的瓶体导气接口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横向隔板位于右下空间区域上的隔板部分,其上设置有若干个可独立打开的采样压盖;采样压盖下设置有若干软质的水平导管,每个水平导管一端对应到一个采样压盖,每个水平导管另一端汇聚到另一个导通接口,导通接口再通过导管连接到回收瓶的瓶体导液接口,瓶体导液接口还设有一垂直向下的导液管,延伸至回收瓶瓶底;每一个所述采样压盖上设置有贯穿采样压盖的采样孔,采样孔上设有阀门接口;另外,对应每一个采样压盖,还设有导通针和导气针;所述导通针下端穿过采样孔,导通针上端通过阀门接口和固相萃取柱接口阀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海昕边福利施樑刘霞袁焱华毕研庚杨昀严攸高李淑华浦小海安瑞君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