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177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包括注射泵、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储液模块、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和混合模块;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包括A端口、B端口和C端口;储液模块包括D端口和E端口;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包括G端口、F端口、J端口、K端口和H端口;C端口通过管道与注射泵连通,A端口通过管道与D端口连通;B端口连通至稀释液储存装置;E端口与G端口通过管道连通;F端口连通至外部废液收集装置,J端口连通外部待稀释样品储存装置,K端口连通至大气,H端口经管道与混合模块连通;混合模块设有溢流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稀释过程考虑了管壁残留的情况,稀释精度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系统的使用方法。明还公开了上述系统的使用方法。明还公开了上述系统的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样品稀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液体样品进行分析时,往往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稀释,测试高浓度的试样一般采用稀释的方式,由于稀释过程存在系统误差,稀释次数越多,测量结果偏差越大。目前在线分析仪器常用的“蠕动泵—定量管—排阀”组合,重复稀释次数多,时间长效率低,稀释液使用量大。注射泵由于量程范围内任意体积进样且取样精确,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在此领域得到应用。但目前注射泵自动进样稀释的常规做法是:1、进样过程采用先进待稀释液再进稀释液的流程,由于储液模块多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盘管,长度较长导致管内有留余液体使待稀释液有较大的计量误差。因待稀释液进样的准确和稳定性是后续稀释过程的基础,待稀释液进样量越小,管壁残留对其影响越大。同时进稀释液前需清洗更新管路。
[0003]2、采用“注射泵—三通阀—储液模块—多通道选向阀”组合测试时,由于阀门开启和旋转瞬间对管路系统压力变化有较大影响,导致进样量波动、测量值偏差且重现性差的问题。
[0004]3、注射泵体系更适用于单次高精度稀释,对于超高浓度重复稀释需要增加混合室、暂存室等,增加了硬件设置的复杂性和硬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包括注射泵、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储液模块、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和混合模块;所述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包括A端口、B端口和C端口,所述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内,所述C端口与所述A端口或B端口连通;所述储液模块包括D端口和E端口;所述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包括G端口、F端口、J端口、K端口和H端口,所述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内,所述G端口可与所述F端口、J端口、K端口、H端口任意之一连通;所述C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注射泵连通,所述A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D端口连通;所述B端口连通至稀释液储存装置;所述E端口与所述G端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F端口连通至外部废液收集装置,所述J端口连通外部待稀释样品储存装置,所述K端口连通至大气,所述H端口经管道与所述混合模块连通;所述混合模块设有溢流口。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混合室和暂存室,即可以实现对超高浓度待稀释液进行精确的多倍稀释。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优选地,所述混合模块为比色分析模块。省去了独立的混合室,直接利用比色分析模块进行混合,节省了硬件结构,节省了成本;节省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效率。
[0010]优选地,在连通所述E端口与所述G端口的管道上设有液位检测模块。可以对管道内液体进行观测。
[0011]优选地,连接各端口的管道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盘管。
[0012]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模块及与其电联接的注射泵驱动模块、第一多通道选向阀驱动模块、第二多通道选向阀驱动模块;所述注射泵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注射泵做推进或抽吸动作;所述第一多通道选向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第一多通道选向阀调整C端口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多通道选向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调节与G端口连通的位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发送控制指令。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全自动的高精度稀释进样。
[0014]上述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同时进样稀释方法和反抽定量稀释方法。
[0015]同时进样稀释方法步骤如下:A100.初始化,利用稀释液对整个系统中各管路、第一多通道选向阀、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储液模块、进行冲洗,使得储液模块里充满稀释液,混合模块无液状态,第二多通道选向阀与混合模块之间的管路内充满空气,注射泵的活塞位于第一极限位置;A101.第一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A端口与C端口连通状态,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J端口与G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抽吸动作,将待稀释液抽至J端口处,停注射泵;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切换至F端口与G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推送动作直至注射泵的第一极限位置后停止,实现将储液模块中的残留液排至废液收集装置;A102.第一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B端口与C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抽吸动作至注射泵的第二极限位置停止,将稀释液吸入注射泵,并达到注射泵的最大容量;第一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A端口与C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推送动作,完成预设行程后停止,用以排出一部分稀释液作为清洗液对A端口至F端口之间的管路、储液模块及阀内通道进行清洗,注射泵停止推送后,注射泵活塞的可推进行程对应的容积即为可利用的稀释液体积;A103.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J端口与G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抽吸动作,抽取指定体积的待稀释液,注射泵结束抽吸动作后,注射泵活塞的可推进行程对应的容积与待稀释液和可利用稀释液两者的体积之和相对应;A104.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G端口与H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推送动作至注射泵的第一极限位置,即将全部待稀释液和可利用稀释液排至所述混合模块;A105. 根据需要,多次重复A102和A104步骤,实现多次定量追加稀释液至混合模块,直至获得所需稀释倍数。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精度高,排除了连接管路管壁残留的微量液体的影响,使得稀释精度得到提升,进而可以在待稀释液进样量很小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很高精度的稀释混合液。
[0017]进一步地,还可以做如下改进:在A105之后还包括A106,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G端口与K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抽取动作直至注射泵的第二极限位置,此时将空气抽至储液模块,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G端口与H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推送动作直至注射泵的第一极限位置,将空气推入混合模块,待稀释液和稀释液在混合模块内通过空气鼓泡的方式,实现搅拌混合,获得所需稀释倍数的混合液样品。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方案,可以将第二多通道选向阀与混合模块之间连接管路上的管壁残留液也消除掉,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精度,而且可以实现对混合液的搅拌功能,使得混合液被稀释的更加均匀。
[0019]反抽定量稀释过程步骤如下:B101.第一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A端口与C端口连通状态,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G端口与H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抽吸动作,将混合模块中的混合液全部反抽至储液模块,若混合液体积大于储液模块的容积,则将多余混合液排至废液收集装置,储液模块内保留最后一次抽取的混合液;B102.第一多通道选向阀仍处于A端口与C端口连通状态,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F端口与G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推送动作,排出一部分混合液至废液收集装置,丢弃位于管路头部位置的混合液,注射泵停止;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G端口与H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推送动作,将设定体积的混合液排入混合模块,注射泵停止;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再次设置至F端口与G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推送动作直至第一极限位置,将剩余的混合液排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泵、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储液模块、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和混合模块;所述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包括A端口、B端口和C端口,所述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内,所述C端口与所述A端口或B端口连通;所述储液模块包括D端口和E端口;所述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包括G端口、F端口、J端口、K端口和H端口,所述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内,所述G端口可与所述F端口、J端口、K端口、H端口任意之一连通;所述C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注射泵连通,所述A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D端口连通;所述B端口连通至稀释液储存装置;所述E端口与所述G端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F端口连通至外部废液收集装置,所述J端口连通外部待稀释样品储存装置,所述K端口连通至大气,所述H端口经管道与所述混合模块连通;所述混合模块设有溢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模块为比色分析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连通所述E端口与所述G端口的管道上设有液位检测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各端口的管道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盘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及与其电联接的注射泵驱动模块、第一多通道选向阀驱动模块、第二多通道选向阀驱动模块;所述注射泵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注射泵做推进或抽吸动作;所述第一多通道选向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第一多通道选向阀调整C端口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多通道选向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调节G端口连通的位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发送控制指令。6.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高精度进样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同时进样稀释步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00.初始化,利用稀释液对整个系统中各管路、第一多通道选向阀、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储液模块进行冲洗,使得储液模块里充满稀释液,混合模块无液状态,第二多通道选向阀与混合模块之间的管路内充满空气,注射泵的活塞位于第一极限位置;A101.第一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A端口与C端口连通状态,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J端口与G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抽吸动作,将待稀释液抽至J端口处,停注射泵;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切换至F端口与G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推送动作直至注射泵的第一极限位置后停止,实现将储液模块中的残留液排至废液收集装置;A102.第一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B端口与C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抽吸动作至注射泵的第二极限位置停止,将稀释液吸入注射泵,并达到注射泵的最大容量;第一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A端口与C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推送动作,完成预设行程后停止,用以排出一部分稀释液作为清洗液对A端口至F端口之间的管路、储液模块及阀内通道进行清洗,注射泵停止推送后,注射泵活塞的可推进行程对应的容积即为可利用的稀释液体积;
A103.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J端口与G端口连通状态;启动注射泵做抽吸动作,抽取指定体积的待稀释液,注射泵结束抽吸动作后,注射泵活塞的可推进行程对应的容积与待稀释液和可利用稀释液两者的体积之和相对应;A104.第二多通道选向阀设置至G端口与H端口连通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崔章林王春杏夏军王艳红李振忠于兆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润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