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沙正月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乌鳢养殖的鱼池自清洗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166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乌鳢养殖的鱼池自清洗水循环装置,属于鱼池清理技术领域。一种基于乌鳢养殖中鱼池自清洗的水循环装置,包括:鱼池、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抽水管、气囊,所述鱼池采用搭建或一体成型制成的鱼池,所述鱼池顶端安装进水管,所述鱼池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与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管与第一排水管插接配合在凹槽内部与排水口连通,在所述第二排水管与第一排水管之间安装排水调节阀,利用水位控制气囊的高度,控制排水调节阀的启闭,鱼池底部由抽水管抽水,对废水及排泄物进行统一清理。行统一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乌鳢养殖的鱼池自清洗水循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池清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乌鳢养殖的鱼池自清洗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乌鳢即黑鱼,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其营养价值丰富,肉质含有大量蛋白质,据测定,100克黑鱼肉中含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灰分1.2克,钙57毫克,磷163毫克,铁0.5毫克,水分77.9克;含热量383.5千焦。其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7.36%,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16%左右,从营养学角度分析,黑鱼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
[0003]黑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可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食用乌鳢历史悠久,近几年,为顺应国内外贸易市场的需要,许多地区开展了人工养殖黑鱼的科研与养殖实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苗种繁育技术与人工配合专用饲料的突破,为黑鱼养殖业走向商品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0004]黑鱼属于肉食性鱼类,养殖时需投放小鱼小虾等作为饲料,因此很容易造成水质污染,需要进行消毒,换水以及定期捕捞,避免黑鱼发病以及自相残杀。
[0005]现在市面黑鱼养殖更加广泛,一些企业推出搭建式鱼池进行养鱼技术的推广,实现多鱼池同步养殖,消毒换水方便,病毒感染范围小,可实现100%的水循环利用,因此受到更多养殖户的关注。
[0006]本申请在基于对现有鱼池养殖技术的研究,根据黑鱼对水质的要求高,养殖用水易变质,以及排泄物及饵料杂质堆积不易清理等养殖问题,设计提供了无泵式换水自清理方式的一种基于乌鳢养殖的鱼池自清洗水循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黑鱼养殖时水易变质,以及排泄物及饵料杂质堆积不易清理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乌鳢养殖的鱼池自清洗水循环装置。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基于乌鳢养殖中鱼池自清洗的水循环装置,包括:
[0010]鱼池,采用搭建或一体成型制成的鱼池,所述鱼池通过支腿架起,所述鱼池顶端安装进水管,所述鱼池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开设有排水口;
[0011]第一排水管,固定于凹槽内部与排水口连通用于污水的排放,所述第一排水管内部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第一排水管上下两层由其中部连通;
[0012]第二排水管,由上方插入第一排水管内部,所述第二排水管将第一排水管上层分隔成内外两侧,所述第二排水管于第一排水管内部开设有多个连通槽,所述第二排水管内部设有活塞;
[0013]抽水管,分布于鱼池底部用于抽水及排泄物,多个所述抽水管均匀分布并与第一排水管的上层连接;
[0014]气囊,放置于水面上,通过水位高度控制活塞移动完成排水启闭,所述气囊外侧套设有网罩,所述网罩底端与第二排水管连接,所述气囊与活塞连接;
[0015]所述鱼池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安装有渔网;所述第一排水管上层围绕连通槽设有排水调节阀,所述排水调节阀与活塞活动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抽水管上呈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进水口,所述抽水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抽水管背对进水口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第一排水管连接固定,所述抽水管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底端呈敞口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底端外侧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防水管,所述防水管顶面与凹槽槽口齐平,所述防水管底端与凹槽底面连接固定,所述防水管底面设有旋转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排水管中部上下连通处向上凸出设置有锥形管,所述旋转调节机构与锥形管的底端连接固定。
[0018]优选的,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水轮箱、转轴、挡板,所述水轮箱通过支架与防水管底面连接固定,多个所述挡板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于水轮箱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防水管底面并向上延伸至水轮箱内部并与多个挡板连接固定。
[0019]优选的,所述旋转调节机构还包括齿轮A、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固定于第一排水管底端内壁上,所述齿轮A与弧形齿条啮合连接,所述水轮箱沿侧边对称连接有连接管,一个所述连接管连接固定于第一排水管中部与锥形管连通,另一个所述连接管穿过防水管底端与排水口连接固定。
[0020]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水管将锥形管罩设于其内部,多个所述连通槽呈上下分层设置,所述锥形管顶端与位于下方的连通槽底面齐平,所述锥形管顶端外侧与位于下方的连通槽间隙处有滤网。
[0021]优选的,所述排水调节阀包括环形限位板,两个所述环形限位板平行分布于第一排水管上层外侧,两个所述环形限位板的间距与位于下方的所述连通槽高度相同,位于下方的所述环形限位板中部开设有环形水槽,所述环形水槽底面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顶面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环形水槽及位于上方的环形限位板延伸至其上方,位于上方的所述环形限位板顶面相对于连接杆外侧的部位固定有弹簧,位于上方的所述环形限位板上固定导向杆,位于上方的所述环形限位板上方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导向杆穿过第一限位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弹簧顶部均与第一限位板底面连接固定。
[0022]优选的,位于上方的所述连通槽内部活动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延伸至第二排水管内部并向下弯折呈L型结构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环形限位板顶面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穿过有绳索,所述绳索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板底面及调节板底面连接固定。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乌鳢养殖的鱼池自清洗水循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利用水位高度调节控制进行无泵式的自动换水或清理鱼池,具体是利用气囊与第二排水管内部的活塞连接,依靠活塞与排水调节阀活动连接进行控制其启闭,在换水或清理鱼池时,通过提升鱼池水位,使气囊与活塞上浮,让排水调节阀进行排水,并在水位平稳后自动闭合,实现鱼池换水及清理同步。
[0025]专利技术采用将第一排水管活动设置于防水管内部,防水管内部的旋转调节机构与第一排水管连通,利用回流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反向驱动第一排水管转动,凭借第一排水管的转动,实现多个抽水管在鱼池底部旋转,对排泄物进行充分的收集。
[0026]本专利技术中,锥形管顶端与位于下方的连通槽底面齐平,并在锥形管顶端外侧与位于下方的连通槽间隙处安装有滤网;两个环形限位板的间距与位于下方的所述连通槽高度相同,以及与排水口连接固定的连接管其与水轮箱时管口与水轮箱的内部高度相同等设置均是沿水流方向进行了充分的无遮挡设置,避免了污水的排泄物堆积在排水过程中。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鱼池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鱼池侧边剖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网罩、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及防水管同时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乌鳢养殖中鱼池自清洗的水循环装置,包括:鱼池(1),采用搭建或一体成型制成,所述鱼池(1)通过支腿架起,所述鱼池(1)顶端安装进水管(101),所述鱼池(1)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102),所述凹槽(102)内部开设有排水口(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排水管(2),安装于凹槽(102)内部与排水口(103)连通用于污水的排放,所述第一排水管(2)内部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第一排水管(2)上下两层由其中部连通;第二排水管(3),由上方插入第一排水管(2)内部,所述第二排水管(3)将第一排水管(2)上层分隔成内外两侧,所述第二排水管(3)于第一排水管(2)内部开设有多个连通槽(301),所述第二排水管(3)内部设有活塞(302);抽水管(4),分布于鱼池(1)底部用于抽水及排泄物,多个所述抽水管(4)均匀分布并与第一排水管(2)的上层连接;气囊(5),放置于水面上,通过水位高度控制活塞(302)移动完成排水启闭,所述气囊(5)外侧套设有网罩(501),所述网罩(501)底端与第二排水管(3)连接,所述气囊(5)与活塞(302)连接;所述鱼池(1)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安装有渔网;所述第一排水管(2)上层围绕连通槽(301)设有排水调节阀(7),所述排水调节阀(7)与活塞(302)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乌鳢养殖的鱼池自清洗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4)上呈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进水口(401),所述抽水管(4)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抽水管(4)背对进水口(401)设有支撑板(402),所述支撑板(402)与第一排水管(2)连接固定,所述抽水管(4)与支撑板(40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乌鳢养殖的鱼池自清洗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2)底端呈敞口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2)底端外侧套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防水管(8),所述防水管(8)顶面与凹槽(102)槽口齐平,所述防水管(8)底端与凹槽(102)底面连接固定,所述防水管(8)底面设有旋转调节机构(9),所述第一排水管(2)中部上下连通处向上凸出设置有锥形管(201),所述旋转调节机构(9)与锥形管(201)的底端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乌鳢养殖的鱼池自清洗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机构(9)包括水轮箱(901)、转轴(902)、挡板(903),所述水轮箱(901)通过支架与防水管(8)底面连接固定,多个所述挡板(903)呈环形等间距分布于水轮箱(901)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正月薛业静李进村
申请(专利权)人:沙正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