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车的牵引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158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1
一种消防车的牵引救援装置,属于消防车辆技术领域。消防车包括车架前大梁和车架后大梁,两者彼此前后平行;尾保险杠,其前端左侧及后端左侧各通过一尾保险杠固定连接臂分别与车架前大梁以及车架后大梁连接;清障装置包括引绳座固定架、绞车机构、引绳机构、滑轮机构、牵引绳限位机构和一组导绳机构,引绳座固定架固定在车架前大梁与车架后大梁的右端之间,绞车机构设在引绳机构上,引绳机构固定在引绳座固定架上,滑轮机构设在引绳座固定架的右侧,牵引绳限位机构与引绳座固定架的前侧左端固定,一组导绳机构位于牵引绳限位机构的左侧且与车架前大梁固定。减小绞车机构的功率,节省能耗;保障清障牵引绳的使用寿命;体现清障选择的灵活性。择的灵活性。择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车的牵引救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消防车的牵引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前述的牵引救援装置的功用主要但并非绝对限于清除影响救援、影响道路通行的障碍物,障碍物包括人为设置的各种桩柱墩杠和诸如由地震、山体滑坡之类的情形引起的建筑物倒塌、山体滚石、树林偏倾或横卧,等等,如果不能及时地将障碍物清除,那么毫无疑问会耽误抢险救灾的宝贵时间以及影响抢险救灾的效果。又如,如果缺乏专用的牵引救援装置清障,那么只能由人力清障,一方面清障效率低,另一方面清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再一方面同样会延误抢险救灾的时机。由前述可知,清障属于救援范畴。
[0003]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大量见诸与消防车的清除装置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2255388Y(道路清障车)、CN2443991Y(雪路清障车)、CN201442539U(一种新型清障车托具)、CN201626792U(清障车卷物自动控制装置)、CN102211539B(微型道路牵引清障车)、CN201970910U(带滚动体的平板清障车)、CN203020152U(用于道路的清障车)、CN103074911B(消防车的道路清障装置)、CN104175938A(火灾现场清障车)、CN104190027A(消防车的清障装置及消防车)和CN204319583U(设有电动牵引装置的消防车),等等。
[0004]典型的如CN104724621B推荐的“消防车的电动绞盘装置”,该专利客观上能体现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三个方面的技术效果并且还具有结构相对简单的长处,但是存在以下缺憾:由于在清障时由牵引绞盘通过牵引绳直接牵引障碍物,因而所需牵引力大,需由足够功率的绞盘机构(也可称“绞车机构”,以下同)电动绞盘电机支持,于是不利于减小功耗;由于在清障牵引过程中,牵引绳与静态设置的导绳辊之间的摩擦阻力大,一方面会致使牵引绳以及导绳辊两者俱损,另一方面清障牵引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清障牵引方式只能表现为车尾牵引(即后牵引),因而对不同情形下的障碍物的清除方式具有挑剔性。鉴于前述状况,仍有改进的必要,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减小绞车机构的功率而得以节省能耗、有利于显著减小牵引绳在牵引过程中与过渡导向部件之间的摩擦力而得以良好地保障牵引绳的使用寿命、有益于依据障碍物的所处位置合理选择清障牵引方向而得以体现良好的清障灵活性的消防车的牵引救援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消防车的牵引救援装置,所述的消防车包括一车架前大梁和一车架后大梁,该车架前大梁与车架后大梁在长度方向彼此前后平行;一尾保险杠,该尾保险杠的前端左侧以及后端左侧各通过一尾保险杠固定连接臂分别与所述车架前大梁以及车架后大梁固定连接;所述清障装置包括一引绳座固定架、一绞车机构、一引绳机构、一滑轮机构、一牵引绳限位机构和一组导绳机构,引绳座固定架固定在所述车架前大梁与车架后大梁的右端之间,并且还与所述尾保险杠固定连接臂的相向一侧固定,绞
车机构设置在引绳机构上,引绳机构固定在引绳座固定架上,滑轮机构设置在引绳座固定架的右侧,牵引绳限位机构与所述引绳座固定架的前侧左端固定,一组导绳机构位于牵引绳限位机构的左侧并且以间隔状态与所述车架前大梁固定。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车架前大梁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固定有一车架前大梁副梁,而在所述车架后大梁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固定有一车架后大梁副梁;在车架前大梁副梁与车架后大梁副梁的右端相向一侧之间固定有一副梁连结横梁;位于所述尾保险杠的前端左侧的所述尾保险杠固定连接臂的左端与所述车架前大梁的右端前侧固定,而位于尾保险杠的后端左侧的尾保险杠固定连接臂的左端与所述车架后大梁的右端后侧固定;所述引绳座固定架包括一固定架底板、一固定架前侧板、一固定架后侧板、一固定架右侧板和一蔽护横梁,固定架底板固定在固定架前侧板与固定架后侧板的相向一侧的下部之间,固定架前侧板的上部与所述车架前大梁的右端前侧下部固定,固定架后侧板的上部与所述车架后大梁的右端后侧下部固定,固定架右侧板在对应于所述固定架底板的长度方向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固定架前侧板与固定架后侧板的右端相向一侧之间,并且在该固定架右侧板上开设有一固定架右侧板第一牵引绳孔Ⅰ和一固定架右侧板第二牵引绳孔Ⅱ,蔽护横梁对应于固定架右侧板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并且该蔽护横梁的前端与所述车架前大梁的右端后侧固定,而蔽护横梁的后端与所述车架后大梁的右端前侧固定,其中,由所述固定架底板、固定架前侧板、固定架后侧板以及固定架右侧板共同配合而形成的空间构成为引绳机构腔,该引绳机构腔的左侧以及上部形成敞口;所述引绳机构连同所述绞车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引绳机构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底板上;所述滑轮机构在位于所述固定架右侧板第一牵引绳孔Ⅰ与固定架右侧板第二牵引绳孔Ⅱ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右侧板的右侧;所述牵引绳限位机构与所述固定架前侧板的左端固定。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引绳机构包括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绞车后支承座固定架、引绳辊筒支承架、支承座固定架左固定连接横梁、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引绳架滑轮、引绳架和引绳轮,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在所述引绳机构腔内与所述固定架底板固定,绞车后支承座固定架在对应于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的后方的位置同样在引绳机构腔内与固定架底板固定,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固定在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的右端与绞车后支承座固定架的右端相向一侧之间,在该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的长度方向的右侧构成有一引绳辊筒支承架配合腔,并且在该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引绳孔,引绳辊筒支承架设置在引绳辊筒支承架配合腔内并且通过设置在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的右侧面的引绳辊筒支承架固定块与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固定,在引绳辊筒支承架的右侧并且循着引绳辊筒支承架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引绳辊筒支承架腔,并且在引绳辊筒支承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一引绳辊筒支承架引绳通孔,该引绳辊筒支承架引绳通孔与所述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引绳孔相对应,在引绳辊筒支承架的所述引绳辊筒支承腔架内以纵向平行状态转动地设置有一对牵引绳引导辊筒,该对牵引绳引导辊筒分别位于所述引绳辊筒支承架引绳通孔的两侧,并且一对牵引绳引导辊筒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清障牵引绳限位导向腔,支承座固定架左固定连接横梁固定在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与绞车后支承座固定架的左端相向一侧之间,引绳架滑轮在对应于支承座固定架左固定连接横梁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引绳架滑轮座上,而该引绳架滑轮座与引绳架的左端固定,引绳架的右端同时与
所述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以及引绳辊筒支承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铰接,在引绳架的中部构成有一引绳轮腔,引绳轮通过引绳轮轴转动地设置在引绳轮腔内;所述绞车机构设置在所述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与绞车后支承座固定架的上部之间。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车的牵引救援装置,所述的消防车包括一车架前大梁(1)和一车架后大梁(2),该车架前大梁(1)与车架后大梁(2)在长度方向彼此前后平行;一尾保险杠(3),该尾保险杠(3)的前端左侧以及后端左侧各通过一尾保险杠固定连接臂(31)分别与所述车架前大梁(1)以及车架后大梁(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障装置包括一引绳座固定架(4)、一绞车机构(5)、一引绳机构(6)、一滑轮机构(7)、一牵引绳限位机构(8)和一组导绳机构(9),引绳座固定架(4)固定在所述车架前大梁(1)与车架后大梁(2)的右端之间,并且还与所述尾保险杠固定连接臂(31)的相向一侧固定,绞车机构(5)设置在引绳机构(6)上,引绳机构(6)固定在引绳座固定架(4)上,滑轮机构(7)设置在引绳座固定架(4)的右侧,牵引绳限位机构(8)与所述引绳座固定架(4)的前侧左端固定,一组导绳机构(9)位于牵引绳限位机构(8)的左侧并且以间隔状态与所述车架前大梁(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车的牵引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前大梁(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固定有一车架前大梁副梁(11),而在所述车架后大梁(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固定有一车架后大梁副梁(21);在车架前大梁副梁(11)与车架后大梁副梁(21)的右端相向一侧之间固定有一副梁连结横梁(12);位于所述尾保险杠(3)的前端左侧的所述尾保险杠固定连接臂(31)的左端与所述车架前大梁(1)的右端前侧固定,而位于尾保险杠(3)的后端左侧的尾保险杠固定连接臂(31)的左端与所述车架后大梁(2)的右端后侧固定;所述引绳座固定架(4)包括一固定架底板(41)、一固定架前侧板(42)、一固定架后侧板(43)、一固定架右侧板(44)和一蔽护横梁(45),固定架底板(41)固定在固定架前侧板(42)与固定架后侧板(43)的相向一侧的下部之间,固定架前侧板(42)的上部与所述车架前大梁(1)的右端前侧下部固定,固定架后侧板(43)的上部与所述车架后大梁(2)的右端后侧下部固定,固定架右侧板(44)在对应于所述固定架底板(41)的长度方向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固定架前侧板(42)与固定架后侧板(43)的右端相向一侧之间,并且在该固定架右侧板(44)上开设有一固定架右侧板第一牵引绳孔Ⅰ(441)和一固定架右侧板第二牵引绳孔Ⅱ(442),蔽护横梁(45)对应于固定架右侧板(44)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并且该蔽护横梁(45)的前端与所述车架前大梁(1)的右端后侧固定,而蔽护横梁(45)的后端与所述车架后大梁(2)的右端前侧固定,其中,由所述固定架底板(41)、固定架前侧板(42)、固定架后侧板(43)以及固定架右侧板(44)共同配合而形成的空间构成为引绳机构腔(46),该引绳机构腔(46)的左侧以及上部形成敞口;所述引绳机构(6)连同所述绞车机构(5)在对应于所述引绳机构腔(46)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底板(41)上;所述滑轮机构(7)在位于所述固定架右侧板第一牵引绳孔Ⅰ(441)与固定架右侧板第二牵引绳孔Ⅱ(442)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右侧板(44)的右侧;所述牵引绳限位机构(8)与所述固定架前侧板(42)的左端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车的牵引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绳机构(6)包括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61)、绞车后支承座固定架(62)、引绳辊筒支承架(63)、支承座固定架左固定连接横梁(64)、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65)、引绳架滑轮(66)、引绳架(67)和引绳轮(68),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61)在所述引绳机构腔(46)内与所述固定架底板(41)固定,绞车后支承座固定架(62)在对应于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61)的后方的位置同样在引绳机构腔(46)内与固定架底板(41)固定,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65)固定在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61)的右端与绞车后支承座固定架(62)的右端相向一侧之间,在该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65)的长度方向的右侧构成有一引绳辊筒支承架配合腔(651),并且
在该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65)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引绳孔(652),引绳辊筒支承架(63)设置在引绳辊筒支承架配合腔(651)内并且通过设置在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65)的右侧面的引绳辊筒支承架固定块(631)与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65)固定,在引绳辊筒支承架(63)的右侧并且循着引绳辊筒支承架(63)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引绳辊筒支承架腔(632),并且在引绳辊筒支承架(6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一引绳辊筒支承架引绳通孔(633),该引绳辊筒支承架引绳通孔(633)与所述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引绳孔(652)相对应,在引绳辊筒支承架(63)的所述引绳辊筒支承腔架(632)内以纵向平行状态转动地设置有一对牵引绳引导辊筒(634),该对牵引绳引导辊筒(634)分别位于所述引绳辊筒支承架引绳通孔(633)的两侧,并且一对牵引绳引导辊筒(634)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清障牵引绳限位导向腔(6341),支承座固定架左固定连接横梁(64)固定在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61)与绞车后支承座固定架(62)的左端相向一侧之间,引绳架滑轮(66)在对应于支承座固定架左固定连接横梁(64)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引绳架滑轮座(661)上,而该引绳架滑轮座(661)与引绳架(67)的左端固定,引绳架(67)的右端同时与所述支承座固定架右固定连接横梁(65)以及引绳辊筒支承架(6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铰接,在引绳架(67)的中部构成有一引绳轮腔(671),引绳轮(68)通过引绳轮轴(681)转动地设置在引绳轮腔(671)内;所述绞车机构(5)设置在所述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61)与绞车后支承座固定架(62)的上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防车的牵引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车机构(5)包括绞车前支座(51)、绞车后支座(52)、绞车轴(53)、液压油马达(54)、减速机(55)、上挡绳辊(56)、右挡绳板(57)和清障牵引绳(58),绞车前支座(51)的底部与所述绞车前支承座固定架(61)的顶部固定,绞车后支座(52)的底部与所述绞车后支承座固定架(62)的顶部固定,绞车轴(53)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绞车前支座(51)上,而后端转动地支承在绞车后支座(52)上,液压油马达(54)与消防车车载液压油路控制系统油路连接,该液压油马达(54)以水平卧置状态固定在绞车前支座(51)的前侧并且与减速机(55)控制连接,而减速机(55)固定在绞车后支座(52)的后侧,并且与绞车轴(53)传动连接,上挡绳辊(56)以水平状态对应于绞车轴(53)的左上方,该上挡绳辊(56)的前端转动地支承在上挡绳辊前支架(561)上,该上挡绳辊前支架(561)固定在上挡绳辊支架座(5611)的前侧上部,上挡绳辊(56)的后端转动地支承在上挡绳辊后支架(562)上,该上挡绳辊后支架(562)固定在上挡绳辊支架座(5611)的后侧部,并且该上挡绳辊支架座(5611)的下部固定在绞车前支座(51)与绞车后支座(52)的左端相向一侧之间,右挡绳板(57)以水平状态对应于绞车轴(53)的右侧并且该右挡绳板(57)的前端与绞车前支座(51)的右侧固定,而右挡绳板(57)的后端与绞车后支座(52)的右侧固定,清障牵引绳(58)的一端固定在绞车轴(53)上,中部卷绕或退出绞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