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51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吸引套管技术领域的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包括吸引内管,吸引内管侧壁套接有吸引外管,吸引外管侧壁开设有多组吸收孔,吸引外管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管接头,吸引外管靠近外管接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手持柄,手持柄设置有内螺纹,吸引外管靠近外管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内螺纹和外螺纹契合,手持柄远离吸引外管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内管接头,手持柄侧壁开设有圆孔,且圆孔贯穿手持柄并延伸至内管接头内部,圆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调节杆和调节球可以谁是控制调节内管的吸力大小,且在尾部设置有双接头,可以将烟雾和手术术野血液和冲洗液分开收集,提高收集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


[0001]本技术涉及吸引套管
,具体为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

技术介绍

[0002]手术烟雾是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电外科设备、激光刀、超声手术刀等进行电切、电凝止血、组织消融时,使细胞内压力升高-细胞膜破裂-细胞体液被蒸发产生,同时高温使组织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燃烧碳化产生的大量烟雾并释放于空气。手术烟雾中含有600多种化学成分目前测出的有多环芳烃,苯,甲烷,甲醛,CO和氰化氢等十几种化学成分,其中芳香族化合物是手术烟雾难闻的原因。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一项研究估计,医务人员接触烟雾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70年终生癌症风险是接触安全水平者的117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外科设备和技术已在手术领域广泛应用,产生的大量烟雾对手术环境空气带来严重污染,研究表明,整形外科手术室内一天产生的烟雾是27

30支香烟的危害,虽然有许多现有的排烟装置,但实际应用困难,如噪音、注意力分散和空间有限,以及缺乏对手术烟雾危害的了解,使许多外科医生无法使用这些装置。
[0003]现有的吸引套管只有前端一个吸孔,在浓烈烟雾产生后即使将中心负压的吸力开到最大值也难以将烟雾快速吸除,并且中心负压由于各种原因常引起堵塞的现象,进而使烟雾弥散到空气之中。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包括吸引内管,所述吸引内管侧壁套接有吸引外管,所述吸引外管侧壁开设有多组吸收孔,所述吸引外管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管接头,所述吸引外管靠近外管接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手持柄,所述手持柄设置有内螺纹,吸引外管靠近外管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内螺纹和外螺纹契合,所述手持柄远离吸引外管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内管接头,所述手持柄侧壁开设有圆孔,且圆孔贯穿手持柄并延伸至内管接头内部,所述圆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在内管接头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球,且调节球直径和内管接头直径相同。
[0006]优选的,所述吸引内管是厚度为0.5mm的不锈钢材料制作成的管腔形状,长度为26cm,内径3mm,外径4mm。
[0007]优选的,所述吸引外管是厚度为0.5mm的不锈钢材料制作成的管腔形状,内径6mm,外径为7mm,长度为12cm。
[0008]优选的,所述吸收孔在吸引外管外侧壁呈蜂窝状分布,且吸收孔的开孔长度为7cm,并呈横向错位开孔。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球位于内管接头内部,并和内管接头内侧壁贴合,且调节球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调节孔。
[0010]优选的,所述吸引内管外侧壁和吸引外管内侧壁留有间隙。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调节杆和调节球可以谁是控制调节内管的吸力大小,且在尾部设置有双接头,可以将烟雾和手术术野血液和冲洗液分开收集,提高收集效率,并且改良后的吸引套管能在最小程度的妨碍医生的情况下,增加吸引烟雾面积快速吸除手术烟雾,将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后排除,减少病毒和细菌的弥散,改善手术室空气质量,减少医务人员的烟雾暴露,降低职业风险。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吸引内管;2、吸收孔;3、吸引外管;4、手持柄;5、调节杆;6、调节球;7、外管接头;8、内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请参考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包括吸引内管1,吸引内管1是厚度为0.5mm的不锈钢材料制作成的管腔形状,长度为26cm,内径3mm,外径4mm,吸引内管1可以吸收术野血液和冲洗液,吸引内管1侧壁套接有吸引外管 3,吸引内管1外侧壁和吸引外管3内侧壁留有间隙,吸引外管3是厚度为0.5mm的不锈钢材料制作成的管腔形状,内径6mm,外径为7mm,长度为12cm,吸引外管3侧壁开设有多组吸收孔2,吸收孔2在吸引外管3外侧壁呈蜂窝状分布,且吸收孔2的开孔长度为7cm,并呈横向错位开孔,吸引外管3侧壁设置的多组吸收孔2可以增加吸引烟雾的面积,提高对烟雾的吸引效率。
[0022]吸引外管3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管接头7,外管接头7可以和移动排烟系统连接,将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后排除,减少病毒和细菌的弥散,改善手术室空气质量,减少医务人员的烟雾暴露,降低职业风险,吸引外管3靠近外管接头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手持柄4,手持柄4设置有内螺纹,吸引外管3靠近外管接头7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内螺纹和外螺纹契合,手持柄4远离吸引外管3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内管接头8,内管接头8可以
和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将术野血液和冲洗液收集起来,手持柄4侧壁开设有圆孔,且圆孔贯穿手持柄4并延伸至内管接头8内部,圆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杆5,调节杆5在内管接头8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球6,且调节球6直径和内管接头8直径相同,调节球6位于内管接头8内部,并和内管接头8内侧壁贴合,且调节球6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调节孔,通过转动调节杆5会带动调节球6的转动,调节球6转动会带动调节孔位置发生改变,从而控制吸引内管1的吸引力大小。
[0023]整体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尾部的内管接头8,直接接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可以将术野血液和冲洗液收集起来,尾部的外管接头7和移动排烟系统连接,经移动排烟系统过滤后再将无害的气体排入手术室的环境中,减少病毒和细菌的弥散,改善手术室空气质量,减少医务人员的烟雾暴露,降低职业风险。
[002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包括吸引内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内管(1)侧壁套接有吸引外管(3),所述吸引外管(3)侧壁开设有多组吸收孔(2),所述吸引外管(3)侧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外管接头(7),所述吸引外管(3)靠近外管接头(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手持柄(4),所述手持柄(4)设置有内螺纹,吸引外管(3)靠近外管接头(7)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内螺纹和外螺纹契合,所述手持柄(4)远离吸引外管(3)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内管接头(8),所述手持柄(4)侧壁开设有圆孔,且圆孔贯穿手持柄(4)并延伸至内管接头(8)内部,所述圆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在内管接头(8)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球(6),且调节球(6)直径和内管接头(8)直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伟马燕兰雷璐敏张宇宏张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