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49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0
一种全向天线,包括连接杆和同轴电缆;所述连接杆设有至少八组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振子组件包括辐射振子和三个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和三个所述扼流管间隔均匀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辐射振子的顶侧设有一个所述扼流管,所述副座振子的底侧设有两个所述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设有馈电部;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且所述同轴电缆穿设于所述扼流管的内部和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所述辐射振子通过与所述馈电部与所述同轴电缆电性连接。本申请的全向天线具有功率容量大、增益高、方向图性能好以及性能稳定的特点。性能好以及性能稳定的特点。性能好以及性能稳定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向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全向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全向天线,即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360
°
都均匀辐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无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图上表现为有一定宽度的波束,一般情况下波瓣宽度越小,增益越高。全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应用于郊县大区制的站型,覆盖范围大。但是,现有的全向天线功率容量低、增益低,并且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向天线。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全向天线,包括连接杆和同轴电缆;所述连接杆设有至少八组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振子组件包括辐射振子和三个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和三个所述扼流管间隔均匀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辐射振子的顶侧设有一个所述扼流管,所述副座振子的底侧设有两个所述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设有馈电部;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且所述同轴电缆穿设于所述扼流管的内部和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所述辐射振子通过与所述馈电部与所述同轴电缆电性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辐射振子的外部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用于调节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馈电部之间的电性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辐射振子和三个所述扼流管之间的间隔为第一间隔;所述第一间隔的大小范围为1mm

3mm。
[0008]优选地,所述振子组件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大小范围为10mm

30mm。
[0009]优选地,还包括连接端座,所述连接端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端座的底端设有凹槽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卡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连接端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同轴电缆的底部穿过所述连接孔,延伸至所述连接端座的下方。
[0010]优选地,还包括保护管套;所述保护管套内部中空,所述保护管套的底端设有开口,所述保护管套的顶端密封;通过将所述开口套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外壁,使得所述保护管套安装于所述连接端座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申请的全向天线具有功率容量大、增益高、水平面全向、方向图性能好以及性能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全向天线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全向天线局部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振子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辐射振子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1中虚线圆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座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保护管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3]本申请中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全向天线,包括连接杆11和同轴电缆12;所述连接杆11设有至少八组振子组件13;所述振子组件1安装于所述连接杆11的外部;所述振子组件13包括辐射振子131和三个扼流管132;所述辐射振子131和三个所述扼流管132间隔均匀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杆11的外部;所述辐射振子131的顶侧设有一个所述扼流管132,所述副座振子的底侧设有两个所述扼流管132;所述辐射振子131的内部设有馈电部 1312;所述同轴电缆12与所述连接杆11平行设置,且所述同轴电缆12穿设于所述扼流管132的内部和所述辐射振子131的内部;所述辐射振子131通过与所述馈电部1312与所述同轴电缆12电性连接。
[0024]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辐射振子131和所述扼流管13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连接杆11固定连接,且八组所述振子组件13采用共轴结构设置,使得八组内所有的辐射振子131以并联馈电的方式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全向辐射特性和宽带驻波特性,也实现了承受大功率容量。所述辐射振子131 的内部设有与同轴电缆12电性连接的馈电部1312,使得所述辐射振子131通电。所述扼流管132用于抑制电流,防止电流外泄;更重要的是所述扼流管132的设置可以实现电流回流的反向切断和电流稳定,从而构成大功率全向天线结构。因此,本申请通过在所述连接杆11上设置八组振子组件13,使得全向天线实现了690

960MHZ的频率收发,并且本申请的全向天线具有功率容量大、增益高、水平面全向、方向图性能好以及性能稳定的特点。
[0025]具体地,所述辐射振子131的外部设有调节孔1311,所述调节孔1311用于调节所述同轴电缆12与所述馈电部1312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调节孔1311用于调节所述同轴电缆12与所述辐射振子131之间的连接,确保同轴电缆12与所述辐射振子131之间的阻抗匹配,从而使得电流平衡。
[0026]具体地,述辐射振子131和三个所述扼流管132之间的间隔为第一间隔L;所述第一间隔L的大小范围为1mm

3mm。所述第一间隔L设置目的在于优化驻波,确保全向天线能收发690

960MHZ的频率。
[0027]具体地,所述振子组件13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D;所述第二间隙D的大小范围为10mm

30mm。所述第二间隙D用于保证各个辐射振子131之间的间隔度。
[0028]更优地,还包括连接端座,所述连接端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槽141;所述连接端座的底端设有凹槽142和卡接部143;所述卡接部143的一端与所述凹槽142 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卡接部143设有连接孔1431,所述连接孔 1431贯通所述连接端座;所述连接杆11与所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槽141内;所述同轴电缆12的底部穿过所述连接孔1431,延伸至所述连接端座的下方。所述全向天线通过所述连接端座安装在外部结构中。
[0029]具体地,还包括保护管套15;所述保护管套15内部中空,所述保护管套 15的底端设有开口151,所述保护管套15的顶端密封;通过将所述开口151套设于所述安装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和同轴电缆;所述连接杆设有至少八组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振子组件包括辐射振子和三个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和三个所述扼流管间隔均匀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外部;所述辐射振子的顶侧设有一个所述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的底侧设有两个所述扼流管;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设有馈电部;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且所述同轴电缆穿设于所述扼流管的内部和所述辐射振子的内部;所述辐射振子通过与所述馈电部与所述同轴电缆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振子的外部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用于调节所述同轴电缆与所述馈电部之间的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振子和三个所述扼流管之间的间隔为第一间隔;所述第一间隔的大小范围为1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蕊新莫伟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盛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