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催化技术的抗菌登山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49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登山包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光催化技术的抗菌登山包,包括包体,在所述包体的正面缝合有小储物袋,在所述包体的背面缝合有背带,还包括塑料支撑片、连接绳和缓冲气囊;在所述包体的背面底端缝合有间隔分布的一号松紧带和二号松紧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登山包,通过设置的塑料支撑片和缓冲气囊,能够对包内物品进行柔性支撑,降低了颠簸对包内物品的影响;一号松紧带、二号松紧带和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提高携带登山包的稳定性,降低了登山包晃动的幅度,使得携带更加舒适,同时降低了沉重感;聚邻苯二酚乙胺的黏性可提高BiVO4光催化颗粒依附在锦纶织物上的稳定性,不易脱落、提高了抗菌的可靠性、方便后续加工。方便后续加工。方便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催化技术的抗菌登山包


[0001]本技术属于登山包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催化技术的抗菌登山包。

技术介绍

[0002]登山包指登山者的背包,顾名思义是登山者用来装载物资装备的背囊,登山背包是装带各种旅行物品的重要装备,是旅行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将登山背包、服装、食品、鞋及睡袋共列为野外旅行的五大要件,一个好的背包就是一个好的伙伴,旅行家们都非常重视并爱惜自己的登山背包,登山背包除用于登山,在其它探险运动(如漂流、穿越沙漠等)和长途旅行时也被广泛使用。
[0003]传统的登山包在使用时,在登山包内会存放大量物品,在长时间行走之后,并且随着行走时的颠簸,包内物品易散乱,尤其是物品之间易产生相互碰撞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催化技术的抗菌登山包,具有使用方便以及使用安全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催化技术的抗菌登山包,包括包体,在所述包体的正面缝合有小储物袋,在所述包体的背面缝合有背带,还包括塑料支撑片、连接绳和缓冲气囊,所述塑料支撑片分布在所述包体内并利用连接绳与所述包体的内底面相连,所述缓冲气囊分布在所述塑料支撑片与所述包体的内底面之间;在所述包体的背面底端缝合有间隔分布的一号松紧带和二号松紧带,在所述二号松紧带的自由端固定有使所述一号松紧带的自由端与所述二号松紧带相连的连接组件。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体为聚邻苯二酚乙胺锦纶织物,且在聚邻苯二酚乙胺锦纶织物内沉积有BiVO4光催化颗粒。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在所述二号松紧带的自由端,在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供所述一号松紧带贯穿的连接穿孔,在所述一号松紧带上开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定位穿孔,在所述连接块上安装有与所述定位穿孔相配合的弹性定位组件。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和复位弹簧,在所述连接块的外侧面固定有操作管,在所述操作管内与所述连接块上具有相通的导向穿孔,所述定位销贯穿所述导向穿孔后嵌入所述连接穿孔内,在所述导向穿孔端口内壁固定有一号限位环,在所述定位销上固定有二号限位环,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所述定位销上且处在所述一号限位环与所述二号限位环之间。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销的端部固定有T型操作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登山包,通过设置的塑料支撑片和缓冲气囊,能够对包内物品进行柔性支撑,降低了颠簸对包内物品的影响;一号松紧带、二号松紧带和连接组件的设置,能够提高携带登山包的稳定性,降低了登山包晃动
的幅度,使得携带更加舒适,同时降低了沉重感;聚邻苯二酚乙胺的黏性可提高BiVO4光催化颗粒依附在锦纶织物上的稳定性,不易脱落、提高了抗菌的可靠性、方便后续加工。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连接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连接组件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的包体部分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包体;2、小储物袋;3、背带;4、一号松紧带;5、二号松紧带;6、连接组件;7、连接块;8、连接穿孔;9、定位穿孔;10、弹性定位组件;11、操作管;12、导向穿孔;13、定位销;14、一号限位环;15、二号限位环;16、复位弹簧;17、T型操作柄;18、塑料支撑片;19、连接绳;20、缓冲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催化技术的抗菌登山包,包括包体1,在包体1的正面缝合有小储物袋2,在包体1的背面缝合有背带3,还包括塑料支撑片18、连接绳19和缓冲气囊20,塑料支撑片18分布在包体1内并利用连接绳19与包体1的内底面相连,缓冲气囊20分布在塑料支撑片18与包体1的内底面之间;在包体1的背面底端缝合有间隔分布的一号松紧带4和二号松紧带5,在二号松紧带5的自由端固定有使一号松紧带4的自由端与二号松紧带5相连的连接组件6,在使用时,利用两个肩膀通过两个背带3背起包体1,物品存储在包体1内,由塑料支撑片18支撑存储在包体1内的物品,缓冲气囊20用来对物品进行缓冲,避免在行走时的颠簸造成物品损坏的问题,利用连接组件6连接一号松紧带4的自由端与二号松紧带5,并环绕在使用者的腰部,能够提高背负包体1的稳定性,极大避免包体1晃动,提高了背负的舒适性,同时降低了负重感。
[0019]具体的,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包体1为聚邻苯二酚乙胺锦纶织物,且在聚邻苯二酚乙胺锦纶织物内沉积有BiVO4光催化颗粒,聚邻苯二酚乙胺的黏性能够大大提高BiVO4光催化颗粒粘附在锦纶织物上的稳定性,提高抗菌效果。
[0020]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块7,连接块7连接在二号松紧带5的自由端,在连接块7内开设有供一号松紧带4贯穿的连接穿孔8,在一号松紧带4上开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定位穿孔9,在连接块7上安装有与定位穿孔9相配合的弹性定位组件10,在连接一号松紧带4的自由端与二号松紧带5时,使一号松紧带4贯穿连接穿孔8,并通过弹性定位组件10与定位穿孔9的配合使一号松紧带4的自由端与二号松紧带5的连接保持稳定。
[0021]具体的,根据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定位组件10包括定位销13和复位弹簧16,在连接块7的外侧面固定有操作管11,在操作管11内与连接块7上具有相通的导向穿孔12,定位销13贯穿导向穿孔12后嵌入连接穿孔8内,在导向穿孔12端口内壁固定有一号限位环14,在定位销13上固定有二号限位环15,复位弹簧16套接在定位销13上且处在一号限位环14与二号限位环15之间,在连接一号松紧带4的自由端与二号松紧带5时,外拉定位销13使复位弹簧16压缩,使一号松紧带4贯穿连接穿孔8,当贯穿的长度适量时,松开定位销13,复位弹簧16使定位销13复位,定位销13贯穿定位穿孔9,保证一号松紧带4的自由端与二号松紧带5连接的稳定性,保证一号松紧带4和二号松紧带5环绕使用者腰部的稳定性。
[0022]具体的,根据附图1、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催化技术的抗菌登山包,包括包体(1),在所述包体(1)的正面缝合有小储物袋(2),在所述包体(1)的背面缝合有背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料支撑片(18)、连接绳(19)和缓冲气囊(20),所述塑料支撑片(18)分布在所述包体(1)内并利用连接绳(19)与所述包体(1)的内底面相连,所述缓冲气囊(20)分布在所述塑料支撑片(18)与所述包体(1)的内底面之间;在所述包体(1)的背面底端缝合有间隔分布的一号松紧带(4)和二号松紧带(5),在所述二号松紧带(5)的自由端固定有使所述一号松紧带(4)的自由端与所述二号松紧带(5)相连的连接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技术的抗菌登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为聚邻苯二酚乙胺锦纶织物,且在聚邻苯二酚乙胺锦纶织物内沉积有BiVO4光催化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催化技术的抗菌登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连接在所述二号松紧带(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华陈承霞潘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世外源野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