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花茶白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0998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花茶白茶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以金花茶叶为原料制备成金花茶白茶的方法,加工工艺借鉴了白茶的传统生产技术和紧压茶加工技术,根据金花茶叶的特点,采取加温控湿萎凋和加热高压制饼技术,生产出外观新颖,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和的色、香、味俱全的高档金花茶茶白茶茶饼,丰富了金花茶产品的花式品种,开拓了金花茶利用的新途径。茶利用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花茶白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茶叶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花茶白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为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是世界珍稀植物和种质资源,是茶中珍品。《广西中药材标准》第二册介绍:金花茶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有对人体有重要保健作用的铁、铜、锰、锗、硒、钴、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药理实验证明,金花茶叶浓缩液对小鼠移植性恶性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降低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和β

脂蛋白作用,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硬化有一定对抗作用。金花茶资源十分珍贵,其花、叶、茎、芽均可利用加工成保健食品,已开发有叶茶、花茶、颗粒冲剂、口服液等多种产品。在茶制品方面,已开发有金花茶黑茶、金花茶黄茶、金花茶绿茶、金花茶花茶、金花茶袋泡茶、金花茶紧压茶等,市场上还未见有金花茶白茶。
[0003]白茶具有滋味鲜爽、清淡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白色等特点,白茶以其特有的风味及其显著的保健功效,逐渐成为国内外的时尚茶饮。白茶的传统制备方法是不炒、不揉,现代的白茶加工工艺有些进行杀青、烘干或晾青、高温烘干等。金花茶叶因为茶多酚含量较低,如果采取传统方法加工白茶,金花茶叶基本不能完成微发酵,加工出的白茶有草青味,并且涩味重。金花茶叶面积较大,按传统白茶不炒不揉方法加工的产品,外形蓬松,外观差,而且加大包装、贮藏、运输成本,市场竞争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金花茶叶为原料制备成金花茶白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借鉴了白茶的传统生产技术和紧压茶加工技术,根据金花茶叶的特点,采取加温控湿萎凋和加热高压制饼技术,生产出外观新颖,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和的色、香、味俱全的高档金花茶茶饼。本专利技术采取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金花茶白茶,以金花茶叶为原料制备而成。
[0006]优选地,所述金花茶叶是金花茶新梢从紫色转为绿色后15天以内的金花茶叶。
[0007]更优选地,所述金花茶叶为显脉金花茶或金花茶2号(叶用)的新梢从紫色转为绿色后15天以内的金花茶叶。
[0008]金花茶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切叶:将金花茶叶切成宽度为0.3~1.0cm的条状叶片。
[0010]2、加温控湿萎凋:将步骤1的金花茶叶片摊放于网筛内,金花茶叶片摊平厚度为6~10cm,将盛有金花茶叶片的网筛分层放入萎凋机内,在温度33~44℃、相对湿度35~90%条件下萎凋52~70h。
[0011]3、揉捻:将萎凋后的金花茶叶片趁热揉捻40~55min。
[0012]4、低温烘干:揉捻后的金花茶叶片在温度40~48℃条件下持续烘干至含水量11~13%。
[0013]5、加热压饼:将步骤4的金花茶叶片投入48~55℃模具中压制成直径为2.5~3.5cm、重2~3.5g的圆茶饼。
[0014]6、包装:用棉纸作内包,外包用竹篾或纸箱包装。
[0015]步骤2所述的萎凋机的温度、湿度、风速可编程自动控制。
[0016]步骤2所述的加温控湿萎凋分二段进行,第一段:温度33~37℃、相对湿度35~40%,风速0.80~1.3m/s,持续时间4~10h,至金花茶叶含水量为25~35%时为止;第二段:温度36~44℃、相对湿度75~90%,风速0.20~0.40m/s,持续时间48~60h。
[0017]步骤3所述的揉捻为用揉捻机揉捻,压力盖不触金花茶叶揉10~15min,压力盖相触金花茶叶揉10~15min,压力盖压紧金花茶叶揉10~15min。
[0018]步骤5所述的模具是底径为2.5~3.5cm的圆柱形模具,包括模槽和模柱。
[0019]步骤5所述的加热压饼为先将模具加热至48~55℃,然后将金花茶叶投入模槽,模柱顶压金花茶叶,在压力20~25Mpa、温度45~50℃条件下持续压制8~13min。
[0020]金花茶叶面积大,是普通茶叶的5

10倍,整叶加工时,难萎凋、难揉捻,以及压制茶饼时难投入模具。本专利技术改变了用完整茶叶制茶的传统方法,利用机械将金花茶叶切成宽度为0.3~1.0cm的叶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茶叶成品的品质。
[0021]在萎凋的第一阶段,在低湿加温和较强的风速下,有利于快速除去金花茶叶片的水分,并逐渐进入轻发酵。在萎凋的第二阶段,通过调控温度、湿度及风速,达到萎凋机腔中空气的水蒸气与金花茶叶片中的水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金花茶叶片在基本保持萎凋第一阶段结束时的含水量持续长时间进行萎凋,解决金花茶叶片茶多酚含量低难完成轻发酵的难题。
[0022]金花茶叶片萎凋后趁热揉捻,有利于金花茶叶片中的淀粉糊化,以及使纤维素软化容易成条,提高成条率。揉捻金花茶叶片的主要目的是使金花茶叶片成条卷曲,减小体积,容易投入模具压饼,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经揉捻后改善了金花茶白茶香气和滋味。金花茶叶片揉捻为低强度揉捻,整个揉捻过程为逐渐加强揉捻强度。
[0023]金花茶叶烘干工序结束时的水分正好是制饼需要的水分含量,此水分含量既能达到压制成形外观好,压制过程产生碎茶少,又能达到茶饼成品水分含量符合贮存要求。
[0024]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加温控湿是通过向萎凋机腔输送35~46℃饱和湿空气和调节萎凋机腔风速大小进行加温控湿。
[0025]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加温控湿萎凋分二段进行,第一段:温度35℃、相对湿度38%,风速0.80~1.3m/s,持续萎凋至金花茶叶片含水量为28%为止;第二段:温度41℃、相对湿度85%,风速0.20~0.40m/s,持续时间55h。
[0026]优选地,步骤5所述的烘干为金花茶叶片在45℃、相对湿度60%条件下,持续烘干至含水量12%。
[0027]优选地,步骤5所述的模具是由100~150个底径为2.5~3.5cm的圆柱形模槽和模柱组成的模具阵块。
[0028]金花茶叶片在萎凋过程中,随着时间增加萎凋机的机腔内湿度逐渐降低,为了使金花茶叶片能在设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萎凋,需要对萎凋机腔进行增湿处理。本专利技术采取向萎凋机腔输送饱和湿热空气及调节机腔内风速的办法达到加温控湿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压制成形的茶饼体积小而薄,厚度0.5~1.5cm小片圆饼,每个重2~3.5g,
在保温保压造形过程中,水分易蒸发,压制成的茶饼的含水量小9%,达到茶饼保存对含水量的要求,不需经干燥而直接包装。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1]1、利用金花茶叶加工成外观新颖,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和的色、香、味俱全的高档白茶,丰富了金花茶产品的花式品种,开拓了金花茶利用的新途径。
[0032]2、传统白茶生产过程中没有做形工艺,外形松散,体积大,贮藏和运输成本高,也不利于消费者出游携带,市场竞争力弱。本专利技术的金花茶叶经揉捻工艺使金花茶叶成条卷曲,减小体积,再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花茶白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金花茶叶为原料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花茶白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花茶叶是从紫色转为绿色后15天以内的金花茶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花茶白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花茶叶是显脉金花茶或金花茶2号(叶用)的新梢从紫色转为绿色后15天以内的金花茶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花茶白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花茶白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切叶:将金花茶叶切成宽度为0.3~1.0cm的条状叶片;(2)加温控湿萎凋:将步骤(1)的金花茶叶片摊放于网筛内,金花茶叶片摊平厚度为6~10cm,将盛有金花茶叶片的网筛分层放入萎凋机内,在温度33~44℃、相对湿度35~90%条件下萎凋52~70h;(3)揉捻:将萎凋后的金花茶叶片用揉捻机趁热揉捻,压力盖不触金花茶叶揉10~15min,压力盖相触金花茶叶揉10~15min,压力盖压紧金花茶叶揉10~15min;(4)低温烘干:揉捻后的金花茶叶片在温度40~48℃条件下持续烘干至含水量11~13%;(5)加热压饼:将步骤(4)的金花茶叶片投入48~55℃模具中压制成直径为2.5~3.5cm、重2~3.5g的圆茶饼;所述的模具是底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湖符笋王珂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国茗金花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