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环筋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墙梁节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等强墙梁节点,具体为一种基于环筋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墙梁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较高强度混凝土的广泛使用,普遍存在墙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的现象,国家规范对此问题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要求相差两个及以上级别的情况,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分离界面施工。但由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实际的操作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造成了施工困难,同时界面处是受力的薄弱环节。
[0003]为了方便施工和降低成本,此类混凝土不等强墙梁节点核心区采用同梁板强度等级相同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此方法降低了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强度,会给结构性能带来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环筋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墙梁节点。本专利技术从机理上对节点核心区进行了改进,采取了内设环筋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加强方法提高不等强墙梁节点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构造措施合理,消除了节点混凝土强度降低的影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环筋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墙梁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墙,其构成该墙梁节点的主体结构,且其由水平浇筑形成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分别竖直浇筑在所述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上下侧的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构成;墙竖向钢筋(1),其呈竖直状埋设于该墙梁节点的混凝土墙体内部,且其设置有若干个并由墙箍筋(2)进行捆扎固定形成墙的钢筋笼;环筋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其内设在纵向设置的所述墙竖向钢筋(1)和墙箍筋(2)所构成的钢筋笼内,且其由环筋(5)和短竖向钢筋(6)构成;其中,所述环筋(5)为单环筋或双环筋两种形式;所述环筋(5)和短竖向钢筋(6)内置于节点交叉部位的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内,沿墙高度方向分布并伸入上下墙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内,且上下墙的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内至少设置两个环筋(5),形成环筋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筋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墙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强度等级混凝土(4)设计强度比第一强度等级混凝土(3)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筋约束混凝土叠合短柱的不等强墙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筋(5)可为钢材和高强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筋约束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增志,周大兴,侯立群,方宏伟,曹青,张亚齐,殷炳帅,郭琨,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