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渗透膜、集流板、端盖以及圆形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88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解液渗透膜,附着于载体上,载体附着有电解液渗透膜的表面与电极组件连接,电解液渗透膜能够将流到其表面上的电解液扩散至整个电解液渗透膜,电解液渗透膜上含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密集的渗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解液渗透膜,附着于载体上,载体附着有电解液渗透膜的表面与电极组件连接,通过电解液渗透膜将流到其表面上的电解液扩散至整个电解液渗透膜后,经电解液渗透膜上的渗透孔流向电极组件,从而使得电极组件能快速得到电解液渗透,解决了电极组件渗透一致性差和注液耗时长的问题,且电极组件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可以通过电解液渗透膜逸出至电极组件外面。可以通过电解液渗透膜逸出至电极组件外面。可以通过电解液渗透膜逸出至电极组件外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液渗透膜、集流板、端盖以及圆形锂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解液渗透膜、集流板、端盖以及圆形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池特别是锂电池都正在高速发展。锂电池由于其高比能量、长寿命、绿色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锂电电池将在电动车电源和储能电源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0003]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壳体、设置在电池壳体里的电极组件、设置在电极极组端部的集流板以及端盖,集流板与端盖和电极组件端部连接,将电极组件端部的电极引导至端盖,在对电极组件灌注电解液时需要经过集流板后才能进入电极组件,而集流板的表面与电极组件接触处会阻碍电解液的渗透,使得位于集流板下方的电极组件仍有区域未能快速得到电解液渗透,导致电极组件渗透一致性差,注液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液渗透膜,以解决现有集流板下方的电极组件仍有区域未能快速得到电解液渗透,导致电极组件渗透一致性差、注液耗时较长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解液渗透膜,附着于载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附着有所述电解液渗透膜的表面与电极组件连接,所述电解液渗透膜能够将流到其表面上的电解液扩散至整个电解液渗透膜,所述电解液渗透膜上含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密集的渗透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渗透膜为绝缘渗透膜,所述电解液渗透膜的表面面积小于其所附着的所述载体的表面面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渗透膜由陶瓷颗粒或纤维组合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渗透膜通过涂覆或者粘贴于所述载体上。5.集流板,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渗透膜附着于所述集流板的表面上,所述集流板附着有所述电解液渗透膜的表面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板上设有朝向所述电极组件凸出的凸起,所述电解液渗透膜上设有对应所述凸起的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流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